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柱群-顶板系统链式失稳防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37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61084.X

    申请日:2025-0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房柱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煤柱群‑顶板系统链式失稳防控方法;包括确定会导致煤柱群‑顶板系统失稳的煤柱,计算所述煤柱的充填体墙的最低强度;根据充填体墙最低强度确定充填墙宽度;在煤柱周侧施工充填墙对煤柱进行加固,充填体墙的高度与煤柱的高度相等。本发明针对房式采空区煤柱群‑顶板系统失稳(链式失稳)问题,提出对会导致煤柱群‑顶板系统失稳的煤柱,在其周侧施工充填墙加固的方案,且给出了确定充填体墙宽度及强度的计算方法,从而可以有针的配置注浆材料。本发明通过设置充填体墙对煤柱能够提供侧向支承压力,使煤柱恢复三向受力状态,煤柱的极限承载强度得到提高,同时充填体墙阻断外界物理环境对煤柱的影响。

    一种坚硬岩层-厚松散层耦合条件下地表采动程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09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12935.4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坚硬岩层‑厚松散层耦合条件下地表采动程度计算方法,确定矿区基本地质采矿参数;计算硬岩断块回转量,确定坚硬岩层的破断模式;计算坚硬岩层悬臂梁结构的最大伸悬距离、铰接岩梁结构关键块的水平分量;计算松散层内的自然平衡拱宽度;计算坚硬岩层‑厚松散层耦合条件下的工作面临界充分开采宽度D;基于工作面实际采宽D0,计算采动系数n,确定地表采动程度。根据坚硬岩层破断后悬臂长度及松散层自然平衡拱发育特征,兼顾了松散层和坚硬岩层对地表采动程度的影响,从力学的角度来判断地表采动程度;相较于依靠经验系数的数学方法,其计算过程更加合理,计算结果精度更高。

    一种煤地质成分的分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5656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81199.0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的煤地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煤炭地质成分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获取的原始成分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转换数据;并将转换数据分别输入第一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和第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中,得到目标煤矿区中各元素对应的煤层相关性和目标煤矿区中各元素间的元素相关性,最后根据各元素对应的煤层相关性绘制各元素的煤层相关性热力图,以及各元素间的元素相关性绘制煤层的元素相关性热力图,进而通过各元素的煤层相关性热力图和煤层的元素相关性热力图确定元素赋存状态,元素赋存状态用于分析煤地质成分。本发明能够精准确定煤地质成分的赋存状态,进而提高煤的加工和利用效率。

    一种基于图模型的煤成分数据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905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758527.X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模型的煤成分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煤炭数据预处理;步骤二,借助贝叶斯网络结构挖掘不同矿区元素可能存在的赋存状态;步骤三,元素赋存状态的组合分析。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图模型的煤成分数据分析方法,使用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发掘不同矿区中煤成分数据的网络结构,进而得到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煤中元素的赋存状态分析结果;同时,结合不同矿区的地质背景对可能出现的赋存状态进行对比总结和归纳。本发明通过以上流程形成的组合分析提供了矿区的煤中元素赋存状态的精确分析和可视化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图模型的煤成分数据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9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58527.X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模型的煤成分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煤炭数据预处理;步骤二,借助贝叶斯网络结构挖掘不同矿区元素可能存在的赋存状态;步骤三,元素赋存状态的组合分析。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图模型的煤成分数据分析方法,使用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发掘不同矿区中煤成分数据的网络结构,进而得到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煤中元素的赋存状态分析结果;同时,结合不同矿区的地质背景对可能出现的赋存状态进行对比总结和归纳。本发明通过以上流程形成的组合分析提供了矿区的煤中元素赋存状态的精确分析和可视化解决方案。

    一种煤地质成分的分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5656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281199.0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的煤地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煤炭地质成分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获取的原始成分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转换数据;并将转换数据分别输入第一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和第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中,得到目标煤矿区中各元素对应的煤层相关性和目标煤矿区中各元素间的元素相关性,最后根据各元素对应的煤层相关性绘制各元素的煤层相关性热力图,以及各元素间的元素相关性绘制煤层的元素相关性热力图,进而通过各元素的煤层相关性热力图和煤层的元素相关性热力图确定元素赋存状态,元素赋存状态用于分析煤地质成分。本发明能够精准确定煤地质成分的赋存状态,进而提高煤的加工和利用效率。

    一种采煤沉陷地土壤垂直含水量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604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15329.7

    申请日:201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煤沉陷地土壤垂直含水量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包括:选定对照区,选定所述采煤沉陷地工作面开采线前端的未扰动区域作为测量区域;在所述测量区域,预计出测量均匀沉陷区,预计出测量非均匀沉陷区;以所述测量均匀沉陷区和所述测量非均匀沉陷区的水分监测点为测量点,以所述对照区的水分监测点为对照点,多次获得每个所述测量点的水分观测值作为测量水分观测值,获得每个所述对照点的水分观测值作为对照水分观测值;计算得到排除降雨影响校正值。本发明所测量的采煤沉陷地土壤垂直含水量更为准确,能更加全面科学地掌握采煤沉陷全过程对土壤产生的水分损伤情况,为区域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数据信息。

    一种煤中元素相关性不一致问题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5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0704173.0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中元素数据分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煤中元素相关性不一致问题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基于对称枢轴坐标的方法对煤中元素进行数据处理;步骤二,通过添加权重系数来构建对称枢轴坐标形成加权枢轴坐标方法;步骤三,改进加权枢轴坐标方法,构建正交坐标系,计算坐标的加权系数,定义变异矩阵,得出权重值关系,计算加权枢轴坐标;步骤四,将处理后煤中元素数据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煤中元素相关性不一致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够解决两种基准下的不一致问题,并且根据聚类后的结果直观的重新进行煤地球化学分析与解释。(56)对比文件王琨;肖克炎;丛源.对数比变换和偏最小二乘法在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提取中的应用――以湘西北铅锌矿为例.物探与化探.2015,(第01期),141-148.张晓琴;陈佳佳;原静.成分数据的组合预测.应用概率统计.2013,(第03期),307-316.许娜等.机器学习在煤的地球化学中的应用.煤炭学报.2022,第47卷(第5期),1895-1907.赵勤等.基于成分数据作球坐标变换的非负可变权系数的确定.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第36卷(第4期),89-9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