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6800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80010174.2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支化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至少包含以下的反应性单体(1)及反应性单体(2)的单体成分反应。反应性单体(1)至少具有共轭单元和与该共轭单元键合的3个以上的反应性官能团,上述3个以上的反应性官能团包含互不相同的2种反应性官能团;反应性单体(2)至少具有共轭单元和与该共轭单元键合的2个反应性官能团,上述2个反应性官能团中的一个为可与选自上述2种反应性官能团中的1种反应性官能团反应的基团,上述2个反应性官能团中的另一个为可与选自上述2种反应性官能团中的另1种反应性官能团反应的基团。
-
-
公开(公告)号:CN11029115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80010604.0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IPC: C08L101/12 , H01L51/50
Abstract: 一种电荷传输性材料,其含有满足以下(I)和(II)中的至少一个的电荷传输性聚合物。(I)相互独立地具有:具有碳原子数为7以上的脂环式结构的一价的取代基、及具有含羰基基团的一价的取代基,(II)具有:具有碳原子数为7以上的脂环式结构的一价的取代基与含羰基基团直接键合而成的一价的取代基。
-
公开(公告)号:CN11035250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80015259.X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有机电子材料,其含有具有下式(1)、(2)及(3)所示结构部位中的至少1个的电荷传输性化合物,式中,Ar表示碳数为2~30的亚芳基或亚杂芳基,a为1~6的整数,b为2~6的整数,c为2~6的整数,X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聚合性官能团。-Ar-O-(CH2)a-O-CH2-X(1),-Ar-(CH2)b-O-CH2-X(2),-Ar-O-(CH2)c-X(3)。
-
公开(公告)号:CN107078227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580059401.7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依次具有阳极、电荷输送性层、发光层和阴极,所述电荷输送性层是使用含有电荷输送性化合物和溶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来形成的,其中,所述电荷输送性层含有电荷输送性化合物(A)和电荷输送性化合物(B),并且从所述阳极侧依次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电荷输送性化合物(B)的含量与所述电荷输送性化合物(A)的含量的比例分别设定为B1/A1和B2/A2、将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所述电荷输送性化合物(A)的含量与所述电荷输送性化合物(B)的含量的比例分别设定为A2/B2和A3/B3时,满足下述式(I)和式(II)的关系。B1/A1<B2/A2 (I)A2/B2>A3/B3 (II)。
-
公开(公告)号:CN10993749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80068366.4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机电子材料含有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部位且重均分子量大于40,000的电荷传输性化合物。式中,Ar表示碳数为2~30的亚芳基或亚杂芳基,X表示连接基团,Y表示碳数为1~10的脂肪族烃基,Z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聚合性官能团。-Ar-X-Y-Z (I)。
-
公开(公告)号:CN11024898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80010162.X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支化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至少包含以下的反应性单体(1)的单体成分反应。反应性单体(1)至少具有共轭单元和与该共轭单元键合的3个以上的反应性官能团,上述3个以上的反应性官能团包含互不相同的2种反应性官能团。
-
公开(公告)号:CN10707822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9401.7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依次具有阳极、电荷输送性层、发光层和阴极,所述电荷输送性层是使用含有电荷输送性化合物和溶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来形成的,其中,所述电荷输送性层含有电荷输送性化合物(A)和电荷输送性化合物(B),并且从所述阳极侧依次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电荷输送性化合物(B)的含量与所述电荷输送性化合物(A)的含量的比例分别设定为B1/A1和B2/A2、将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所述电荷输送性化合物(A)的含量与所述电荷输送性化合物(B)的含量的比例分别设定为A2/B2和A3/B3时,满足下述式(I)和式(II)的关系。B1/A1<B2/A2(I)A2/B2>A3/B3(II)。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