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6474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923439.4
申请日:2019-09-27
IPC: A61K36/29 , A61P1/00 , A61P1/12 , A61P31/04 , A61K31/4748 , A61K31/192 , A61K31/4375 , A61K31/4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疆黑果小檗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一种新疆黑果小檗提取物,包括木兰花碱、小檗胺、阿魏酸、非洲防己碱、药根碱、巴马汀和小檗碱。新疆黑果小檗提取物在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中的应用,同时在破坏肠道致病菌细胞壁通透性、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和/或改变肠道致病菌胞内ATP酶浓度中的应用;所述肠道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所述新疆黑果小檗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肠应激综合征(IBS)的药物中的应用,同时参与脑肠运动缓解IBS大鼠腹泻、腹痛以及抑郁样表现。所述黑果小檗根提取物能缓解IBS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周围间隙增宽,呈轻度水肿,瘀血等异常病理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74401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0479494.1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新疆医科大学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K45/06 , A61K41/00 , A61K31/4184 , A61K47/69 , A61K9/51 , A61K47/26 , A61K47/10 , A61K47/34 , A61K47/24 , A61K47/28 , A61K47/36 , A61K47/42 , A61K47/38 , A61K47/32 , A61P3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备治疗包虫病药品技术领域,是一种光动力联合药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前者包括光敏剂或/和化学药物,光敏剂为二氢卟吩e6、维替泊芬、吲哚菁绿、卟吩姆钠、5‑氨基酮戊酸、替莫泊芬和他拉泊芬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化学药物为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甲苯咪唑、氟苯达唑、奥芬达唑、青蒿琥脂、骆驼蓬子、汉防己甲素、砂生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本发明通过光动力治疗增加包虫和包虫囊壁的通透性,使化疗药物在包虫和囊壁内的靶标蓄积,达到协同治疗的效果,降低包虫和囊泡对外界药物的抵抗作用,提高抗包虫药物的疗效,且可以大大降低给药剂量和药物毒副作用,在制备治疗包虫病药品的应用中具有极好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4367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79412.3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新疆医科大学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K45/06 , A61K31/4184 , A61K31/122 , A61P3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备治疗包虫病药品技术领域,是一种能量双调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葡萄糖摄取抑制剂和线粒体呼吸链阻断剂,葡萄糖摄取抑制剂为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甲苯达唑、氟苯达唑、奥芬达唑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线粒体呼吸链阻断剂为阿托伐醌、抗霉素A、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α-生育酚丁二酸酯、二甲双胍、嘧菌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本发明通过联合使用葡萄糖摄取抑制剂和线粒体呼吸链阻断剂,用于制备抗包虫病药品,在实现药物对虫体进行能量摄取抑制的同时,使用线粒体呼吸链阻断剂实现能量代谢抑制,完全阻断虫体的能量摄取和代谢过程,多途径发挥抗包虫作用,达到提高抗包虫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4401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479494.1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新疆医科大学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K45/06 , A61K41/00 , A61K31/4184 , A61K47/69 , A61K9/51 , A61K47/26 , A61K47/10 , A61K47/34 , A61K47/24 , A61K47/28 , A61K47/36 , A61K47/42 , A61K47/38 , A61K47/32 , A61P3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备治疗包虫病药品技术领域,是一种光动力联合药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前者包括光敏剂或/和化学药物,光敏剂为二氢卟吩e6、维替泊芬、吲哚菁绿、卟吩姆钠、5-氨基酮戊酸、替莫泊芬和他拉泊芬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化学药物为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甲苯咪唑、氟苯达唑、奥芬达唑、青蒿琥脂、骆驼蓬子、汉防己甲素、砂生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本发明通过光动力治疗增加包虫和包虫囊壁的通透性,使化疗药物在包虫和囊壁内的靶标蓄积,达到协同治疗的效果,降低包虫和囊泡对外界药物的抵抗作用,提高抗包虫药物的疗效,且可以大大降低给药剂量和药物毒副作用,在制备治疗包虫病药品的应用中具有极好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164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96194.1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病情高危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院患者病情高危预警系统、方法、介质、设备、终端,引进病情高危预警触发识别系统;以1年成人普通病区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数据为基础,收集患者发生该事件前24小时常见生理参数(体温、脉搏、收缩压、呼吸、神志、血氧饱和度)最差值,探讨影响病情变化的重要因素,建立符合新疆地区人群特点的病情预警评分、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病情分级反应策略,以期获得病情早期预警工作流程和程序化监护方案,得到基于新疆特色病情高危预警信息系统,对接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并应用在普通病区,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潜在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及管理,减少医院非预期性的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63205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90753.8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新疆医科大学
Inventor: 米娜 , 木塔力甫·艾买提 , 伊力亚斯·艾萨 , 古丽努尔·阿不力米提 , 李飞
IPC: A61K31/7034 , A61P25/28 , A61P25/16
Abstract: 本发明为毛蕊花糖苷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发现毛蕊花糖苷对鱼藤酮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修复作用;研究发现,毛蕊花糖苷可以显著降低神经细胞活性氧、保护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完整性、诱导细胞自噬,以及降低帕金森病相关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堆积,抗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毛蕊花糖苷通过诱导细胞自噬而发挥其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修复功能,具有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活性。本发明提出毛蕊花糖苷具有确切的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新型药物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502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57112.0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新疆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双重肝癌靶向性的甘草次酸‑转铁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利用甘草次酸和转铁蛋白的靶向作用,同时两者结合又做为包裹材料,大大简化了常规纳米制剂的复杂的制备工艺。相比单配体靶向,进一步改善肿瘤靶向特异性;相比常规纳米粒的修饰与制备流程,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化,保留转铁蛋白的原有结构完整,纳米载体粒径小;此外,甘草次酸与负载药物发挥协同治疗作用,进而增强抗肿瘤疗效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为后续肝癌化疗药物靶向肿瘤细胞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载体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9236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0631402.0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31/7048 , A61P25/28 , A61P19/10 , A23L33/105 , A61K31/37 , A61K31/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和/或骨质疏松症的中药组合物、制法及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包括羌活醇、毛蕊花糖苷或松果菊苷,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通过取羌活与肉苁蓉药材提取加压回流制得,所述中药组合物能够分别预防和/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骨质疏松症及两种疾病的共病,且羌活醇、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的组合物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成分,具有协同增效的整合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594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40363.0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31/7048 , A23L33/105 , A61P25/28 , A61P19/10 , A61K31/37 , A61K31/7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和/或骨质疏松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包括羌活醇、毛蕊花糖苷或松果菊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通过取羌活与肉苁蓉药材提取加压回流制得,所述中药组合物能够分别预防和/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骨质疏松症及两种疾病的共病,且羌活醇、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的组合物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成分,具有协同增效的整合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97046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83708.7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基线等比法联合数学模型筛选药对活性成分及其配比优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基线等比法配伍药对;(2)利用UPLC-QTOF/MS及UPLC-QQQ/MS对药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鉴定;(3)根据该中药的功能主治或药理作用建立相应的体外模型并进行药效验证;(4)利用偏最小二乘法(OPLS)描述因素间的关联性大小,筛选药对活性成分;(5)采用功效系数法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药对的药效指标并筛选最优配比组方。本发明可被借鉴用于筛选中药药对中的活性化合物及其配比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