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5307C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02130187.5

    申请日:2002-08-23

    Inventor: 成冈庆纪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电池的发电元件被导电体覆盖,该导电体由在电气上与正极板相连的正极导电材料,和在电气上与负极板相连的负极导电材料隔着隔离体而构成的,该正极导电材料或负极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单位长度的电阻比在电气上与该导电材料相连的集电体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小。例如,将正极导电材料的厚度设得比正极集电体的厚度大一些,便可使正极导电材料的单位长度的电阻比正极集电体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小,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使内部短路时产生的大电流在正、负导电材料之间迅速分散,对防止电池的过度发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83226A

    公开(公告)日:2002-12-04

    申请号:CN02118024.5

    申请日:2002-04-19

    Inventor: 成冈庆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含有能够吸储和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以及含有能够吸储和释放锂离子的第1碳材料和比表面积为大约10~大约1500m2/g的第2碳材料的负极。根据本发明,比表面积为大约10~大约1500m2/g的第2碳材料能够抑制负极的电荷移动阻力增大,故放电容量、充放电循环特性、负载率特性以及输出特性得以提高。而且,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锂锰化合物的场合,能够抑制溶解的锰引起第1碳材料电荷移动阻力增大,并能够抑制第1碳材料中吸储和释放锂离子吸储和释放的部位被堵塞,因而能够使充放电循环特性、负载率特性以及输出特性得到提高。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07648A

    公开(公告)日:2003-04-02

    申请号:CN02130187.5

    申请日:2002-08-23

    Inventor: 成冈庆纪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电池的发电元件被导电体覆盖,该导电体由在电气上与正极板相连的正极导电材料,和在电气上与负极板相连的负极导电材料隔着隔离体而构成的,该正极导电材料或负极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单位长度的电阻比在电气上与该导电材料相连的集电体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小。例如,将正极导电材料的厚度设得比正极集电体的厚度大一些,便可使正极导电材料的单位长度的电阻比正极集电体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小,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使内部短路时产生的大电流在正、负导电材料之间迅速分散,对防止电池的过度发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