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75142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080044938.3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9K3/00 , C01B25/45 , C09D7/12 , C09D201/00 , G02B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5/32 , B82Y30/00 , C01B25/45 , C01P2002/60 , C01P2004/50 , C01P2004/64 , C08K3/32 , C09D7/61 , C09D7/67 , C09D7/68 , G02B5/206 , G02B5/208 , G02B5/22 , Y10T428/256 , Y10T428/29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形成可见光区域的透射率高、近红外线区域的透射率低且通过使其包含近红外线吸收粒子而在波长630~700nm之间有急剧的透射率变化的近红外线吸收涂膜的近红外线吸收粒子、其制造方法及分散液。所述近红外线吸收粒子由A1/nCuPO4的微晶形成,其数均凝集粒径为20~200nm。其中,A为选自碱金属Li、Na、K、Rb、Cs,碱土金属Mg、Ca、Sr、Ba和NH4的1种以上,n在A是碱金属或NH4时为1,在A是碱土金属时为2。
-
公开(公告)号:CN10640570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94362.1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223 , C09B23/086 , C09B23/107 , C09B57/007 , G02B1/04 , G02B5/208 , G02B5/282 , G02B13/004 , G02B13/005 , H01L27/14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滤光片、固体摄像元件、摄像装置用透镜和摄像装置。本发明涉及具备使特定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分散到折射率为1.54以上的透明树脂中而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层的滤光片、固体摄像元件和摄像装置用透镜。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具备该固体摄像元件或摄像装置用透镜的摄像装置。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层的450~600nm的可见光的透射率为70%以上,695~720nm的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射率为10%以下,且透射率的变化量为-0.8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71807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80037552.9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G02B5/28
Abstract: 光学部件(1)具有透明基材(2)和在该透明基材(2)上形成的电介质多层膜(3),所述电介质多层膜(3)是将由折射率为2以上的高折射率层(31)和折射率为1.6以下的低折射率层(32)构成的单位折射率层(33)层叠多个而成的。特别地,光学部件(1)的电介质多层膜(3)中的单位折射率层(3)的总层数为15以上,且将单位折射率层(3)中的高折射率层(31)的光学膜厚设为nHdH、将低折射率层(32)的光学膜厚设为nLdL时,电介质多层膜(3)中的满足nHdH/nLdL≥3的单位折射率层(3)的层数是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993748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580025664.2
申请日:2005-08-03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G11B7/135 , G02F1/13 , G11B7/125 , G02F1/1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根据施加电压的大小进行焦距微调的液晶透镜元件及使用该液晶透镜元件的光学头装置。在透明基板511的一个面上形成多个环带状的透明电极513及具有以锯齿形状近似的截面形状的、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凹凸部517,在透明电极512的一个面上形成透明电极514,透明电极513、514构成分割成环带状的电极段,使该电极段的环带状的分割位置与透明基板511的锯齿状的凹凸部517的环带状的分割位置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3608705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280028084.9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223 , C09B23/086 , C09B23/107 , C09B57/007 , G02B1/04 , G02B5/208 , G02B5/282 , G02B13/004 , G02B13/005 , H01L27/14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使特定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分散到折射率为1.54以上的透明树脂中而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层的滤光片、固体摄像元件和摄像装置用透镜。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具备该固体摄像元件或摄像装置用透镜的摄像装置。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层的450~600nm的可见光的透射率为70%以上,695~720nm的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射率为10%以下,且透射率的变化量为‑0.8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0437225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580024666.X
申请日:2005-07-20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液晶透镜元件,该液晶透镜元件在未施加电压时的断开状态下无论入射光的偏振光状态如何,均不产生透过波面变化,在施加电压时的接通状态下对非常光偏振光入射光表现凹透镜的功能。液晶透镜元件10的液晶层16被一对透明基板11、12夹住,根据向液晶层16施加的电压的大小,使透过它的光的聚焦点相应变化,在该液晶透镜元件10中具有在透明基板11上形成的截面由凹凸形状形成的菲涅耳透镜17、在形成菲涅耳透镜17的透明基板11的平坦面上形成的第1透明电极13、在另一方的透明基板12的平坦面上形成的第2透明电极14。
-
公开(公告)号:CN103732550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80040273.8
申请日:2012-08-16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8 , B23K26/0006 , B23K26/40 , B23K26/53 , B23K2101/18 , B23K2101/40 , B23K2103/50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获得具有机械强度和洁净度的玻璃基板的切断方法。该玻璃基板的切断方法包括:以聚焦点对准包括在板厚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透光面的玻璃基板的内部的方式照射激光,并沿着所述玻璃基板的预定切断线在所述玻璃基板的板厚方向内部形成作为切断起点的裂缝区域的工序;以及以所述裂缝区域为起点产生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方向上生成的破裂,并沿着所述预定切断线对所述玻璃基板进行切断的工序,所述裂缝区域远离至少一方的所述透光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608705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80028084.9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223 , C09B23/086 , C09B23/107 , C09B57/007 , G02B1/04 , G02B5/208 , G02B5/282 , G02B13/004 , G02B13/005 , H01L27/14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使特定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分散到折射率为1.54以上的透明树脂中而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层的滤光片、固体摄像元件和摄像装置用透镜。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具备该固体摄像元件或摄像装置用透镜的摄像装置。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层的450~600nm的可见光的透射率为70%以上,695~720nm的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射率为10%以下,且透射率的变化量为-0.8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0388061C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480006059.6
申请日:2004-03-04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随温度变化而衰减量的变化小的光学衰减器和进行记录和再现信息的特性好的光学头装置。该光学衰减器包括:在透明电极103和104之间夹着液晶层107的螺旋型分子液晶元件、和透射率随偏振光状态而不同的偏振光分束器110,在所述光学衰减器中,构成各元件,使得液晶的寻常光折射率(no)和非常光折射率(ne)、液晶分子108相对于透明基板表面形成的的角度(θpt)、液晶层107的厚度(d)、和光的波长(λ)之间在用(1)式定义的条件表达式中满足A值在从0.5到1.5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914674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80003541.9
申请日:2005-02-02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可动部分、小型、而且具有能够对包含相当于稳定的入射光焦点变化的放大率分量的球差进行校正的透镜功能的液晶透镜元件。是根据对一对透明基板(11)与(12)夹住的液晶(16)所施加的电压大小、使透过液晶(16)的光的焦距相应变化的液晶透镜元件,具有各透明基板(11)及(12)上设置的对液晶(16)施加电压的透明电极(13)及(14)、以及具有对于光轴有旋转对称性的锯齿状截面形状并在透明电极(13)的一面用透明材料形成的凹凸部分(17),至少对凹凸部分(17)的下部分充填液晶(16),根据施加的电压大小,使液晶(16)的实际折射率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