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54641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110321413.6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F04D29/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628 , F04D13/064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能防止在对覆盖定子等的树脂构件进行注塑成形时定子相对于间壁构件的相对位置偏移,该间壁构件形成有配置于定子与泵室之间的间壁。泵装置(1)包括:安装有叶轮(2)的转子(4);具有驱动用线圈(23)、绝缘性构件(25)及定子铁心(24),该定子铁心形成有多个突极部,在这多个突极部上隔着绝缘性构件(25)卷绕有驱动用线圈(23)的定子(5);泵室(9);以及具有配置于定子(5)与泵室(9)之间的间壁(28a)的间壁构件(28)。间壁(28a)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状,具有圆筒部(28c)、底部(28d)及凸缘部(28e)。在绝缘性构件(25)上形成有与凸缘部(28e)抵接的抵接部(25d),抵接部(25d)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凸缘部(28e)。
-
公开(公告)号:CN10175297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0910225817.8
申请日:2009-11-26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1675 , H02K1/187 , H02K5/08 , H02K7/085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在确保电动机的线圈周围的绝缘性的同时能实现小型化。定子(20)包括树脂块(24、25),该树脂块(24、25)用BMC树脂将线圈(23)覆盖地成型定子铁心(21)的上下端面,定子(20)呈圈形,并具有贯穿整体且内周面平整的中心孔(26),在该中心孔内压入轴承保持件(10)进行安装,直到树脂块(25)与定子压入部(12)末端的台阶(14)抵接。在由轴承保持件保持的轴承(64、65)上支撑转子(30)的轴(31)。由于线圈被树脂覆盖,因此与线圈露出时的安全基准相比,能减小线圈和转子的圆盘部(33)间以及线圈和电动机基板(2)间的间隙。另外,将定子压入轴承保持件时,中心孔的孔缘是树脂,因此,轴承保持件的外周面不会被刮削,刮屑不会积留于台阶部分,从而能进行轴承保持件和定子间的正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106296B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710128009.0
申请日:2007-06-20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岛真
IPC: H02K3/50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使绕组不发生过热、且利用焊锡将绕组端部与基板的凸缘进行电性连接的马达及其制造方法。在制造马达时,首先将驱动线圈的绕组端部(39a、39b)缠绕于形成在线圈绕线管(32)上的接线柱(34)的根基侧。其次,使接线柱(34)从形成于供电用基板(2)的槽状的接线柱引出用贯穿部(20)突出后,将绕组端部(39a、39b)提起,然后将绕组端部(39a、39b)的末端部分(39a’、39b’)利用焊锡(19)与供电用基板(2)的凸缘部(28)连接。凸缘部(28)局部包围接线柱(34)的周围。
-
公开(公告)号:CN101860111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82914.6
申请日:2007-04-04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达及使该马达的电动设备。本发明的马达包括:固定轴;支撑所述固定轴的两端的外壳;与所述固定轴相对地配置并且可旋转的向心轴承;承受该向心轴承的推力的推力轴承,所述外壳上形成有所述推力轴承的防转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884837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099754.2
申请日:2006-06-26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岛真
IPC: F04D13/02
Abstract: 一种可获得小型化的磁耦合泵装置(1),具有电动机室(2)、隔着分隔壁(30)而与电动机室(2)相对的泵室(4),在电动机室(2)内配置有电动机(20),其包括:定子(23)、电动机旋转轴(24)、保持在该电动机旋转轴(24)上的转子(21)、与定子(23)相对地保持在转子(21)上的转子磁铁(25)、以及保持在转子(21)上的驱动磁铁(8)。在泵室(4)内,配置有隔着分隔壁(30)而与驱动磁铁(8)相对的从动磁铁(9)、可与该从动磁铁(9)一体旋转的叶轮(10)。电动机部具有转子磁铁(25)位于定子(23)外周侧的“圆周相对结构”,磁耦合部具有从动磁铁(9)位于驱动磁铁(8)外周侧的“圆周相对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46588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110321428.2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能提高对覆盖定子等的树脂构件从间壁构件剥离进行抑制的抑制力,其中,所述间壁构件形成有配置在定子与泵室之间的间壁。泵装置包括:间壁构件(11),该间壁构件具有间壁(11a),该间壁配置于供叶轮及转子配置的泵室与定子之间,以防止泵室内的流体流入定子的配置部位;以及树脂制的树脂构件,该树脂构件以将定子覆盖的方式形成。间壁(11a)形成为带凸缘的大致有底圆筒状,具有圆筒部(11b)、底部(11c)及凸缘部(11d),树脂构件以将圆筒部(11b)及底部(11c)覆盖并将凸缘部(11d)的在一侧的表面覆盖的方式形成。在圆筒部(11b)的外周面配置有防止树脂构件从间壁构件(11)剥离的剥离防止用槽(11j)。
-
公开(公告)号:CN102454617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110321444.1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岛真
IPC: F04D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5/0066 , H02P1/04
Abstract: 一种泵控制装置,能简化泵装置的控制,并能降低低流量时的实际的流量相对于泵装置的目标流量的变动率。泵控制装置(15)对泵装置的直流无刷电动机(3)进行控制,该泵装置具有直流无刷电动机(3)作为驱动源,并根据直流无刷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的增减使流量增减。当根据泵装置的目标流量而确定的直流无刷电动机(3)的速度控制信号的电平比规定的基准值高时,该泵控制装置(15)以开环控制来对直流无刷电动机(3)进行控制,当速度控制信号的电平比基准值低时,该泵控制装置(15)根据直流无刷电动机(3)的实际的旋转速度即实际旋转速度的测定结果进行闭环控制,以此来对直流无刷电动机(3)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599682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0910148803.0
申请日:2009-06-01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能在不会导致成本大幅度增加和驱动磁体损伤的情况下将驱动磁体可靠地固定在转子部件上。在泵装置(100)所使用的电动机(1)中,转子部件(40)包括:支承驱动磁体(42)的一个端面的座部(45)、以及从座部(45)竖起并供驱动磁体(42)插套的筒状的磁体安装部(44)。在磁体安装部(44)的前端部(440)上形成有卡合部(445),卡合部(445)是通过对前端部(440)进行加热和加压,以覆盖驱动磁体(42)的另一个端面(422)的至少一部分的形态变形而成的,从而将驱动磁体(42)固定在转子部件(40)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454617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10321444.1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岛真
IPC: F04D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5/0066 , H02P1/04
Abstract: 一种泵控制装置,能简化泵装置的控制,并能降低低流量时的实际的流量相对于泵装置的目标流量的变动率。泵控制装置(15)对泵装置的直流无刷电动机(3)进行控制,该泵装置具有直流无刷电动机(3)作为驱动源,并根据直流无刷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的增减使流量增减。当根据泵装置的目标流量而确定的直流无刷电动机(3)的速度控制信号的水平比规定的基准值高时,该泵控制装置(15)以开环控制来对直流无刷电动机(3)进行控制,当速度控制信号的水平比基准值低时,该泵控制装置(15)根据直流无刷电动机(3)的实际的旋转速度即实际旋转速度的测定结果进行闭环控制,以此来对直流无刷电动机(3)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619724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139832.0
申请日:2009-06-24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岛真
IPC: F04D13/06 , F04D29/22 , F04D29/046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能防止轴承部分的滑动面上的磨损。在泵装置(100)中,在推力轴承部件(38)的固定侧滑动面(381)上开设有与泵室(6)内的流体通路(57)连接的由槽和贯穿孔形成的连通路,因此,流经流体通路(57)的液体经由连通路而被引入固定侧滑动面(381)与套筒(41)的旋转侧滑动面(417)之间。因此,在固定侧滑动面(381)与旋转侧滑动面(417)之间始终存在着流经流体通路(57)的液体,固定侧滑动面(381)与旋转侧滑动面(417)之间的滑动性较好。另外,能通过流体通路(57)将固定侧滑动面(381)与旋转侧滑动面(417)之间产生的磨损粉末排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