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51875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80009874.7
申请日:2006-03-2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1/021 , H04M1/0214 , H04M1/035 , H04R1/345 , H04R2499/11 , H04R2499/1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包括:外壳(10),包括显示单元和接收扬声器(6);第一声音发出部分(8)和第二声音发出部分(9),将输出声音从接收扬声器引导到外壳外部;声音导孔(26),连通第一声音发出部分和第二声音发出部分;以及屏幕(12),保护显示单元。第一声音发出部分形成在与接收扬声器的输出声音产生主表面(6a)相对的位置处,第二声音发出部分形成在与接收扬声器的输出声音产生主表面相对的位置的相邻部分处。通过用屏幕覆盖凹槽(23)来形成声音导孔,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外壳中,以便连接第一声音发出部分和第二声音发出部分。这种布置能够稳定地发出声音,而不牺牲便携式电话的尺寸缩减以及厚度减小,并且同与用户耳廓相对以使用户可听到输出声音的听筒部分位置无关。
-
公开(公告)号:CN101151875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680009874.7
申请日:2006-03-2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1/021 , H04M1/0214 , H04M1/035 , H04R1/345 , H04R2499/11 , H04R2499/1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包括:外壳(10),包括显示单元和接收扬声器(6);第一声音发出部分(8)和第二声音发出部分(9),将输出声音从接收扬声器引导到外壳外部;声音导孔(26),连通第一声音发出部分和第二声音发出部分;以及屏幕(12),保护显示单元。第一声音发出部分形成在与接收扬声器的输出声音产生主表面(6a)相对的位置处,第二声音发出部分形成在与接收扬声器的输出声音产生主表面相对的位置的相邻部分处。通过用屏幕覆盖凹槽(23)来形成声音导孔,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外壳中,以便连接第一声音发出部分和第二声音发出部分。这种布置能够稳定地发出声音,而不牺牲便携式电话的尺寸缩减以及厚度减小,并且同与用户耳廓相对以使用户可听到输出声音的听筒部分位置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