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0400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80045620.0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6 , H01M8/0247 , H01M8/0273 , H01M8/0282 , H01M8/1004 , H01M8/1246 , H01M2008/1293 , H01M2300/0074 , Y02P70/56
Abstract: 带隔板的燃料电池单元包括:燃料电池单元主体,其具有空气电极、燃料电极及配置在该空气电极与燃料电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板状的金属制隔板,其具有第1主面、第2主面以及分别在该第1主面和第2主面开口的开口部;接合部,其包括含有Ag的钎焊材料,用于将所述燃料电池单元主体与所述金属制隔板的第1主面接合起来;以及密封部,其在比所述接合部靠所述开口部侧的位置、且是在所述第1主面与所述燃料电池单元主体之间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整周,该密封部具有含有玻璃的密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565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80109647.5
申请日:2009-03-17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火花塞(100)的绝缘体(10)通过隔绝部位(P)使中心电极(20)的前端部(22)和主体配件(50)的保持部(56)处于绝缘状态,并通过在中间部(P2)上设置外径变化并延伸的部位来确保两者的绝缘距离。并且,通过使隔绝部位(P)的外表面(14)的表面积(S)与隔绝部位(P)的体积(V)的比例(S/V)满足1.26mm-1≤S/V,可按照现有的尺寸条件充分地确保前端部(22)与保持部(56)的绝缘距离。并且,通过满足S/V≤1.40mm-1,可抑制伴随着外表面(14)的表面积(S)的增大导致来自燃烧室的受热量增大而发生的中心电极(20)的温度上升,并维持热值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16649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80035141.8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1/683 , C04B37/02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产生温度特异点。保持装置经由接合部将陶瓷构件与基座构件接合。在将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都大致垂直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接合部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该第一接合部分在第一方向观察下从接合部的第二方向的一端配置到另一端,并在与第二方向大致垂直的任意截面处,第一方向的厚度大致均等,且在与第三方向大致垂直的任意截面处,第一方向的厚度大致均等,该第二接合部分在第三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接合部分位于接合部的至少一端侧,且在与第二方向大致垂直的任意截面处,第一方向的厚度从第一接合部分侧朝接合部的端侧变厚。
-
公开(公告)号:CN105684201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480057914.X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6 , H01M8/0282 , H01M8/029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3 , H01M8/0206 , H01M8/0256 , H01M8/0273 , H01M8/0282 , H01M8/0297 , H01M8/1213 , H01M8/2425 , H01M8/2457 , H01M2008/1293 , H01M2300/00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了燃料电池单电池与分隔件之间的接合的可靠性和密封的可靠性的、带分隔件的燃料电池单电池及燃料电池堆。带分隔件的燃料电池单电池包括:燃料电池单电池;金属制分隔件,其为板状,具有通孔;及接合部,其将所述燃料电池单电池与所述金属制分隔件接合起来,由含有Ag的钎焊材料构成,接合部具有自所述燃料电池单电池与所述金属制分隔件的第1主面之间向所述通孔侧溢出而成的溢出部,以燃料电池单电池为基准,所述溢出部位于比所述第2主面低的位置,该带分隔件的燃料电池单电池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配置在所述金属制分隔件的所述通孔的整周范围内,且覆盖所述溢出部和所述第2主面的一部分,由含有玻璃的密封材料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53186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80049878.2
申请日:2014-09-0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25 , H01M8/243 , H01M8/0252 , H01M8/040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01 , H01M8/0252 , H01M8/0271 , H01M8/0282 , H01M8/04089 , H01M8/2425 , H01M8/243 , H01M8/2475 , H01M8/2485 , H01M2008/1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堆,该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堆能够抑制由有毒物质引起的性能的降低。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电池单元,其具有固体电解质层、第1电极部以及第2电极部,并通过反应气体的发电反应产生电力,该固体电解质层具有第1主面和第2主面,该第1电极部是空气电极和燃料电极中的一者,配置于所述第1主面,该第2电极部是所述空气电极和所述燃料电极的另一者,配置于所述第2主面;互连器,其与所述第1电极部相对配置;以及集电部,其将所述第1电极部与所述互连器之间电连接;所述第1电极部具有:内周部,其与所述集电部相连接;以及外周部,其配置在比所述集电部靠外周侧的位置,且高度比所述内周部的高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701838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80081808.4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栗林诚
IPC: H01M8/02 , H01M8/0202 , H01M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5 , H01M8/02 , H01M8/0202 , H01M8/12 , H01M8/1246 , H01M2004/8689 , H01M2008/1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在涂层、接合层、空气极这样的各构件的内部、界面处产生裂纹的燃料电池发电单元和燃料电池堆。该燃料电池发电单元包括:单元电池,其具有电解质层、空气极及燃料极,该电解质层含有固体氧化物,该空气极和燃料极隔着电解质层彼此相对;导电性的集电部,其配置于单元电池的空气极所处的那一侧;导电性的涂层,其覆盖集电部的表面;以及导电性的接合层,其将空气极和被涂层覆盖的集电部相接合,该燃料电池发电单元满足如下关系,即,涂层的孔隙率<接合层的孔隙率<空气极的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31863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480049878.2
申请日:2014-09-0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25 , H01M8/243 , H01M8/0252 , H01M8/040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01 , H01M8/0252 , H01M8/0271 , H01M8/0282 , H01M8/04089 , H01M8/2425 , H01M8/243 , H01M8/2475 , H01M8/2485 , H01M2008/1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堆,该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堆能够抑制由有毒物质引起的性能的降低。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电池单元,其具有固体电解质层、第1电极部以及第2电极部,并通过反应气体的发电反应产生电力,该固体电解质层具有第1主面和第2主面,该第1电极部是空气电极和燃料电极中的一者,配置于所述第1主面,该第2电极部是所述空气电极和所述燃料电极的另一者,配置于所述第2主面;互连器,其与所述第1电极部相对配置;以及集电部,其将所述第1电极部与所述互连器之间电连接;所述第1电极部具有:内周部,其与所述集电部相连接;以及外周部,其配置在比所述集电部靠外周侧的位置,且高度比所述内周部的高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017341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0980115082.1
申请日:2009-04-24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F02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火花塞中电波噪声的产生的技术。火花塞(100)具有:中心电极(20);端子配件(50),与中心电极(20)电连接,用于对中心电极(20)施加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压;接地电极(30),配置成与中心电极(20)之间具有用于火花放电的间隙(GP)。另外,火花塞(100)具有主体配件(40),保持接地电极(30),并且与接地电极(30)电连接,在该主体配件(40)自身的内侧配置有中心电极(20)。在火花塞(100)的主体配件(40)和包括端子配件(50)和具有导电性的第一密封部(60a)的第二导电部(CP2)之间设置有由介电常数大于氧化铝的介电常数的高介电常数构件构成的高介电常数固定辅助构件(81)。
-
公开(公告)号:CN11220472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980035647.9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1/683 , C04B37/02
Abstract: 抑制由于每个制造线或每个制造装置等的特性而使整体的温度分布偏离所期望的分布的情况。保持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第一接合体的工序,该第一接合体具备:加工前陶瓷部件,具有第一表面以及配置于与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且与第一表面大致平行的第五表面;基座部件;及接合部,配置在加工前陶瓷部件的第一表面与基座部件的第三表面之间,将加工前陶瓷部件与基座部件接合,在所述第一接合体中,在第一表面与第三表面隔着接合部对置的第一方向上,接合部的厚度从接合部的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的第二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变厚;及对第一接合体中的加工前陶瓷部件的第五表面进行加工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216649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980035141.8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1/683 , C04B37/02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产生温度特异点。保持装置经由接合部将陶瓷构件与基座构件接合。在将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都大致垂直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接合部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该第一接合部分在第一方向观察下从接合部的第二方向的一端配置到另一端,并在与第二方向大致垂直的任意截面处,第一方向的厚度大致均等,且在与第三方向大致垂直的任意截面处,第一方向的厚度大致均等,该第二接合部分在第三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接合部分位于接合部的至少一端侧,且在与第二方向大致垂直的任意截面处,第一方向的厚度从第一接合部分侧朝接合部的端侧变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