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04635A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01805498.6
申请日:2001-11-19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和目前的LiCoO2活性材料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容量、在充电状态下提高的热稳定性以及更低的成本,它由具有以下通式的复合含锂氧化物组成:LiaNibCocMndMeO2(1);这里M代表W和Mo的一种或两种,0.90≤a≤1.15,0<b<0.99,0<c≤0.5,0<d≤0.5,0<c+d≤0.9,0.01≤e≤0.1,以及b+c+d+e=1,其中,除了归为六角形晶体结构的主要衍射峰值之外,复合含锂氧化物给出包括归为Li和W的复合氧化物和/或Li和Mo的复合氧化物的各衍射峰的x-射线衍射图形。
-
公开(公告)号:CN1235307C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02130187.5
申请日:2002-08-23
Applicant: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Inventor: 成冈庆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2/0257 , H01M2/263 , H01M2/266 , H01M2/34 , H01M4/661 ,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10/448 , H01M2200/00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电池的发电元件被导电体覆盖,该导电体由在电气上与正极板相连的正极导电材料,和在电气上与负极板相连的负极导电材料隔着隔离体而构成的,该正极导电材料或负极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单位长度的电阻比在电气上与该导电材料相连的集电体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小。例如,将正极导电材料的厚度设得比正极集电体的厚度大一些,便可使正极导电材料的单位长度的电阻比正极集电体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小,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使内部短路时产生的大电流在正、负导电材料之间迅速分散,对防止电池的过度发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733C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1805498.6
申请日:2001-11-19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和目前的LiCoO2活性材料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容量、在充电状态下提高的热稳定性以及更低的成本,它由具有以下通式的复合含锂氧化物组成:LiaNibCocMndMeO2(1)这里M代表W和Mo的一种或两种,0.90≤a≤1.15,0<b<0.99,0<c≤0.5,0<d≤0.5,0<c+d≤0.9,0.01≤e≤0.1,以及b+c+d+e=1,其中,除了归为六角形晶体结构的主要衍射峰值之外,复合含锂氧化物给出包括归为Li和W的复合氧化物和/或Li和Mo的复合氧化物的各衍射峰的x-射线衍射图形。
-
公开(公告)号:CN1383226A
公开(公告)日:2002-12-04
申请号:CN02118024.5
申请日:2002-04-19
Applicant: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Inventor: 成冈庆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含有能够吸储和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以及含有能够吸储和释放锂离子的第1碳材料和比表面积为大约10~大约1500m2/g的第2碳材料的负极。根据本发明,比表面积为大约10~大约1500m2/g的第2碳材料能够抑制负极的电荷移动阻力增大,故放电容量、充放电循环特性、负载率特性以及输出特性得以提高。而且,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锂锰化合物的场合,能够抑制溶解的锰引起第1碳材料电荷移动阻力增大,并能够抑制第1碳材料中吸储和释放锂离子吸储和释放的部位被堵塞,因而能够使充放电循环特性、负载率特性以及输出特性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407648A
公开(公告)日:2003-04-02
申请号:CN02130187.5
申请日:2002-08-23
Applicant: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Inventor: 成冈庆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2/0257 , H01M2/263 , H01M2/266 , H01M2/34 , H01M4/661 ,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10/448 , H01M2200/00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电池的发电元件被导电体覆盖,该导电体由在电气上与正极板相连的正极导电材料,和在电气上与负极板相连的负极导电材料隔着隔离体而构成的,该正极导电材料或负极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单位长度的电阻比在电气上与该导电材料相连的集电体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小。例如,将正极导电材料的厚度设得比正极集电体的厚度大一些,便可使正极导电材料的单位长度的电阻比正极集电体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小,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使内部短路时产生的大电流在正、负导电材料之间迅速分散,对防止电池的过度发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356737A
公开(公告)日:2002-07-03
申请号:CN01134921.2
申请日:2001-11-14
Applicant: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C01G51/42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2/74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02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6/10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由组成式LiaNi1-b-cCobMncO2(a≤1.09,0.05≤b≤0.35,0.15≤c≤0.35,0.25≤b+c≤0.55)表示的锂镍复合氧化物。当接受X-射线与CuKα射线衍射测量时,锂镍复合氧化物具有不大于0.50的强度比率R((I012+I006)/I101),其中R是在面012上的衍射峰强度I012和在平面006上的衍射峰强度I006之和与在面101上的衍射峰强度I101的比值。组成式为LiaNi1-b-cCobMncO2的正极活性材料可以保持高的结晶度,能够确保良好的容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18417C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01134921.2
申请日:2001-11-14
Applicant: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C01G51/42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2/74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02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6/10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由组成式LiaNi1-b-cCobMncO2(a≤1.09,0.05≤b≤0.35,0.15≤c≤0.35,0.25≤b+c≤0.55)表示的锂镍复合氧化物。当用CuKα射线进行X射线衍射测量时,锂镍复合氧化物具有不大于0.50的强度比率R((I012+I006)/I101),其中R是在012面上的衍射峰强度I012和在006面上的衍射峰强度I006之和与在101面上的衍射峰强度I101的比值。组成式为LiaNi1-b-cCobMncO2的正极活性材料可以保持高的结晶度,能够确保良好的容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551387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43369.7
申请日:2004-05-08
Applicant: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Inventor: 成冈庆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B22F2998/10 , C01G53/44 , C01P2002/52 , C01P2006/10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B22F3/1125 , B22F3/114
Abstract: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的粉末、电池、以及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组成式以LiaNibCocMndAleO2来表示,上述组成式中的a,b,c,d和e的值的范围分别是:0.05≤a≤1.20,0.25≤b≤0.93,0.05≤c≤0.35,0.01≤d≤0.35,0.01≤e≤0.15,0.9≤b+c+d+e≤1.1,而且所述粉末的堆积密度在1.6~3.0g/ml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由于循环充放电而引起的放电容量的下降,而且无论是高速还是低速放电时,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容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