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用传热管以及使用它的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2401597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035554.1

    申请日:201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用传热管以及使用它的热交换器。本发明提供可提高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的性能的热交换器用传热管以及使用它的热交换器。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用传热管具有:形成于管内表面的螺旋状的内表面槽2b、形成于管外表面的螺旋状的波纹槽3、与波纹槽3相邻形成的多个凹陷槽4、与波纹槽3对应而在管内表面突出形成的波纹突起5、以及与凹陷槽4对应而在管内表面突出形成的凹陷突起6。

    传热管及换热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43536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10221849.0

    申请日:2009-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热管及换热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能进一步提高传热性能并降低压力损失的传热管及换热器。本发明的传热管(1)具备:具有内周面(10a)及外周面(10b)的主管(10);在外周面(10b)上呈螺旋状设置的波纹槽(20);以及与波纹槽(20)邻接地设置在外周面(10b)上的多个凹部(30),内周面(10a)具有由波纹槽(20)形成的凸状部(20a)和由多个凹部(30)形成的突起部(30a)。

    内表面带槽的传热管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94863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610142245.3

    申请日:2006-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大幅度提高蒸发传热率,并可抑制冷凝传热率的降低的内表面带槽的传热管。内表面带槽的传热管(21)具备:具有作为中心轴线的管轴线O的管主体(22);通过在管主体(22)的内表面沿管轴线O设置多个螺旋槽(200)而形成的,且具有规定的翅片高度Hf的多个第一翅片(23);以及在多个螺旋槽(200)中的至少一个螺旋槽的槽底上竖立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翅片(24),第二翅片(24)的翅片高度hf及螺旋角α在将螺旋槽(200)的槽底宽度及螺旋角分别设为W、β,并且将管主体的内径设为di时,在P=W×di×sinβ为P≥0.86mm2的场合,其尺寸、角度分别设定为满足式Hf/15≤hf≤Hf/3和α=β。

    内表面带槽的传热管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55629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610142245.3

    申请日:2006-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大幅度提高蒸发传热率,并可抑制冷凝传热率的降低的内表面带槽的传热管。内表面带槽的传热管(21)具备:具有作为中心轴线的管轴线O的管主体(22);通过在管主体(22)的内表面沿管轴线O设置多个螺旋槽(200)而形成的,且具有规定的翅片高度Hf的多个第一翅片(23);以及在多个螺旋槽(200)中的至少一个螺旋槽的槽底上竖立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翅片(24),第二翅片(24)的翅片高度hf及螺旋角α在将螺旋槽(200)的槽底宽度及螺旋角分别设为W、β,并且将管主体的内径设为di时,在P=W×di×sinβ为P≥0.86的场合,尺寸、角度分别设定为满足式Hf/15≤hf≤Hf/3和α=β。

    均匀卷绕的管卷的托板装载体,和均匀卷绕的管卷的包装件

    公开(公告)号:CN1833974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57015.7

    申请日:2006-03-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匀卷绕的管卷(LWC)的托板装载体和LWC的包装件,它可以消除在ETTS方式中从LWC引出铜管时的转移部分的钩挂等故障。在将一个LWC(1)或通过衬垫(4)将多个LWC(1)叠层地装载在托板上或位于该托板上的衬垫(缓冲材料)(4)上的LWC的装载体中,在将LWC(1)的管卷中心轴装载成与装载面垂直时,在管卷下面存在的多个转移部分(3)的一个以上没有管的卷绕方向的反方向推移,在衬垫(4)上,在与该没有反方向推移的转移部分(3)的一个以上(特别是外层侧)相面对的部分的全部或一部分(特别是非轴向过渡部分)上形成凹槽部分(5)。

    换热器以及传热管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0655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10221850.3

    申请日:2009-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以及传热管。本发明的换热器(1)具备:具有以螺旋状设置在内周面上的多个槽(12)和位于多个槽(12)之间的多个翅片(14)并且通过螺旋卷绕形成为圆筒的第一传热管;以及与第一传热管邻接地配置的第二传热管,第一传热管在将圆筒的曲率半径设为(R)、将第一传热管的最大内径设为ID、将翅片(14)的高度设为(HF)的情况下,满足下式(1):式(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