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071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791936.5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9/46 , B01J29/72 , B01J37/02 , C07C213/00 , C07C2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续合成聚氨酯用叔胺类催化剂的含ZSM‑48分子筛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所述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50份盐酸溶液处理过的ZSM‑48分子筛、25份硝酸铜溶液、20份硝酸铈溶液、40份拟薄水铝石、8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6份田菁粉、7份0.1%柠檬酸。本发明通过使用硝酸铜以及硝酸铈溶液浸润过的ZSM‑48分子筛,能够有效促进二甲胺基乙氧基乙胺中胺基甲基化反应生成双二甲氨基乙基醚的过程;其次,通过使用盐酸处理ZSM‑48分子筛,能在保证双二甲氨基乙基醚的得率情况下,减少硝酸铜以及硝酸铈的使用浓度,从而减少重金属物质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04122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760164.9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9/74 , B01J37/02 , B01J37/08 , C07C213/02 , C07C2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sm‑48分子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0~50份ZSM‑48分子筛、50~60份硝酸铜溶液、20~30份拟薄水铝石、8~12份助挤剂、2~4份黏合剂、80~100份六氯铂酸溶液。本发明通过硝酸铜溶液改性的ZSM‑48分子筛,有效促进二甲胺与二甘醇反应生成获得二甲胺基乙氧基乙醇;通过加入纳米级氧化铜,有利于二甲胺与二甲胺基乙氧基乙醇反应生成双二甲氨基乙基醚,同时减少副产物四甲基乙二胺、二甲基乙醇胺的生成;通过六氯铂酸溶液进行进一步改性,能有效促进二甲胺优先与二甲胺基乙氧基乙醇反应,同时降低副产物甲基吗啉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060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353012.3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9/03 , C07C29/154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筛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铝负载型铜‑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氧化铝负载型铜‑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SBA‑15分子筛与可溶性铜盐溶液、将SBA‑15分子筛与可溶性铜盐溶液、硝酸铟溶液、可溶性稀土金属盐溶液、氧化铝粘结剂混合制备。本发明制备所得的氧化铝负载型铜‑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能有效促进二氧化碳加氢制备甲醇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提高二氧化碳总体转化率方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二氧化碳转化率普遍不高的情形,是一种高效合成甲醇的优良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0412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754273.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9/16 , B01J37/02 , C07C213/06 , C07C2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续合成聚氨酯用叔胺类催化剂的含NaY分子筛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0~50份NaY分子筛、65~75份硝酸盐溶液、30~40份拟薄水铝石、9~14份助挤剂、5~7份黏合剂、80~100份六氯铂酸溶液。本发明通过硝酸铈和硝酸锰改性的NaY分子筛,有效降低二甲基乙醇醚化反应生成双二甲氨基乙基醚的温度条件和时间条件,从而使该合成路线更符合能源利用的原则;其次通过加入氧化铜与NaY分子筛配伍成催化剂,能减少浓硫酸作为脱水剂的使用量,从而使合成路线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738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88280.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催化剂生产用催化精馏塔反应器,该催化精馏塔反应器包括塔体、换热器和再沸器,所述塔体内设置有塔板,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塔体内部连通的第一排放管和第一回流管,第一排放管与所述第一回流管分别与换热器连接,第一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产品出口;塔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塔体内部连通的第二排放管和第二回流管,第二排放管与所述第二回流管分别与所述再沸器连接,再沸器上设置有第二产品出口,最顶端的塔板上设置有多个挡液板,挡液板为弹性挡液板,相邻的挡液板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相互挤压变形。上述的催化精馏塔反应器在使用时,高温气体排出前,经过挡液板阻挡,液雾不容易夹杂在高温气体中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0412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60164.9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9/74 , B01J37/02 , B01J37/08 , C07C213/02 , C07C2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sm‑48分子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0~50份ZSM‑48分子筛、50~60份硝酸铜溶液、20~30份拟薄水铝石、8~12份助挤剂、2~4份黏合剂、80~100份六氯铂酸溶液。本发明通过硝酸铜溶液改性的ZSM‑48分子筛,有效促进二甲胺与二甘醇反应生成获得二甲胺基乙氧基乙醇;通过加入纳米级氧化铜,有利于二甲胺与二甲胺基乙氧基乙醇反应生成双二甲氨基乙基醚,同时减少副产物四甲基乙二胺、二甲基乙醇胺的生成;通过六氯铂酸溶液进行进一步改性,能有效促进二甲胺优先与二甲胺基乙氧基乙醇反应,同时降低副产物甲基吗啉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31385.6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硅织物整理剂残留环硅氧烷含量的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标准曲线制作;S2.待测有机硅织物整理剂样品中环硅氧烷的含量的测定。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待测样品中的环硅氧烷含量,调整标准曲线范围;本发明简单易懂、易操作,所用试剂常见易得,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为常规的高速剪切机和气相色谱仪,检测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18498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317394.7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6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聚醚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大量醇醚类溶剂下,低温合成了含氟聚醚中间体,分子量分布较窄,含氟聚醚转化率≥98.0%;由于含氟聚醚比较难氨化,使用国内外主流的连续催化氨化法无法合成含氟聚醚胺;而本发明采用传统的釜式反应器,采用低温中压技术,有效避免了含氟聚醚高温裂解,在特定的催化剂作用下反应20~25h后,可制得含氟聚醚胺产品,羟基转化率≥99.0%,本发明工艺简单,效果显著,经济实用;本发明采用高钯高铜含量的多元金属组份和特定表面积以及孔容孔径的负载催化剂,解决了氨化过程中羟基转化率低的问题,而且本发明所用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200次以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184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17394.7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6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聚醚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大量醇醚类溶剂下,低温合成了含氟聚醚中间体,分子量分布较窄,含氟聚醚转化率≥98.0%;由于含氟聚醚比较难氨化,使用国内外主流的连续催化氨化法无法合成含氟聚醚胺;而本发明采用传统的釜式反应器,采用低温中压技术,有效避免了含氟聚醚高温裂解,在特定的催化剂作用下反应20~25h后,可制得含氟聚醚胺产品,羟基转化率≥99.0%,本发明工艺简单,效果显著,经济实用;本发明采用高钯高铜含量的多元金属组份和特定表面积以及孔容孔径的负载催化剂,解决了氨化过程中羟基转化率低的问题,而且本发明所用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200次以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2284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148166.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氧化铝负载活性组分的浸渍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水槽,水槽上固定催化剂容器,催化剂容器一端形成内端,另一端形成外端;水槽上方设置反应罐,反应罐一端连接电机,反应罐另一端连接通管,通管一端与催化剂容器连接;催化剂容器内设置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上固定限位杆;第一活塞上套设弹簧,弹簧一端与内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塞或限位杆连接;催化剂容器上设置进气管和排气管,排气管一端位于水槽内,进气管上安装第一电磁阀,排气管上安装第二电磁阀;底座上固定催化剂补给箱,催化剂补给箱通过连接管与通管连接,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通管上安装第四电磁阀。该装置热量利用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