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66499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10129522.2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10M107/34 , C10N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烃类致冷剂的冷却装置的磨损少、润滑性良好的润滑油基油。所述润滑油基油是实质上由碳数1~8的烃化合物形成的致冷剂用的润滑油基油,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油基油由数均分子量300~3200的聚氧丙烯二醇、聚氧丙烯三醇或它们的混合物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54904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080044941.5
申请日:2010-10-05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8G6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2663 , C08G65/26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制造聚醚类时,能够使获得的聚醚类的分子量分布变得更窄的聚醚类的制造方法。聚醚类的制造方法为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烯化氧等环状单体与具有羟基的引发剂进行开环加成聚合而制造具有1个以上的羟基的聚醚类的方法,其具有下述初期工序和下述聚合工序。初期工序:向包含引发剂和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反应体系中供给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引发剂为5~20质量份的量的环状单体,使其反应的工序。此时,开始供给环状单体时的反应体系的温度为120~165℃,环状单体供给后的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比上述开始供给环状单体时的反应体系的温度高15~50℃。聚合工序:向初期工序后的反应体系中供给环状单体而进行开环加成聚合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1180336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680017780.4
申请日:2006-05-11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8G18/48 , C08G18/61 , C08G18/63 , C08G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632 , B60N2/7017 , C08G18/1808 , C08G18/1833 , C08G18/4072 , C08G18/4841 , C08G18/4866 , C08G18/636 , C08G18/638 , C08G18/6535 , C08G18/672 , C08G18/7607 , C08G2101/0008 , C08G2101/005 , C08G2101/0083 , C08G2350/00 , C08J9/0061 , C08J2205/06 , C08J2375/04 , C08J2433/06 , C08G18/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特别是适用于汽车用座垫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它是使多元醇组合物与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在催化剂、发泡剂以及整泡剂的存在下反应而得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组合物由高分子聚氧化烯多元醇(A1),以及高分子聚氧化烯多元醇(A1)中含有聚合物微粒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2)组成,所述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2)中含有的聚合物微粒的至少一部分是具有硅原子的聚合物微粒。
-
公开(公告)号:CN101506268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183.1
申请日:2007-08-29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2609 , B01J31/02 , C08G65/12 , C08G65/2663 , C08G6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机吸附剂的用量少、可缩短聚醚类和无机吸附剂的过滤分离时间且可减少所得的精制聚醚类中的来自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金属量的精制方法。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存在下将烯化氧开环聚合于具有至少1个羟基的引发剂而合成聚醚类后,通过在所述聚醚类中添加无机吸附剂的粉体,使来自所述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金属吸附于所述粉体后,再将所述粉体从所述聚醚类分离,藉此对聚醚类进行精制;在所述无机吸附剂的粉体中,粒径为26μm以下的微粒的含量在50体积%以上,粒径为44μm以下的微粒的含量在90体积%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802400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480015645.7
申请日:2004-06-03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2663 , B01J27/26 , B01J35/023
Abstract: 提供了易于工业化制造且具有高活性的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这是一种含有以叔丁醇或者以叔丁醇及其他有机化合物作为有机配体、且为微粒子状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根据以测定粒径大于等于0.15μm微粒的光散射法进行的测定,该微粒状催化剂是体积平均粒径在3~20μm范围内,粒径大于等于0.15μm、且小于等于1μm的催化剂粒子占有比例未满5体积%,而且粒径超过1μm的催化剂粒子所占比例超过95体积%、且小于等于100体积%的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296439A
公开(公告)日:2001-05-23
申请号:CN00800276.2
申请日:2000-03-06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B29C39/18 , C08G18/48 , C08G18/48101 , B29K105/04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4/1228 , C08G18/4072 , C08G18/482 , C08G2101/0025 , C08G2101/0083 , C08G2150/50 , Y10S521/9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通过在对置的二片面材之间喷洒或注入含有多元醇(V)、多异氰酸酯、整泡剂、催化剂和发泡剂的硬质发泡合成树脂原料进行发泡固化而制造由面材和硬质发泡合成树脂芯材构成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绝热板体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长期分散稳定性优异的组合物。所述多元醇(V)含有羟基值在84mgKOH/g以下、氧亚乙基含量在40重量%以上的聚醚型多元醇(X)、羟基值为25O—900mgKOH/g的胺系多元醇(Y)和稳定地分散在多元醇(V)中的0.01重量%以上的聚合物微粒。
-
公开(公告)号:CN103476831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280015100.0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4841 , C08G18/4072 , C08G18/4845 , C08G18/4866 , C08G18/6677 , C08G65/2648 , C08G65/2663 , C08G2101/0008 , C08J9/00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因使用储藏后的多元醇体系液而引起的泡沫的机械特性的下降。使用聚醚多元醇(A1)来制备多元醇体系液,并使用该多元醇体系液来制造软质聚氨酯泡沫,该聚醚多元醇(A1)是通过以下工序获得的平均羟基数为2~8、羟值为5~45mgKOH/g的聚醚多元醇(A1):经过在复合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烯化氧开环加成聚合于引发剂的工序而获得中间多元醇,使用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作为聚合催化剂,使环氧乙烷以相对于每1摩尔引发剂为1~23摩尔的量开环加成聚合于所述中间多元醇而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02574977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080044967.X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2663 , C08G18/10 , C08G18/48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下述(a)工序~(d)工序的异氰酸酯基末端预聚物的制造方法。(a)在来自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金属量相对于最终生成的多元醇为1~30质量ppm的量的上述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用引发剂使含有环氧烷的环状化合物开环聚合而获得含有上述催化剂的多元醇组合物的工序;(b)在不从由上述(a)工序获得的多元醇组合物除去上述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情况下,添加相对于上述多元醇组合物为0.05~20质量%的量的水,在密封体系中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c)对上述(b)工序后的含水多元醇组合物进行脱水处理,直到组合物中的水分含量为5~500质量ppm的工序;(d)在上述(c)工序后的上述多元醇组合物中添加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使其与上述多元醇组合物中的多元醇反应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356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20468.1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8G65/28 , C08F283/06 , C08G18/48 , C08G6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4866 , C08G18/4829 , C08G18/4841 , C08G65/2648 , C08G65/2663 , C08G65/2696 , C08G2101/0008 , C08G2101/005 , C08G2101/0058 , C08G2101/00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制造虽然总不饱和度低,氧乙烯基的含量少,但末端羟基的伯羟基率高的聚氧化烯多元醇的方法。所述聚氧化烯多元醇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a1)的存在下,使环氧丙烷和/或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混合物与引发剂开环加成聚合来获得第一中间多元醇的第一聚合工序;第一聚合工序后,在由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和/或碱金属的醇盐化合物形成的聚合催化剂(a2)的存在下,使环氧丙烷开环加成聚合来获得第二中间多元醇的第二聚合工序;第二聚合工序后,在聚合催化剂(a2)的存在下,使环氧乙烷开环加成聚合来获得聚氧化烯多元醇(A1)的第三聚合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1977965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80110679.7
申请日:2009-03-19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4 , C08G18/10 , C08G18/4261 , C08G18/44 , C08G18/3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制备拉伸物性良好的聚氨酯的羟基化合物。该羟基化合物以B-Am表示。其中,A表示具备碳酸酯链和末端羟基的一价基团,该碳酸酯链由单环氧化物开环而得的醚单元和羰氧单元[-OC(O)-]连结而获得,B表示从末端具有m个羟基的聚碳酸酯除去了全部羟基后的m价残基,所述聚碳酸酯的重复单元[-OC(O)-O-R-]的-O-R-是由除单环氧化物开环而得的醚单元以外的单元形成的基团,m表示1~8的整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