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悬浮剂

    公开(公告)号:CN1166365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42795.8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悬浮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配比为:联苯吡菌胺10%、吡唑醚菌酯10%、润湿剂3%、分散剂5%、增稠剂1.2%、消泡剂0.1%、防冻剂4%,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以立枯丝核菌为对象,通过联苯吡菌胺与吡唑醚菌酯进行不同质量比复配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确定好最佳配比。综合考虑用药成本,田间防效和延缓病原菌抗药性后,确定研制20%联苯·吡唑醚悬浮剂。通过对悬浮剂相关助剂种类及数量进行筛选后,确定悬浮剂最佳配比。同时对悬浮剂相关理化性质进行测定,测试制剂是否符合悬浮剂相关标准。且经过相关理化性质测定后应用于田间水稻纹枯病防治。

    链霉菌5X4及其作为植物病害生防细菌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663587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34021.X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陈夕军 张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465 A01N6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属于植物保护学科中的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领域。具体涉及链霉菌(Streptomyces sp.)5X4及其作为植物病害生防细菌的用途。所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5X4,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605。该菌株能有效抑制蔬菜灰霉病菌、桃枝枯病菌、桃褐腐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田间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化学药剂嘧霉胺和速克灵,防效分别提高25%和30%左右,并具有防治多种植物病害的潜力。增加生物药剂、减少化学药剂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农药残留、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8590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22377.5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12 A01N6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属于植物保护学科中的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拮抗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JY1‑5,菌株保藏的编号为CGMCC No.12410。该菌株能有效抑制蔬菜灰霉病菌,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化学药剂速克灵,比速克灵的防效提高57.3%,并具有防治多种植物病害的潜力。增加生物药剂、减少化学药剂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农药残留、农业可持续发展。

    稻瘟病菌LAMP检测引物组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5859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70964.6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稻瘟病菌LAMP检测引物组及应用,属于植物保护学科中的植物病害预测研究与应用领域。本发明所述引物组合,序列如SEQ ID NO.19、24、31、32所示;可高效专化性扩增稻瘟病菌基因组DNA,经条件优化后其检测灵敏度可达pg级。利用该检测方法可快速检测稻穗的带菌率,时间仅需1h左右,且检测所得穗带菌率与后期病害的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说明可对稻穗瘟病的发生与为害进行实时预警。根据该检测技术结果指导农民实时准确用药,可减少因过早或过迟施药造成的防效降低、过量使用等问题,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农药残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种防治立枯丝核菌病害的dsRNA纳米农药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60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28713.3

    申请日:2022-12-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立枯丝核菌病害的dsRNA纳米农药的制备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体外转录合成靶向立枯丝核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RsPG1、过氧化氢酶基因RsCAT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敏感的锌指蛋白基因RsCRZ13个基因的组合RsPG1‑RsCAT‑RsCRZ1‑dsRNA,设带有同源臂的引物将RsPG1、RsCAT、RsCRZ1三个基因串联起来;利用引物对RsPG1‑dsT7F/RsCRZ1‑dsR和引物对RsPG1‑dsF/RsCRZ1‑dsT7R分别扩增出正义链5’‑端带T7启动子和反义链5’‑带T7启动子的模板,并回收纯化;根据诺唯赞T7 RNAi Transcription Kit说明书进行体外转录,最后纯化后得到RsPCC‑dsRNA。通过本发明,将合成的RsPCC‑dsRNA稀释至50μg/μL,喷施水稻叶片表面,后接种立枯丝核菌,发现喷施RsPCC‑dsRNA的植株上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症状明显减轻,病斑面积为对照31.6%,且寄主病组织中菌丝量和菌株靶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明显下调。

    纹枯病菌毒素在水稻抗纹枯病育种中的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3281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94791.5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纹枯病菌毒素在水稻抗纹枯病育种中的应用,该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用水稻叶片和纯净水的无菌混合物为培养基培养纹枯菌并提取分泌毒素;(2)以纹枯病抗病品种YSBR1、感病品种Lemont为标准品种,将提取的毒素配成不同浓度梯度对标准品种种子进行胚根抑制法处理,取标准抗病品种YSBR1的胚根抑制率在45-60%之间同时标准感病品种Lemont的胚根抑制率在85%以上时的毒素浓度为最佳毒素浓度;(3)采用最佳浓度的毒素通过胚根抑制法进行育种筛选,淘汰胚根生长明显受抑制的品种或个体。本发明鉴定效率高,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能快速提升水稻品种的纹枯病抗性水平,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农民增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