-
公开(公告)号:CN1192848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50108.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25/45 , C01B32/05 , H01M4/36 ,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磷酸钒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钠离子电池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磷酸钒钠正极材料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制备用原材料,且制备用原材料包括钠源、钒源及磷源;按照预设的添加顺序,将钒源、反应辅助剂、钠源、磷源及罗丹明作为添加物质加入去离子水,并加速添加物质与去离子水的混合过程,以获得磷酸钒钠前驱体;利用干燥技术及研磨技术处理磷酸钒钠前驱体,并将研磨后的磷酸钒钠前驱体置于惰性气氛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及烧结处理,以获得钠离子电池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利用罗丹明对磷酸钒钠进行碳包覆,包覆后的材料颗粒尺寸小,增大与电解液的接触,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85572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70459.4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回收镍铁磷酸废液中镍和铁的方法,属于废弃物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镍铁磷酸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去除固体沉淀物得到除杂镍铁磷酸废液;镍铁磷酸废液中含有镍离子、铁离子和磷酸根离子,镍铁磷酸废液的pH值为1.2~2.1;将除杂镍铁磷酸废液加热至温度30~60℃,开启搅拌,将碳酸盐溶液逐滴滴入除杂镍铁磷酸废液中搅拌反应至无气泡产生得到废液A,再将钡盐溶液逐滴滴加至废液A中搅拌反应至无沉淀产生,固液分离得到废液B和Ba3(PO4)2沉淀;将硫酸铵溶液逐滴滴加至废液B中搅拌反应至无沉淀产生,固液分离得到废液C和(NH4)2Ni(SO4)2·6H2O沉淀;将碱液逐滴滴加至废液C中搅拌反应至无沉淀产生,固液分离得到废液D和Fe(OH)3沉淀。本发明可实现镍、铁和磷酸根的高效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782881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981700.7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5 , C12N15/65 , C12N2500/10 , C12N2503/02 , G01N21/6428 , G01N33/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五羟色胺受体1B分子探针的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包括了构建五羟色胺受体1B分子探针和建立诱导表达五羟色胺受体1B分子探针的Flp-In T-Rex HEK293细胞系,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方法建立可作用于五羟色胺受体1B分子探针的药物的筛选平台;该分子探针具有高灵敏度,低噪音,高通量的特点,不仅能筛选受体激动剂也能筛选拮抗剂/反向激动剂,并且筛选过程不受下游信号的干扰;经过合理设计的分子探针能够对中药的混合成分进行筛选,能一步到位的在受体水平上筛选到分子作用靶点明确的先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1086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20556.1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4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8 , H01M4/58 , H01M4/136 , H01M4/36 , H01M4/62 , H01M4/1397 , H01M4/04 , C01B25/45 ,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钠离子电池放电比容量和储钠性能的方法,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醚基电解液,以磷酸钛钠基电极极片为阴极,磷酸钒钠为阳极,组装成钠离子电池,以提升钠离子电池放电比容量和储钠性能;所述醚基电解液的电解质为NaPF6,溶剂为二乙二醇二甲醚,电解质NaPF6浓度为1~1.5mol/L。本发明钠离子电池在3~0.01V的电压区间内拥有290~311mAh/g的放电比容量以及290~329mWh/g的放电比能量;同时在低倍率0.1C(239mAh/g)及高倍率10C(238mAh/g)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具有在高倍率下2000圈长循环的稳定性能(20C倍率下比容量保持率仍有90%)。
-
公开(公告)号:CN1170883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70501.2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包覆改性磷酸铁锂正极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铁盐、锂盐、还原剂进行液相锂化得到前驱体混合物A;将前驱体混合物A置于氩气或氮气中高温烧结得到LiFePO4正极材料;将碳源分散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并超声分散处理得到碳源悬浮液,将LiFePO4正极材料加入到碳源悬浮液中并超声分散处理得到混悬液,混悬液干燥即得前驱体B;前驱体B研磨后置于氩气或氮气氛围中高温烧结得到碳包覆改性磷酸铁锂活性成分;以铝箔为基体,将碳包覆改性磷酸铁锂活性成分涂敷在基体上,得到碳包覆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本发明碳包覆改性磷酸铁锂正极可大幅提高LiFePO4电池的容量,且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15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85268.7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i离子掺杂改性锰酸钠水系钠电池的制备方法,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钠盐、锰盐和钛前驱体混合后进行高能球磨得到前驱体混合物A;将前驱体混合物A置于空气或氧气气氛中高温烧结,洗涤干燥得到活性成分氧化物Na2Mn3TixO7;以钛箔或不锈钢网为基体,将活性成分氧化物涂敷或压片在基体上制备成Ti离子掺杂改性锰酸钠正极极片;以钠盐水溶液为电解液,锌片或硬碳为负极,Ti离子掺杂改性锰酸钠正极极片为正极,组装成水系钠离子Na2Mn3TixO7电池。本发明水系钠离子Na2Mn3TixO7电池的容量高,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67111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18510.8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008 , C07K14/705 , C07K2319/60 , C12N2503/02 , G01N33/5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组胺受体3分子探针的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包括了构建组胺受体3分子探针和建立诱导表达G蛋白偶联受体分子探针的Flp-In T-Rex HEK293细胞系,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方法建立了组胺受体3分子探针,该分子探针具有高灵敏度,低噪音,高通量的特点,不仅能筛选受体激动剂也能筛选拮抗剂/反向激动剂,并且筛选过程不受下游信号的干扰;经过合理设计的分子探针能够对中药混合物进行筛选,能一步到位的在受体水平上筛选到分子作用靶点明确的先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67111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17451.2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705 , C07K2319/60 , C12N2503/02 , G01N33/5008 , G01N33/5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催产素受体分子探针的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包括了构建催产素受体分子探针和建立诱导表达G蛋白偶联受体分子探针的Flp-In T-Rex HEK293细胞系,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方法建立了催产素受体分子探针,该分子探针具有高灵敏度,低噪音,高通量的特点,不仅能筛选受体激动剂也能筛选拮抗剂/反向激动剂,并且筛选过程不收下游信号的干扰;经过合理设计的分子探针能够对中药混合物进行筛选,能一步到位的在受体水平上筛选到分子作用靶点明确的先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02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18674.0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008 , C07K14/705 , C07K2319/60 , C12N2503/02 , G01N33/5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大麻素受体1分子探针的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包括了构建大麻素受体1分子探针,建立诱导表达G蛋白偶联受体分子探针的Flp-In T-Rex HEK293细胞系,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方法建立了大麻素受体1分子探针,该分子探针具有高灵敏度,低噪音,高通量的特点,不仅能筛选受体激动剂也能筛选拮抗剂/反向激动剂,并且筛选过程不受下游信号的干扰;经过合理设计的分子探针能够对中药混合物进行筛选,能一步到位的在受体水平上筛选到分子作用靶点明确的先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02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18632.7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008 , C07K14/705 , C07K2319/60 , C12N2503/02 , G01N33/5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肾上腺素受体α1b分子探针的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包括了构建的肾上腺素受体α1b分子探针和建立诱导表达G蛋白偶联受体分子探针的Flp-In T-Rex HEK293细胞系,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方法建立了肾上腺素受体α1b分子探针,该分子探针具有高灵敏度,低噪音,高通量的特点,不仅能筛选受体激动剂也能筛选拮抗剂/反向激动剂,并且筛选过程不收下游信号的干扰,经过合理设计的分子探针能够对中药混合物进行筛选,能一步到位的在受体水平上筛选到分子作用靶点明确的先导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