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73472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780042039.8
申请日:2007-11-14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44 , C23C2222/20 , Y10T428/254 , Y10T428/273
Abstract: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金属材料具备通过将水系金属表面处理剂涂敷在金属材料表面并进行干燥而得到的复合皮膜,所述水系金属表面处理剂包含将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的硅烷偶联剂(A)和分子中含有一个缩水甘油基的硅烷偶联剂(B)以固体成分质量比[(A)/(B)]为0.7~1.7的比例配合而得到的有机硅化合物(W)、选自氟钛酸或氟锆酸中的至少一种的氟化合物(X)、磷酸(Y)、钒化合物(Z)、以及润滑剂(J)。
-
公开(公告)号:CN101228294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680026898.3
申请日:2006-07-14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44 , C08G77/14 , C08G77/26 , C09D5/084 , C23C2222/20 , Y10T428/273 , Y10T428/316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施了非铬表面处理的金属材,可满足用以往的非铬酸盐技术难实现的耐蚀性、耐热性、耐指纹性、导电性、涂装性及加工时的抗变黑性等全部性能。本发明的非铬酸盐表面处理金属材通过在金属材表面上涂布并干燥水系金属表面处理剂而形成了含有各成分的复合皮膜,该水系金属表面处理剂由通过将分子中含有1个氨基的硅烷偶联剂(A)和分子中含有1个缩水甘油基的硅烷偶联剂(B)按固体成分质量比[(A)/(B)]为0.5~1.7的比例配合得到的有机硅化合物(W)、选自氢氟化钛或氢氟化锆中的至少1种氟化合物(X)、磷酸(Y)和钒化合物(Z)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573472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780042039.8
申请日:2007-11-14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44 , C23C2222/20 , Y10T428/254 , Y10T428/273
Abstract: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金属材料具备通过将水系金属表面处理剂涂敷在金属材料表面并进行干燥而得到的复合皮膜,所述水系金属表面处理剂包含将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的硅烷偶联剂(A)和分子中含有一个缩水甘油基的硅烷偶联剂(B)以固体成分质量比[(A)/(B)]为0.7~1.7的比例配合而得到的有机硅化合物(W)、选自氟钛酸或氟锆酸中的至少一种的氟化合物(X)、磷酸(Y)、钒化合物(Z)、以及润滑剂(J)。
-
公开(公告)号:CN101228294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680026898.3
申请日:2006-07-14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44 , C08G77/14 , C08G77/26 , C09D5/084 , C23C2222/20 , Y10T428/273 , Y10T428/316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施了非铬表面处理的金属材,可满足用以往的非铬酸盐技术难实现的耐蚀性、耐热性、耐指纹性、导电性、涂装性及加工时的抗变黑性等全部性能。本发明的非铬酸盐表面处理金属材通过在金属材表面上涂布并干燥水系金属表面处理剂而形成了含有各成分的复合皮膜,该水系金属表面处理剂由通过将分子中含有1个氨基的硅烷偶联剂(A)和分子中含有1个缩水甘油基的硅烷偶联剂(B)按固体成分质量比[(A)/(B)]为0.5~1.7的比例配合得到的有机硅化合物(W)、选自氢氟化钛或氢氟化锆中的至少1种氟化合物(X)、磷酸(Y)和钒化合物(Z)构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