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洗网筒式连续过滤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3485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0499687.6

    申请日:2018-05-2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节水灌溉过滤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自清洗网筒式连续过滤器,其包括过滤网筒、排污转轴、冲洗管架和集污槽,过滤网筒为轴线沿水平布置的横向圆柱筒,过滤网筒左端固定有左小右大的左锥筒圈,过滤网筒右端固定有左大右小的右锥筒圈,左锥筒圈或过滤网筒左端的内腔中心固定有左心轴座。本申请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冲洗管架喷出的高压水流冲洗过滤网筒上部并带动其转动,能够避免网孔堵塞、防止滤饼形成、增加过滤面积,通过集污槽、排污轴腔持续排出污物,使得过滤、排污同时进行,互不干扰,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提高了过滤效率,用于泵前泥沙过滤能够显著降低水头损失、节约能源,具有结构简单、高效节能的特点。

    一种斜底槛布置方法及建立的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98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811042681.2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斜底槛布置方法包括:(1)测量弯道宽度与弯道曲率半径之比和单宽流量;(2)将斜底槛从弯道进口所在断面顺中轴线开始在整个弯道内依次布置;(3)将弯道横断面等分为X1X2……Xn,布置斜底槛后,计算各微元体动量,根据横向动量梯度的变化,调节斜底槛的布置参数;(4)调整后,重新进行水流动量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调整斜底槛布置参数;(5)重复直至对应横断面动量分布均匀。本发明改善了宽浅弯段溢洪道泄流时的流态,很好地降低了水面横比降减少了水面振动和水花飞溅的情况,使得两边的建筑体能够更加稳定的存在,延长了使用寿命,在水利导流结构设计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自清洗网筒式连续过滤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3485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99687.6

    申请日:2018-05-2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节水灌溉过滤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自清洗网筒式连续过滤器,其包括过滤网筒、排污转轴、冲洗管架和集污槽,过滤网筒为轴线沿水平布置的横向圆柱筒,过滤网筒左端固定有左小右大的左锥筒圈,过滤网筒右端固定有左大右小的右锥筒圈,左锥筒圈或过滤网筒左端的内腔中心固定有左心轴座。本申请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冲洗管架喷出的高压水流冲洗过滤网筒上部并带动其转动,能够避免网孔堵塞、防止滤饼形成、增加过滤面积,通过集污槽、排污轴腔持续排出污物,使得过滤、排污同时进行,互不干扰,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提高了过滤效率,用于泵前泥沙过滤能够显著降低水头损失、节约能源,具有结构简单、高效节能的特点。

    一种应用于曲线型退水渠内的导流降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809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49635.0

    申请日:2025-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渠导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曲线型退水渠内的导流降速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于退水渠本体内部的降速机构,所述降速机构位于退水渠本体转弯处半径较大的一侧,所述降速机构在靠近退水渠本体转弯处半径较小的一侧活动设置有适应机构;所述适应机构与降速机构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连接,所述适应机构与降速机构在垂直方向上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适应机构与降速机构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连接,适应机构与降速机构在垂直方向上滑动连接;降速机构用于降低水流在退水渠本体转弯处半径较大一侧的流速,当杂物聚集于降速机构附近时,适应机构利用经过其附近水流速度差异所带来的正压力差,用于疏导降速机构附近聚集的杂物。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25299C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03159507.3

    申请日:2003-09-19

    Abstract: 一种从高含沙浓度的浑水中获取清水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包括进水管、分离室、水平悬板、斜悬板、清水出口和清水汇集槽,分离室包括倒锥形室和圆柱形室,倒锥形室的顶端与圆柱形室的底端相接在一起,进水管的进水端位于圆柱形室的底部并沿切线方向通入圆柱形室内,在倒锥形室的底端有浑水出口,水平悬板包括上水平悬板和下水平悬板,上水平悬板固定安装在清水出口下方的圆柱形室内的上部。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不加任何絮凝剂和动力,就可以从流动的浑水连续获得清水,单位面积产水量高于目前国内所有自来水厂的等面积产水量,不但适于城市自来水企业使用,而且适于居住人口分散的农牧区使用;对环境没有危害,有利于推广使用。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91735A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申请号:CN03159507.3

    申请日:2003-09-19

    Abstract: 一种从高含沙浓度的浑水中获取清水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包括进水管、分离室、水平悬板、斜悬板、清水出口和清水汇集槽,分离室包括倒锥形室和圆柱形室,倒锥形室的顶端与圆柱形室的底端相接在一起,进水管的进水端位于圆柱形室的底部并沿切线方向通入圆柱形室内,在倒锥形室的底端有浑水出口,水平悬板包括上水平悬板和下水平悬板,上水平悬板固定安装在清水出口下方的圆柱形室内的上部。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不加任何絮凝剂和动力,就可以从流动的浑水连续获得清水,单位面积产水量高于目前国内所有自来水厂的等面积产水量,不但适于城市自来水企业使用,而且适于居住人口分散的农牧区使用;对环境没有危害,有利于推广使用。

    基于糙条导流效果评价指标分析的弯道水流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7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20925.3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水力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基于糙条导流效果评价指标分析的弯道水流优化方法,包括在弯道段布置测量断面与测点获取水深、流速和流量数据,引入水面横比降离散系数与平均流速离散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确定计算断面,构建原始数据矩阵,对系数进行正向化、标准化处理,计算信息承载量并确定权重,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法计算导流降速加权系数,引入动态调整系数,结合遗传算法与局部搜索策略优化糙条布置参数,本发明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使加权系数适应水流能量变化,能高效寻找全局最优解,改善弯道水流形态,减轻下游河道冲刷,提高泄水建筑物及下游河道稳定性。

    一种斜底槛布置方法及建立的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9815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42681.2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斜底槛布置方法包括:(1)测量弯道宽度与弯道曲率半径之比和单宽流量;(2)将斜底槛从弯道进口所在断面顺中轴线开始在整个弯道内依次布置;(3)将弯道横断面等分为X1X2……Xn,布置斜底槛后,计算各微元体动量,根据横向动量梯度的变化,调节斜底槛的布置参数;(4)调整后,重新进行水流动量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调整斜底槛布置参数;(5)重复直至对应横断面动量分布均匀。本发明改善了宽浅弯段溢洪道泄流时的流态,很好地降低了水面横比降减少了水面振动和水花飞溅的情况,使得两边的建筑体能够更加稳定的存在,延长了使用寿命,在水利导流结构设计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一种带导流隔板的混流式水轮机转轮

    公开(公告)号:CN119593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057956.3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导流隔板的混流式水轮机转轮,涉及水轮机技术领域。该水轮机转轮包括上冠、叶片、下环与导流隔板,若干所述叶片周向等距离设置,所述上冠同轴心固定连接在若干所述叶片顶部,所述下环同轴心固定连接在若干所述叶片底部外周侧,所述导流隔板沿进、出水方向固定连接在若干所述叶片的中部,相邻所述叶片之间通过所述导流隔板将进水与出水分别分为两路。整体上,本申请能够有效改善水轮机转轮内水流的稳定性,减少磨损并有效提升水轮机转轮能量转化效率。

    一种排沙漏斗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7065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079776.2

    申请日:2020-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沙漏斗,包括进水涵洞、边墙、漏斗室、调流悬板、溢流堰和侧槽,进水涵洞连接在漏斗室的上部,且与漏斗室的外圆周相切,漏斗室的底部开有排沙底孔,排沙底孔连接有排沙廊道。边墙连接在漏斗室上部形成第一圆弧段包围结构。溢流堰连接在漏斗室上部形成第二圆弧段包围结构。调流悬板有近心端和远心端,远心端连接在溢流堰的上端,近心端靠近漏斗室的中心,近心端高于远心端。侧槽连接在溢流堰一侧与边墙形成第三圆弧段包围结构,侧槽上开有引水渠道口。本发明通过对结构的改进,解决了漏斗室底部和悬板上泥沙淤积严重以及排沙耗水率高的问题,提高了排沙漏斗的排沙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