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1691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86541.0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J23/34 , B01J23/888 , B01J32/00 , B01D53/56 , B01D53/8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低温复合氧化物脱硝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SCR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以Ti、Si和Al的氧化物为复合载体,以V2O5和WO3、Cr2O3、NiO、MnO2、Cr2O3中的至少任意一种为活性组分,将活性组分溶解于水中形成活性组分水溶液;将复合载体浸渍在活性组分水溶液中,经搅拌均匀,经干燥后焙烧,制得催化剂不仅在中高温区域有良好的催化脱硝活性,而且在180℃低温下也保持较高活性,适用于SCR脱硝反应温度150~300℃。不同含量的活性组分,有利于降低反应起始温度,扩大反应温度窗口,同时提高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01325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86510.5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J23/888 , B01J23/34 , B01J37/03 , B01D53/90 , B01D53/56
Abstract: 复合氧化物脱硝催化剂的共沉淀制备方法,属于氮氧化物还原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在溶剂存在条件下,将硫酸铝、硫酸钛、钒酸铵、九水硅酸钠和钨酸铵、氯化锰、硝酸镍、硝酸钴、硝酸铬中的至少一种混合反应,然后将所得前躯体置于马弗炉中焙烧得到催化剂。本发明不仅减少了传统V-W-Ti催化剂中TiO2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同时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形成的催化剂中含有Ti、Si、Al、V、W、Cr、Ni、Mn、Co中两种或多种组分,且各活性组分与载体间较强的协调作用,有利于催化剂脱硝活性的提高,适用于在250~500℃低温进行SCR脱硝反应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9951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18582.X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用于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合成苯乙烯的负载型固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将13X分子筛载体通过离子交换法进行改性,改性剂为KNO3,将改性后的球型13X分子筛再进行金属氧化物的负载,或者金属氧化物和B2O3的负载,得到负载活性组分的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催化剂。使用本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转化率高,技术反应条件缓和,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43756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07592.3
申请日:2014-11-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27/128 , B01J27/135 , B01J27/138 , C07C21/06 , C07C21/12 , C07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仿和乙炔反应生产氯乙烯的方法及其所用催化剂,该方法以乙炔和氯仿为原料,在无毒无害的绿色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步生成氯乙烯和副产四氯乙烯。催化剂以FeCl3、AlCl3、CuCl2、CuCl和TiCl4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活性组分,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出无毒无害的负载型乙炔氢氯化催化剂。乙炔氢氯化过程为:将乙炔与氯仿气混合后通入装有活性炭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乙炔被氢氯化,生成氯乙烯,同时氯仿脱氯化氢生成四氯乙烯。该方法生成氯乙烯避开了现生产中的乙炔氢氯化生产氯乙烯的汞催化剂或钡催化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氯乙烯的无害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43756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07559.0
申请日:2014-11-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27/128 , B01J27/135 , B01J27/138 , C07C21/06 , C07C1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催化生产氯乙烯的催化剂及其生产氯乙烯的方法,所述催化剂以TiCl4、CuCl2、CaCl2、AlCl3和SnCl4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活性组分,以活性炭为载体。利用上述催化剂,以乙炔和二氯乙烷为原料,在无毒无害的绿色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步生成氯乙烯。本发明的催化剂及方法生产氯乙烯避开了现生产中的乙炔氢氯化生产氯乙烯的汞催化剂、钡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氯乙烯的无害化生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