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沙棘组培的生根培养基及组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17508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394276.0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沙棘组培的生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并在其中添加NH4NO3 230‑250mg/L,MgSO4·7H2O 30‑35mg/L,NaH2PO4·H2O 15‑20mg/L,肌醇2‑4mg/L,甘氨酸0.1‑0.2mg/L,吲哚‑3‑乙酸0.1mg/L,蔗糖30g/L,琼脂6g/L。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沙棘组培的生根培养基,在1/2MS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大量元素的种类和浓度,优化激素调控,优化光照等,为沙棘组培生根苗提供了营养均衡合理的生根培养基,能够促进沙棘生根苗的快速、高效和健壮生长。

    沙棘组培苗的扦插移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1729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03338.X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沙棘组培苗的扦插移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组培苗;(2)配制扦插基质;(3)配制生根剂:6-BA 50mg/L+IAA 30mg/L;(4)沙棘组培苗的扦插与培养:将组培苗浸泡在生根剂中3min,之后将其插入到扦插基质中,扦插结束后,当天用水淋透基质,用塑料薄膜覆盖于育苗盘之上,将其快速移入遮阴度为75%-85%的遮阴棚中,培育扦插苗期间进行淋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5)出圃。本发明将组培苗的生根与移栽合并在一个步骤中,不需要在瓶内培养至生根再移栽,相比于传统的组培无性繁殖方法,进一步缩短了育苗时间,同时简化了工序,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化培育沙棘组培苗。

    沙棘组培快繁培养基及组培快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9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810395197.1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沙棘组培快繁培养基,包括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其中,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1/2 MS+蔗糖30g/L+6g/L琼脂+2,4‑D 1.0‑4.0mg/L+NAA 0.1‑0.4mg/L;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蔗糖30g/L+6g/L琼脂+6‑BA 0.5‑3.0mg/L+NAA 0.1‑0.3mg/L;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 B5+蔗糖30g/L+6g/L琼脂+NAA 0.1‑0.4mg/L。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沙棘组培快繁方法。应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和快繁方法,带休眠芽的茎段诱导率在87%‑100%之间,增殖率在85%‑96%之间,生根率在92%‑97%之间。

    沙棘的组培育苗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1905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0392935.7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沙棘的组培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材料:以嫩茎尖作为组培育苗材料;(2)对嫩茎尖进行消毒;(3)培养条件的确定;(4)嫩茎尖的诱导;(5)嫩茎尖的增殖;(6)嫩茎尖的生根;(7)移栽:在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40‑60天后成苗移栽,移入基质中进行培养,移苗后的第一周将湿度控制在95%以上,逐渐延长通风和光照时间,14‑16d才能完全自然通风;同时要控制好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1℃,夜间15‑18℃。本发明的沙棘组培育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沙棘嫩茎尖在组培过程中的诱导率、增殖率及生根率,移栽后,成活率也达到96%以上。

    沙棘组培快繁培养基及组培快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90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95197.1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沙棘组培快繁培养基,包括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其中,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1/2 MS+蔗糖30g/L+6g/L琼脂+2,4-D 1.0-4.0mg/L+NAA 0.1-0.4mg/L;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蔗糖30g/L+6g/L琼脂+6-BA 0.5-3.0mg/L+NAA 0.1-0.3mg/L;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 B5+蔗糖30g/L+6g/L琼脂+NAA 0.1-0.4mg/L。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沙棘组培快繁方法。应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和快繁方法,带休眠芽的茎段诱导率在87%-100%之间,增殖率在85%-96%之间,生根率在92%-97%之间。

    沙棘组培快繁与植株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905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0394268.6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沙棘组培快繁与植株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材料:以嫩茎尖作为组培育苗材料;(2)对材料进行消毒;(3)茎尖的诱导;(4)茎尖的增殖;(5)茎尖的生根;(6)移栽:在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35‑50天后成苗移栽,移入基质中进行培养,移苗后的第一周将湿度控制在95%以上,逐渐延长通风和光照时间,13‑15d才能完全自然通风;同时要控制好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2℃,夜间控制在16‑18℃;待苗高50cm以上时,移栽至大田。本发明的沙棘组培快繁与植株再生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沙棘嫩茎尖在组培过程中的诱导率、增殖率及生根率,移栽后,成活率也达到95%以上。

    沙棘组培快繁与植株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905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94268.6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沙棘组培快繁与植株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材料:以嫩茎尖作为组培育苗材料;(2)对材料进行消毒;(3)茎尖的诱导;(4)茎尖的增殖;(5)茎尖的生根;(6)移栽:在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35-50天后成苗移栽,移入基质中进行培养,移苗后的第一周将湿度控制在95%以上,逐渐延长通风和光照时间,13-15d才能完全自然通风;同时要控制好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2℃,夜间控制在16-18℃;待苗高50cm以上时,移栽至大田。本发明的沙棘组培快繁与植株再生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沙棘嫩茎尖在组培过程中的诱导率、增殖率及生根率,移栽后,成活率也达到95%以上。

    沙棘的组培育苗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1905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92935.7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沙棘的组培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材料:以嫩茎尖作为组培育苗材料;(2)对嫩茎尖进行消毒;(3)培养条件的确定;(4)嫩茎尖的诱导;(5)嫩茎尖的增殖;(6)嫩茎尖的生根;(7)移栽:在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40-60天后成苗移栽,移入基质中进行培养,移苗后的第一周将湿度控制在95%以上,逐渐延长通风和光照时间,14-16d才能完全自然通风;同时要控制好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1℃,夜间15-18℃。本发明的沙棘组培育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沙棘嫩茎尖在组培过程中的诱导率、增殖率及生根率,移栽后,成活率也达到96%以上。

    沙棘组培苗的瓶外生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3371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92939.5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沙棘组培苗的瓶外生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组培苗;(2)配制扦插基质;(3)配制生根剂:NAA 70mg/L+IAA 10mg/L;(4)沙棘组培苗的扦插与生根培养:将组培苗浸泡在生根剂中3-5min,之后,将其插入到扦插基质中,扦插结束后,当天用水淋透基质,用塑料薄膜覆盖于育苗盘之上,将其快速移入遮阴度为75%-85%的遮阴棚中进行生根培养,得生根苗;(5)移栽。本发明将组培苗的生根与移栽合并在一个步骤中,不需要在瓶内培养至生根再移栽,相比于传统的组培无性繁殖方法,进一步缩短了育苗时间,同时简化了工序,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化培育沙棘组培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