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取向硅钢加热方法及其模型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197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010460.7

    申请日:2015-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取向硅钢加热方法及其模型化控制方法;无取向硅钢的加热方法能够实现步进式加热炉加热硅钢;包括以下步骤:按硅钢中硅的百分比含量划分加热控制区间;检测炉膛温度;选取硅钢加热控制区间,调节炉膛温度;硅钢均热处理。模型化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无取向硅钢加热方法的自动化控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硅钢加热区间建立控制模型,将控制模型以及测量得到的炉膛温度存储到过程PLC的存储器内;在PLC上设置选择器和比较器,选择器根选取硅钢对应的控制模型;通过比较器对炉膛温度和控制模型中的加热温度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调节炉膛温度。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步进式加热炉加热硅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轧制设定信息传输滞后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560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12199.4

    申请日:2015-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检测轧制设定信息在轧制基础自动化与轧制过程自动化之间信息交互是否延时的轧制设定信息传输滞后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通过轧制基础自动化按时间间隔发送累加通信值到轧制过程自动化;在轧制过程自动化中判断接受两次通信值的时间间隔与轧制基础自动化发送累加通信值的间隔时间是否相同;从而对轧制基础自动化与轧制过程自动化之间的通讯传递是否滞后进行检测和判断。采用该方法能够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避免由于轧制信息传输滞后带来损失;保证轧制信息在轧制过程自动化和基础自动之间的准确交互,保证了轧制稳定进行和轧制质量。

    无取向硅钢加热方法及其模型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197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10460.7

    申请日:2015-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70 C21D1/34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取向硅钢加热方法及其模型化控制方法;无取向硅钢的加热方法能够实现步进式加热炉加热硅钢;包括以下步骤:按硅钢中硅的百分比含量划分加热控制区间;检测炉膛温度;选取硅钢加热控制区间,调节炉膛温度;硅钢均热处理。模型化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无取向硅钢加热方法的自动化控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硅钢加热区间建立控制模型,将控制模型以及测量得到的炉膛温度存储到过程PLC的存储器内;在PLC上设置选择器和比较器,选择器根选取硅钢对应的控制模型;通过比较器对炉膛温度和控制模型中的加热温度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调节炉膛温度。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步进式加热炉加热硅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热轧过程控制与制造执行管理的数据交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1976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40953.9

    申请日:2011-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轧过程控制与制造执行管理的数据交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数据发送方的数据库与数据接收方的数据库之间建立链接;数据发送方在本地数据库中创建数据接收方的数据库的通讯表的同义词;数据发送方在本地数据库的工作表中创建行级触发器;当数据发送方向本地数据库的工作表中写入数据时,行级触发器进行触发,从而向数据接收方的数据库的通讯表写入所述数据。本发明可把需要高效运行的通讯表随时清空,以保证数据发送方的数据能及时、快捷写入,并通过在工作区的工作表上创建行级触发器,使得数据发送方能够在工作表中写入数据时就将数据发送到数据接收方的通讯表中,减少了双方网络资源及系统资源消耗。

    轧制设定信息传输滞后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5608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012199.4

    申请日:2015-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检测轧制设定信息在轧制基础自动化与轧制过程自动化之间信息交互是否延时的轧制设定信息传输滞后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通过轧制基础自动化按时间间隔发送累加通信值到轧制过程自动化;在轧制过程自动化中判断接受两次通信值的时间间隔与轧制基础自动化发送累加通信值的间隔时间是否相同;从而对轧制基础自动化与轧制过程自动化之间的通讯传递是否滞后进行检测和判断。采用该方法能够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避免由于轧制信息传输滞后带来损失;保证轧制信息在轧制过程自动化和基础自动之间的准确交互,保证了轧制稳定进行和轧制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