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锂复合氧化物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0181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780007225.1

    申请日:2017-02-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固体电解质层的缺陷或/和正极的剥离的板状锂复合氧化物。本发明所涉及的板状锂复合氧化物被用作具备固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板状锂复合氧化物由彼此结合的多个一次粒子构成,该多个一次粒子分别由层状岩盐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构成,在满充电时,与板面平行的板面方向上的膨胀收缩率E为0.5%以下。

    正极
    3.
    发明公开
    正极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532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5186.8

    申请日:2017-04-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提高速率特性的正极。本发明的正极(106)由彼此结合的多个一次粒子(20)构成,该多个一次粒子(20)分别由层状岩盐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构成。多个一次粒子(20)相对于与板面平行的板面方向的平均取向角度超过0°且为30°以下。在正极(106)的截面处,多个一次粒子(20)中纵横尺寸比为4以上的一次粒子的合计面积相对于多个一次粒子(20)的总面积为70%以上。

    正极
    4.
    发明公开
    正极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532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4911.X

    申请日:2017-04-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提高速率特性的正极。本发明的正极(106)由彼此结合的多个一次粒子(20)构成,该多个一次粒子(20)分别由层状岩盐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构成。多个一次粒子(20)相对于与板面平行的板面方向的平均取向角度超过0°且为30°以下。在正极(106)的截面处,多个一次粒子(20)中取向角度超过0°且为30°以下的低角一次粒子的合计面积相对于多个一次粒子(20)的总面积为70%以上。

    正极
    5.
    发明授权
    正极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532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780024911.X

    申请日:2017-04-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提高速率特性的正极。本发明的正极(106)由彼此结合的多个一次粒子(20)构成,该多个一次粒子(20)分别由层状岩盐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构成。多个一次粒子(20)相对于与板面平行的板面方向的平均取向角度超过0°且为30°以下。在正极(106)的截面处,多个一次粒子(20)中取向角度超过0°且为30°以下的低角一次粒子的合计面积相对于多个一次粒子(20)的总面积为70%以上。

    正极
    6.
    发明授权
    正极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532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780025186.8

    申请日:2017-04-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提高速率特性的正极。本发明的正极(106)由彼此结合的多个一次粒子(20)构成,该多个一次粒子(20)分别由层状岩盐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构成。多个一次粒子(20)相对于与板面平行的板面方向的平均取向角度超过0°且为30°以下。在正极(106)的截面处,多个一次粒子(20)中纵横尺寸比为4以上的一次粒子的合计面积相对于多个一次粒子(20)的总面积为70%以上。

    板状锂复合氧化物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01814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07225.1

    申请日:2017-02-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固体电解质层的缺陷或/和正极的剥离的板状锂复合氧化物。本发明所涉及的板状锂复合氧化物被用作具备固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板状锂复合氧化物由彼此结合的多个一次粒子构成,该多个一次粒子分别由层状岩盐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构成,在满充电时,与板面平行的板面方向上的膨胀收缩率E为0.5%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