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柱内部件和中柱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0188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980100268.3

    申请日:2019-09-11

    Inventor: 滨田幸一

    Abstract: 抑制成本的增加且同时兼顾中柱的轻量化和耐冲击性。包括:内构件(21),其具有成为安全带的卷收器的安装部位的开口部(21a)和成为下边梁(30)的安装部位的下边梁安装部(21b);以及CFRP构件(22),其接合于内构件(21)的表面,以CFRP构件(22)至少设于开口部(21a)与下边梁安装部(21b)之间的方式构成中柱内部件(20)。

    点焊接头以及点焊接头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779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80038325.2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一种点焊接头,包含第1钢板、与所述第1钢板重叠的第2钢板和将所述第1钢板和所述第2钢板接合的两个点焊金属,在包含所述两个点焊金属的截面中,所述第1钢板具有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第1区域形成于所述两个点焊金属之间且从所述第2钢板侧的面起算在第1钢板的板厚方向上为0.1mm的范围,所述第2区域形成于所述两个点焊金属之间且从与所述第2钢板侧的面相反的面起算在所述板厚方向上为0.1mm的范围,所述第1区域的平均维氏硬度HV1和所述第1钢板的平均维氏硬度HVbase满足HVbase×0.33+150≤HV1≤HVbase×0.33+230,所述第2区域的平均维氏硬度HV2和所述第1钢板的平均维氏硬度HVbase满足HVbase‑30≤HV2≤HVbase+30。

    接合结构
    3.
    发明公开
    接合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25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80035382.4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案所涉及的接合结构,具备:第1金属板,形成有筒状的第1立起部;1张以上的对象件,形成有插通有第1立起部的通孔,相对于第1金属板接合;以及接合部件,插通于第1立起部中,将重叠的第1金属板及对象件接合,该接合结构中,接合部件具有插通到第1立起部的内部的轴部,对象件的两面中的作为与第1金属板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的第1面、和第1立起部的前端部,在第1立起部的轴心方向上处于不同位置。

    中柱内部件和中柱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018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980100268.3

    申请日:2019-09-11

    Inventor: 滨田幸一

    Abstract: 抑制成本的增加且同时兼顾中柱的轻量化和耐冲击性。包括:内构件(21),其具有成为安全带的卷收器的安装部位的开口部(21a)和成为下边梁(30)的安装部位的下边梁安装部(21b);以及CFRP构件(22),其接合于内构件(21)的表面,以CFRP构件(22)至少设于开口部(21a)与下边梁安装部(21b)之间的方式构成中柱内部件(20)。

    点焊接头以及点焊接头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77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80038325.2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一种点焊接头,包含第1钢板、与所述第1钢板重叠的第2钢板和将所述第1钢板和所述第2钢板接合的两个点焊金属,在包含所述两个点焊金属的截面中,所述第1钢板具有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第1区域形成于所述两个点焊金属之间且从所述第2钢板侧的面起算在第1钢板的板厚方向上为0.1mm的范围,所述第2区域形成于所述两个点焊金属之间且从与所述第2钢板侧的面相反的面起算在所述板厚方向上为0.1mm的范围,所述第1区域的平均维氏硬度HV1和所述第1钢板的平均维氏硬度HVbase满足HVbase×0.33+150≤HV1≤HVbase×0.33+230,所述第2区域的平均维氏硬度HV2和所述第1钢板的平均维氏硬度HVbase满足HVbase‑30≤HV2≤HVbase+30。

    输送设备用部件及板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5940240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580006085.7

    申请日:2015-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了厚度和重量的增加且改善了振动特性的输送设备用部件、及可抑制输送设备用部件的厚度和重量的增加且可改善振动特性的板构件。本发明的输送设备用部件包括:贴片构件,其包括金属制且为板状的贴片板、和沿着所述贴片板的一个面设置的减振树脂层;以及基板,其为金属制且与所述贴片构件的所述减振树脂层密合,粘贴有所述贴片构件。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抑制了厚度和重量的增加且改善了振动特性的输送设备用部件。

    断裂判定装置、断裂判定程序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109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780061939.0

    申请日:2017-10-05

    Abstract: 断裂判定装置(1)具有:提取在钢材的点焊部的周围形成的热影响区所包含的单元的单元提取部(22);基于基准成形极限值信息来生成与热影响区的材料特性以及板厚相应的基准成形极限值的基准成形极限值生成部(23);使用单元尺寸以及钢材的抗拉强度变更基准成形极限值来预测单元尺寸的成形极限值而生成热影响区成形极限值的热影响区成形极限值生成部(24);使用输入信息来执行变形SIM而输出包括各单元的最大主应变和最小主应变的变形信息的模拟执行部(25);确定变形信息所包含的各单元的最大主应变和最小主应变的主应变确定部(26);以及基于已确定的各单元的最大主应变和最小主应变以及热影响区成形极限值来判定通过变形SIM运算出的各单元是否断裂的断裂判定部(27)。

    输送设备用零件及板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6030694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580009341.8

    申请日:2015-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适当地改善振动特性的输送设备用零件以及适当地改善了振动特性的板构件。本发明的输送设备用零件包括:贴片构件(13),其包括金属制且为板状的贴片板(12)以及沿着所述贴片板(12)的一个面设置的减振树脂层(14);以及基板(16),其为金属制,与所述贴片构件(13)的所述减振树脂层(14)密合,在该基板(16)上粘贴有所述贴片构件(13),所述贴片板(12)是经过轧制工序制造而成的,所述贴片板(12)的长度方向与轧制方向所成的锐角为30°~70°。利用该结构,能够提高一阶模态的固有频率,而能够改善振动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