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沉默烟草植物中2个目的基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5837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40479.X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1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同时沉默烟草植物中2个目的基因的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NbSABP2和NbNAC1基因的特异引物扩增出NbSABP2和NbNAC1基因片段,再获得(NbSABP2+NbNAC1)片段,将该片段连接到克隆载体上后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获得重组质粒,再进一步构建病毒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侵染烟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结果表明NbSABP2和NbNAC1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实现了同时沉默烟草植物中2个目的基因。

    一种吡丙醚漂浮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156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386397.8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农药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吡丙醚漂浮粒剂及其制备方法,配方按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活性成分1‑13%,载体25‑37%,分散剂2‑8%,润湿剂1‑4%,粘结剂5‑10%,崩解剂2‑12%,填料补足100%。制备时先将农药活性成分、载体、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粘结剂混合均匀;粉碎后与填料及水混合后加入到捏合机捏合;再经过造粒、干燥、筛分得到漂浮粒剂。本发明漂浮粒剂直接撒施,药剂即可均匀快速分散,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工;颗粒入水后漂浮在水面,对水体中其他生物不会造成危害,减少污染,更加针对水面漂浮的蚊子卵和幼虫。

    一种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5774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24718.0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53/00 A01N25/28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包含如下组分:囊芯、有机溶剂、壁材、乳化剂、水;其中囊芯为高效氯氰菊酯。本发明采用在环境中易降解的高分子物质作为微胶囊的囊壁材料,材料易得,且环境相容性好;选用易回收再利用的有机溶剂;并通过高剪切乳化机强制乳化后制得了一种可控释放的新型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本发明利用溶剂蒸发法可以制备出不同粒径大小的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制备过程操作简单,周期短,且有机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该杀虫剂微胶囊持效性能优异,具有耐光照,耐酸碱,缓释等特点,而且节约防治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一种吡丙醚漂浮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1568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386397.8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农药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吡丙醚漂浮粒剂及其制备方法,配方按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活性成分1‑13%,载体25‑37%,分散剂2‑8%,润湿剂1‑4%,粘结剂5‑10%,崩解剂2‑12%,填料补足100%。制备时先将农药活性成分、载体、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粘结剂混合均匀;粉碎后与填料及水混合后加入到捏合机捏合;再经过造粒、干燥、筛分得到漂浮粒剂。本发明漂浮粒剂直接撒施,药剂即可均匀快速分散,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工;颗粒入水后漂浮在水面,对水体中其他生物不会造成危害,减少污染,更加针对水面漂浮的蚊子卵和幼虫。

    一种长效依兰精油纳米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杀蚊幼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99997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206510.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依兰精油纳米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杀蚊幼的用途,纳米乳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5%的依兰精油、2%~4%的乳化剂、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余量为去离子水。制备方法是:(1)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去离子水中,作为水相;(2)将依兰精油和乳化剂混合,超声至两者混匀呈现透明状,得到油相;(3)将水相在10000~16000rpm的高速剪切下加入油相中,继续剪切3~5 min,形成植物源杀蚊幼纳米乳液。其对白纹伊蚊的幼虫具有明显杀灭效果,可用于白纹伊蚊的生物防治。对非目标生物有较高的安全性,使用后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一种杀线虫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6509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0070979.9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线虫剂微胶囊,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囊芯0.5‑1%、有机溶剂20‑35%、壁材0.5‑2%、乳化剂1‑6%、水56‑78%;所述囊芯为杀线虫剂。本发明采用在环境中易降解的高分子物质作为微胶囊的囊壁材料,材料易得,且环境相容性好,选用易回收再利用的有机溶剂,并通过高剪切乳化机强制乳化后制得了一种可控释放的新型杀线虫剂微胶囊,该杀线虫剂持效性能优异,具有耐光照,耐酸碱,缓释等特点,而且节约防治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发明利用溶剂蒸发法可以制备出不同粒径大小的杀线虫剂微胶囊,制备过程操作简单,周期短,且有机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