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2725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699161.3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E02D29/16 , E02D31/06 , E02D29/073 , E02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接头柔性排水装置,包括两组防水钢板、柔性水槽及保护壳。两组防水钢板分别安装于管节接缝两侧的管节墙体上,柔性水槽包括槽体及槽体两侧折弯的安装部,两个安装部分别安装于两组防水钢板上,槽体的槽壁上设有朝靠近槽底方向弯曲延伸的挡水板。保护壳覆盖于柔性水槽的外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沉管隧道接头柔性排水装置的施工方法。上述沉管隧道接头柔性排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柔性水槽可以变形,以适应相邻管节在外荷载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避免管节接缝处漏水,挡水板可以降低水流对柔性水槽的冲刷,避免柔性水槽由于长期冲刷损坏,提高柔性水槽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15939.5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62 , G06T7/11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隧道病害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监测区域的裂缝图像;对裂缝图像进行信息提取处理,得到裂缝掩码信息;根据裂缝掩码信息,计算得到裂缝长度;获取渗漏水掩码区域;基于渗漏水掩码区域,计算渗漏水区域面积。本发明能够对隧道风险部位进行实时的、全天候的、准确的、高效的病害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2171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04682.3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大学
IPC: E02D29/073 , E02D33/00 , G06F30/13 ,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张合变形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本方案通过将张合变形数据分为趋势分量、周期分量和剩余分量进行并行处理,不仅有效降低了原始张合数据的复杂性,提高了预测效率,还可以清楚地反映管节接头张合量中各组成分量的情况;相比传统的SVR模型具有更优异的预测性能、模型预测误差小且泛化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7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2582.9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N3/006 , G06N20/10 , G06N3/04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张合变形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方法,包括:首先,通过历史张合变形监测数据序列对各种单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然后,基于各单项预测模型的有效度,采用非人工选择的方式从多种训练好的单项预测模型中遴选出可有效挖掘张合变形监测数据潜在规律的单项预测模型,组合构建起张合变形预测模型。之后,获取张合变形监测数据,并通过张合变形预测模型预测管节接头的张合变形。相比于单项预测模型,由多种单项预测模型组合而成的张合变形预测模型,可以充分挖掘各单项预测模型提供的有效信息、总体性综合各单项模型的预测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过度依赖某个模型或特征,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稳定性、鲁棒性及工程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1715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904682.3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7 , E02D29/073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张合变形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本方案通过将张合变形数据分为趋势分量、周期分量和剩余分量进行并行处理,不仅有效降低了原始张合数据的复杂性,提高了预测效率,还可以清楚地反映管节接头张合量中各组成分量的情况;相比传统的SVR模型具有更优异的预测性能、模型预测误差小且泛化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9108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92637.5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衬砌结构安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判别运营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的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运营隧道二次衬砌的多个工况,各工况由影响二次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的环境因素、隧道因素和二次衬砌自身因素组成;根据各工况进行有限元模拟,获取二次衬砌的数据库;根据数据库建立二次衬砌结构安全参数预测模型;利用二次衬砌安全参数预测模型获取二次衬砌的安全参数预测值;根据安全参数预测值获取二次衬砌结构的安全状态,可极大地提高判别效率,同时将影响到二次衬砌安全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在内,这样建立的二次衬砌计算工况更加贴合二次衬砌的真实境况,从而能够构建更加准确地二次衬砌安全参数预测模型,提高判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759422.1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安全的富水隧道自动控制排放系统,属于隧道排水领域,包括结构安全感知子系统:用于实时获取围岩与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状态;地下水流量感知子系统:用于实时采集地下水流量数据;导水子系统:用于引导围岩内地下水流向;集水子系统:用于汇水储存地下水;控制排放子系统:用于采集结构安全感知子系统和地下水流量感知子系统发送的信息,经过处理后发送到远程终端,接收远程终端的指令,在排水子系统排水能力达到最大时,将I级沉砂池内的集水排入集水池中;排水子系统用于将集水子系统中的水排出隧道。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80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0759422.1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安全的富水隧道自动控制排放系统,属于隧道排水领域,包括结构安全感知子系统:用于实时获取围岩与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状态;地下水流量感知子系统:用于实时采集地下水流量数据;导水子系统:用于引导围岩内地下水流向;集水子系统:用于汇水储存地下水;控制排放子系统:用于采集结构安全感知子系统和地下水流量感知子系统发送的信息,经过处理后发送到远程终端,接收远程终端的指令,在排水子系统排水能力达到最大时,将I级沉砂池内的集水排入集水池中;排水子系统用于将集水子系统中的水排出隧道。
-
公开(公告)号:CN11150162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0463637.X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3B21/608 , E01F13/04 , E01F9/604 , E01F9/608 , E01F9/658 , E01F9/615 , E01F9/30 , B05B17/08 , G08G1/16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基于水幕投影的公路隧道柔性阻拦系统,包括用于检测隧道洞口状态的摄像机、用于检测隧道洞口环境参数的参数检测单元、水幕发生单元、投影器、洞口警示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摄像机和参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摄像机和参数检测单元输出信息控制水幕发生单元和投影器工作以及控制洞口警示单元工作,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及时、有效的提示驾驶员前方隧道封闭,请勿驶入,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车辆无法及时制动造成的洞口封闭装置的破坏,从而有效避免隧道内二次事故的发生及保障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27982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54959.6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V20/52 , G06V10/764 , G06T7/73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内高火灾风险车辆识别方法,包括:通过采集隧道内车辆正常通行情况下,以及车辆火灾发生情况下的隧道监控视频,并基于采集到的隧道监控视频构建起数据集,通过数据集对预先构建的车辆烟雾识别模型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好的车辆烟雾识别模型对隧道内的监控设备采集到的隧道监控视频进行识别,确定隧道监控视频的每帧监控图像中车辆的车辆位置、烟雾浓度和烟雾位置。将每帧监控图像中各车辆对应的车辆位置与烟雾位置进行比较,识别出监控图像中与烟雾相交的车辆,结合烟雾浓度即可提前识别隧道内的高火灾风险车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