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6577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68769.5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 C22B34/1218 , C22B7/002 , C22B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电炉冶炼碳化渣溢渣状态,从而提高熔渣的碳化反应程度以及生产效率的控制电炉冶炼碳化渣溢渣的方法,当熔渣因泡沫化持续上涨的时候,通过调节电极插入深度从而降低电极与熔渣的接触面积,并最终实现减少功率输入实现溢渣控制。在实际使用时,当出现了熔渣因泡沫化持续上涨的时候,既可以便捷有效的通过调节电极插入深度从而降低电极与熔渣的接触面积,从而对反应的强度进行灵活的控制,并最终实现减少功率输入实现溢渣控制。在实际使用时,本发明十分的便捷有效,尤其适用于电炉冶炼碳化渣溢渣的控制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40507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83396.6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2C15/00 , B02C2015/002 , B07B7/0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磨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磨机、碳化高炉渣粉碎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公开的碳化高炉渣粉碎方法,包括步骤:对碳化高炉渣进行水淬,获得5mm以下的粒状碳化高炉渣;对粒状碳化高炉渣进行分级筛选,得到粗粒级碳化高炉渣和细粒级碳化高炉渣;对粗粒级碳化高炉渣进行初破,将粗粒级碳化破碎成细粒级碳化高炉渣;对细粒级碳化高炉渣进行立磨,立磨过程中,选粉机转速为100~130r/min、负压风机转速为1000~1500r/min、磨辊压力为3~9MPa,返料量为10%~60%。通过合理设置水淬、分级筛选、初破、立磨等工艺流程的参数,使碳化高炉渣目标段产品粒度在100~450目的占比达65%以上,提高了碳化高炉渣的产能、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02035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324757.X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IPC: B22D11/22 , B22D11/16 , B22D1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225 , B22D11/1246 , B22D11/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工艺,尤其是公开了一种能够均匀降低铸坯表面温度的施工工艺,属于冶金冷却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既能有效的将二冷完成后的连铸坯的温度控制在规定温度以下,在控制过程中又不会造成严重的铸坯弯曲及质量恶化的施工工艺。所述的施工工艺包括二冷控制、铸坯出拉矫直以及铸坯切割控制,所述的施工工艺还包括延时均匀水冷,所述的延时均匀水冷安排在铸坯出拉矫直与铸坯切割控制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203330369U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20384655.4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铸中间包,其中,在中间包的底部设有座砖及安装于座砖内的上水口,上水口的上表面低于所述中间包的包内底面,所述座砖在中间包的包内底面形成突起。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铸中间包,一方面减少甚至阻止包底平流层的流动,另一方面扰动部分平流层钢液,使之处于紊流状态,促进夹杂上浮,减少夹杂进入浇注流道内的几率,从而避免刚生成的Al2O3非金属夹杂随钢流进入水口内导致流道结瘤。另外,出现包盖垮料时,由于有座砖的突起阻隔,掉下的浇注料很难与塞棒接触,减少粘结,可避免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08000051U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20390181.7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渣冶炼炉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解决炉体电极孔烟尘因气压差而逸出的预制氮封环管的打结炉盖结构,包括打结炉盖,所述打结炉盖的内盖的壁面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氮封环管,所述氮封环管的壁面上均匀设置有氮封环管排气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炉体的电极孔的存在,一旦出现炉内正压大于风机负压时,电极孔就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逸出炉盖弥散至厂房,烟气粉尘排放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造成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解决炉内正压大于风机负压时烟尘逸出的问题,从而实现烟尘保持在炉内,实现厂房环境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高炉渣冶炼生产之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