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类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2713744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80061453.5

    申请日:2010-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11 C08G7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形成液晶取向性良好、膜的稳定性高的液晶取向膜和具有该液晶取向膜的不易受来自外部的水分影响、电特性良好的液晶显示元件的硅类液晶取向剂。所述液晶取向剂的特征在于,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聚硅氧烷,所述聚硅氧烷具有可被氟原子取代且可含氧原子、磷原子或硫原子的碳原子数8~30的烃基以及含一个氮原子且该氮原子为伯氮原子、仲氮原子或叔氮原子且可含氧原子或硫原子的碳原子数2~20的烃基,上述的前一种烃基和后一种烃基可都与同一聚硅氧烷结合,或者分别与不同的聚硅氧烷结合。

    硅系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2084288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80126799.6

    申请日:2009-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9/56 G02F1/133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取向性良好、膜的稳定性高的液晶取向膜,以及能够形成具有该液晶取向膜、不易受来自外部的水分的影响且电特性优良的液晶显示元件的硅系液晶取向剂。该液晶取向剂的特征在于,含有1种或2种以上的聚硅氧烷,所述聚硅氧烷含有可被氟原子取代且可具有氧原子、磷原子或硫原子的碳原子数8~30的烃基及具有脲基的碳原子数1~12的烃基,前者的所述烃基和后者的具有脲基的烃基可以都与同一聚硅氧烷结合,或者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聚硅氧烷结合。

    硅类液晶取向剂及液晶取向膜

    公开(公告)号:CN101523280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80037514.2

    申请日:2007-10-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19 C09D18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形成获得液晶取向性良好、高硬度的液晶取向膜,且柔性凸版印刷等的涂布性良好的硅类液晶取向剂,由该液晶取向剂得到的液晶取向膜以及可靠性高、高画质的液晶显示元件。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的聚硅氧烷(A)和二元醇化合物(B);聚硅氧烷(A):通过将含以下述式(1)表示的烷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缩聚而得的聚硅氧烷,R1nSi(OR2)4-n(1),R1表示碳原子数7~30的有机基团,R2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烃基,n表示1~3的整数;二元醇化合物(B):具有包括2个结合有羟基和氢原子的碳原子且所述的2个碳原子介以可含杂原子的脂肪族基团结合的结构,连续的碳原子的数量为3~6的二元醇化合物。

    光取向用液晶取向剂及使用它的液晶显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0437301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580005592.5

    申请日:2005-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10 G02F1/13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通过光取向法得到不仅具有良好的液晶取向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电特性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以及使用该液晶取向剂的、消除伴随液晶取向膜的摩擦处理的问题、可靠性高、不易产生显示不均和密封材料周边的污垢的液晶显示元件。光取向用液晶取向剂及具有由该液晶取向剂通过光取向法得到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所述光取向用液晶取向剂的特征在于,含有聚酰胺酸或由该聚酰胺酸得到的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方,所述聚酰胺酸由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含有具有脂环结构的四羧酸二酐的四羧酸二酐成分反应聚合得到;式中,R1~R10中,2个为伯氨基,其余为氢原子或除伯氨基以外的1价有机基团,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表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725089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580076362.1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提供可以抑制电压保持率的降低、在液晶表示元件的框附近不会产生表示不均的液晶取向膜、具有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表示元件、和能够形成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一种液晶取向处理剂,其含有下述的(A)成分、(B)成分和(C)成分。(A)成分:通过含有具有下述式[1]所示结构的二胺、和具有下述式[2]所示结构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或将该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B)成分:通过含有具有下述式[2]所示结构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或将该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C):通过含有具有选自由羧基(COOH基)和羟基(OH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或将该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X1表示单键等,X2表示单键等,X3表示单键等,X4表示苯环等,X5表示苯环等,n表示0~4的整数,X6表示碳数1~18的烷基等。)(W1表示‑O‑。W2表示单键。W3表示单键。W4表示含氮芳香族杂环。)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表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740783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80076404.1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提供可得到即使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和光照射后也表现出稳定的垂直稳定性、抑制电压保持率的降低且积蓄的残留电荷的衰减快,以及可以降低液晶滴下式注入(ODF)方式中的液晶取向不均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一种液晶取向处理剂,其含有下述的(A)成分、(B)成分和(C)成分。(A)成分:通过含有具有下述式[1]的结构的二胺、和具有下述式[2]的结构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或将该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B)成分:通过含有具有下述式[2]的结构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或将该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C):通过含有具有选自由羧基(COOH基)和羟基(OH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或将该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式中的记号定义如说明书所述。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表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7250899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80076362.1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提供可以抑制电压保持率的降低、在液晶表示元件的框附近不会产生表示不均的液晶取向膜、具有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表示元件、和能够形成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一种液晶取向处理剂,其含有下述的(A)成分、(B)成分和(C)成分。(A)成分:通过含有具有下述式[1]所示结构的二胺、和具有下述式[2]所示结构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或将该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B)成分:通过含有具有下述式[2]所示结构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或将该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C):通过含有具有选自由羧基(COOH基)和羟基(OH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或将该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X1表示单键等,X2表示单键等,X3表示单键等,X4表示苯环等,X5表示苯环等,n表示0~4的整数,X6表示碳数1~18的烷基等。)(W1表示‑O‑。W2表示单键。W3表示单键。W4表示含氮芳香族杂环。)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表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740783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580076404.1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提供可得到即使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和光照射后也表现出稳定的垂直稳定性、抑制电压保持率的降低且积蓄的残留电荷的衰减快,以及可以降低液晶滴下式注入(ODF)方式中的液晶取向不均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一种液晶取向处理剂,其含有下述的(A)成分、(B)成分和(C)成分。(A)成分:通过含有具有下述式[1]的结构的二胺、和具有下述式[2]的结构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或将该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B)成分:通过含有具有下述式[2]的结构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或将该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C):通过含有具有选自由羧基(COOH基)和羟基(OH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或将该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式中的记号定义如说明书所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