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8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050924.0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3D1/02 , G06F18/10 , G06F18/22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物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浮选药剂自动加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历史磨浮数据,并对历史磨浮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历史磨浮数据;根据预处理后的历史磨浮数据并结合工艺矿物学理论,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生成多个加药方案,将实时磨浮数据与历史磨浮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实时磨浮数据的最优加药方案。本申请综合全流程的历史磨浮数据进行建模,制定多套加药方案,实时磨浮数据与历史磨浮数据匹配,确定最优加药方案,实现药剂的自动化、精准化投加,减少人工干预,提升浮选过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80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37325.4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继锋 , 刘玫华 , 吴臣星 , 张晶 , 高天龙 , 唐鑫 , 邓鹏 , 吕向文 , 何存刚 , 杨若瑜 , 杨恢州 , 尹兴思 , 鲁国庆 , 代勇 , 杜远强 , 任钧鸣 , 高安林 , 朱彬
IPC: B03B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含碳质物铜钼矿分离浮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碳质物铜钼矿原矿磨至一定细度后制得满足浮选浓度要求的矿浆;(2)在矿浆中依次加入铜钼捕收剂和起泡剂,而后进行粗选、扫选、精选、脱水脱药、浓缩后添加铜抑制剂和碳质物抑制剂,再经过铜钼分离粗选、扫选、精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铜钼分离工艺流程得到铜精矿和钼精矿后得到铜精矿和钼精矿;其可减少碳质物在钼精矿的富集,提高钼精矿的品位,实现实现钼资源高效综合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8002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610888.6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3B9/00 , B03B5/34 , B03D1/00 , B03D1/018 , B03D101/06 , B03D101/02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细粒铜钼混合精矿强化回收钼的工业生产方法,属于铜钼矿浮选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采用“一粗‑一扫‑四精”工艺处理的含微细粒级矿较高的铜钼混合精矿所得的扫选尾矿为处理对象,根据扫选尾矿的特点,先对扫选尾矿进行分级,然后对分级后所得的微细粒级矿浆通过:(1)加入分散剂、选择性絮凝剂、铜抑制剂及钼捕收剂浮选;(2)浮选精矿返回粗选,浮选尾矿加入选择性絮凝剂后用脉动高梯度磁选机磁选分离;(3)磁选尾矿返回步骤(1),磁选精矿并入高铜沉砂作为铜精矿回收的处理工艺,降低了微细粒级矿物对铜钼分离和回收的影响,使微细粒级中的钼金属得到有效回收,提高了铜钼分离率和钼回收率,所得铜精矿含钼低至0.0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64749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677204.8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铝秘鲁矿业公司 ,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3D1/012 , B03D1/018 , B03D101/02 , B03D101/04 , B03D101/06 , B03D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微细粒嵌布堆存铜矿异步浮选方法,是将高海拔微细粒嵌布堆存铜矿样磨至一定细度要求后制得满足浮选浓度要求的矿浆。在矿浆中依次加入铜捕收剂和起泡剂,先进行两次粗选,粗选尾矿再加入硫化剂、铜捕收剂和起泡剂进行一到两次粗选。三或四次粗选的泡沫产品浓缩后磨至一定细度,进行一粗两精两扫铜硫浮选分离闭路流程得到铜精矿和硫精矿。本发明采用异步浮选方法处理堆存铜矿样,避免了同种矿物因表面氧化程度不同导致的浮游特性差异和浮选速度变化,较好的实现矿物充分回收,工艺流程易于操作,作业稳定性强,粗精矿集中再磨即有利于节能降耗,也有利用矿物表面擦洗解离,提高铜硫分离效果,二次抛尾可缩短主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52252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99986.3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部分因子设计和响应曲面法优化选矿工艺的方法,将矿样破碎后混匀、磨矿并进行表征分析;根据分析选取对选矿指标有影响的因素作为考察因素,同时根据实际试验确定选矿指标;将考察因素作为自变量,选矿指标作为因变量,采用部分因子法进行设计并选矿试验后进行方差和显著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取显著性靠前的因素为自变量,选矿指标为因变量建立响应曲面模型Y并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Y进行拟合,得到确定的响应曲面模型Y’,通过对Y’全局优化,得到自变量的最优化指标;选取最优自变量指标和未被选中自变量的因素中心值作为选矿工艺的操作条件。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试验次数少、能够有效实现选矿工艺条件的优化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641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214563.2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3D1/012 , B03D1/02 , B03D101/02 , B03D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硫铁易泥细化细粒复杂嵌布铜钼矿高效浮选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高硫铁易泥细化细粒复杂嵌布铜钼矿高效浮选捕收剂由重量份的黄原酸酯类15~25份、硫氨酯类15~25份、酒石酸6~10份、改性油23~35份和表面活性剂20~30份组成。该捕收剂药剂用量小,浮选速度快,泡沫性质稳定不粘连,对铜钼捕收性均衡,对高硫铁、易泥化硅酸盐脉石适应性强、可使微细粒铜钼矿产生疏水性团聚,有效改善铜硫分离过程中微细粒铜钼在硫中的损失,相较传统的黄药类捕收剂,有利于后续铜钼分离作业,可获得较高的钼精矿品位。
-
公开(公告)号:CN11084179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65895.3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3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黄铁矿化矽卡岩性铜矿石中回收嵌布粒度不均匀的黄铜矿及辉铜矿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段磨矿、铜硫混合浮选、二段磨矿、铜硫快速浮选、三段磨矿和铜硫分离柱式浮选回收微细粒铜步骤。本发明适应了黄铜矿及辉铜矿不均匀嵌布粒度及不同可浮性的特征,既实现了超细粒嵌布黄铜矿及辉铜矿的回收,又避免了微细粒矿浆体系对浮选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难选高铁铜矿的高效选别。
-
公开(公告)号:CN119926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0100.8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中铝秘鲁矿业公司 ,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星 , 肖世洁 , 蒋合国 , 张清华 , 简胜 , 张晶 , 唐鑫 , 吕向文 , 谢峰 , 杨东 , 张曙光 , 刘玫华 , 余晓光 , 刘朝兴 , 张琳 , 杨若瑜 , 张鹏坤 , 肖有明
IPC: B03D1/018 , B03D1/00 , B03D101/02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钼高效混合浮选分离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铜钼高效混合浮选分离捕收剂是以二硫代碳酸盐和混合烃油为原料合成的。本发明以二硫代碳酸盐与混合烃油为原料合成新型铜钼混合浮选捕收剂,在浮选过程中提高铜钼回收效率。本发明为浮选前预处理工艺具有适用性强、效果显著、易于现场实施的特点,能够在原有的浮选工艺基础上优化工艺指标,避免有用矿物在浮选循环过程中流失在尾矿中,实现现场浮选工艺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897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73352.5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3D1/018 , B03B9/00 , B03D103/02 , B03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抑制闪锌矿活化剂及其应用,所述的活化剂是由乙二胺四乙酸、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和硫酸铜组成。针对含黄铁矿低品位铅锌硫化矿优先浮选工艺流程,流程抑制闪锌矿和黄铁矿选铅,选铅尾矿抑制黄铁矿选锌。本发明活化剂能有效活化受抑制闪锌矿矿物,对比传统单一活化剂硫酸铜,具有活化效果好、成本低和闪锌矿捕收剂用量少的优点,且对低品位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适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680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93635.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3D1/00 , B03D1/014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含泥铜钼矿的浮选方法,属于高含泥铜钼浮选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一粗两精二扫工艺对高含泥铜钼矿浮选,浮选过程中加入由1‑羟基‑1,3‑二甲基丁基磷酸钠、硅酸乙酯和甘氨酸组成的调整剂,捕收剂Z200和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起泡剂采用松醇油,通过使用调整剂和组合药剂的搭配使用,有效减弱了含泥矿物对铜钼浮选效果的影响,与不使用调整剂相比,铜品位提高0.5~2个百分点、钼品位提高2~10个百分点,铜回收率提高3~5%,钼回收率提高2~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