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36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33309.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12 , C12N1/21 , C12N15/70 , C12N15/11 , C07K14/435 , C12Q1/6888 , A61K38/17 , A61P31/04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罗氏沼虾抗细菌感染免疫相关基因ATG5及其应用,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一个可以响应维氏气单胞菌,且在罗氏沼虾感染维氏气单胞菌免疫反应中具有高表达特性的罗氏沼虾抗细菌感染免疫相关基因ATG5,该基因在罗氏沼虾抗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健康的罗氏沼虾感染维氏气单胞菌后,罗氏沼虾抗细菌感染免疫相关基因ATG5的表达水平出现了显著上调,因此罗氏沼虾抗细菌感染免疫相关基因ATG5可以用于检测罗氏沼虾是否感染维氏气单胞菌,并可以用于鉴定罗氏沼虾个体的抗维氏气单胞菌水平,从而实现筛选培育罗氏沼虾耐维氏气单胞菌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26026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643156.3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孵化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孵化装置,包括:孵化箱、外箱体、加热箱、旋转动力部、搅拌部、储水罐和排水罐,孵化箱为圆筒状,内部布设有多个孵化床,外箱体为圆筒状,套设于孵化箱的外部,与孵化箱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加热箱为圆筒状,套设于外箱体的外部,加热箱与外箱体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加热箱的内壁设有多个竖向的加热管,旋转动力部与外箱体连接,搅拌部连接于孵化箱内,储水罐与孵化箱的上部通过进水管连接,排水罐与孵化箱的上部通过出水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克氏原螯虾孵化装置,能够对孵化箱内的水进行全方位加热,保证孵化箱内的各处的水温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479433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83238.1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K50/80 , A23K10/30 , A23K20/163 , A23K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涉及一种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的复合微生态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微生态菌剂由四种组分组成,具高抗菌活性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具高抗菌活性的乳酸乳球菌、3味中草药浸出液及β‑环糊精。所述菌剂能预防与治疗多种病原细菌引起的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提高养殖动物抗病能力,增加水产养殖产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显著地提高水产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8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997797.1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创伤弧菌检测引物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所述试剂盒组成为:反应缓冲液,20%;dNTPs,4%;氯化镁水溶液,16%;Taq DNA聚合酶,2%;去离子水,58%;反应液B,1支,其组成为:flaA‑F和flaA‑R各占50%,浓度为10μM;反应液C,1支,fur‑F和fur‑R各占50%,浓度为10μM;阳性对照试样,阴性对照试样和超纯水。本发明试剂盒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等优点。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时间长、工作量大、交叉污染、操作复杂等缺陷,为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快速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水产品安全检测等提供了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30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11373974.3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58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甲基化的罗氏沼虾“铁壳虾”检测方法及其检测流程,属于罗氏沼虾养殖领域。所述方法包含DNA甲基化位点及每个位点在检测效率中的权重,其中DNA甲基化位点共5个,位点信息如下:A(1‑59),B(1‑214),C(2‑302),D(3‑221),E(4‑417),5个位点权重分别为:0.3,0.3,0.2,0.1,0.1。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的检测技术流程。利用本发明,可以在罗氏沼虾幼苗期间检测“铁壳虾”发生的概率,有效避免因“铁壳虾”导致的生产损失。该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有利于罗氏沼虾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2602662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1643156.3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K63/06 , A01K63/00 , A01K61/59 , A01K61/17 , B01F27/921 , B01F27/1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孵化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孵化装置,包括:孵化箱、外箱体、加热箱、旋转动力部、搅拌部、储水罐和排水罐,孵化箱为圆筒状,内部布设有多个孵化床,外箱体为圆筒状,套设于孵化箱的外部,与孵化箱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加热箱为圆筒状,套设于外箱体的外部,加热箱与外箱体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加热箱的内壁设有多个竖向的加热管,旋转动力部与外箱体连接,搅拌部连接于孵化箱内,储水罐与孵化箱的上部通过进水管连接,排水罐与孵化箱的上部通过出水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克氏原螯虾孵化装置,能够对孵化箱内的水进行全方位加热,保证孵化箱内的各处的水温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237582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0212806.2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罗氏沼虾生长相关的SNP标记及其分型方法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与遗传育种领域;所述的与罗氏沼虾生长相关的SNP标记位于罗氏沼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第322个碱基处,该SNP在基因组DNA中存在T和G两个等位基因形式;所述罗氏沼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应用可以在苗种繁育前对亲虾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选择TT基因型或者弃选GG基因型的亲虾进行繁育,提高后代群体的生长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2610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67792.2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9/40 , A61K9/50 , A61K47/40 , A61P31/04 , A23K1/16 , A23K1/18 , C07K16/12 , C07K16/02 , A61K36/481
Abstract: 一种抗凡纳滨对虾病原副溶血弧菌的微胶囊饲料添加剂,该添加剂由抗凡纳滨对虾病原副溶血弧菌卵黄抗体冻干粉、黄芪粉及β-环糊精组成;其中抗凡纳滨对虾病原副溶血弧菌卵黄抗体冻干粉,主要是使凡纳滨对虾降低或免受副溶血弧菌的感染,黄芪粉是提高凡纳滨对虾免疫力,β-环糊精主要是使卵黄抗体冻干粉起到包埋缓释作用。该添加剂将所获得的抗体效价在211的抗凡纳滨对虾病原副溶血弧菌卵黄抗体冻干粉、黄芪粉、β-环糊精经喷雾干燥制得微胶囊干粉,该微胶囊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与市售凡纳滨对虾饲料一起投喂使用,能预防与治疗凡纳滨对虾养殖期间由病原副溶血弧菌引起的疾病,提高凡纳滨对虾养殖成活率,显著地提高凡纳滨对虾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解决目前凡纳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红体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5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021405.3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氏沼虾转录组微卫星多重PCR体系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罗氏沼虾转录组信息,获取罗氏沼虾微卫星位点信息,设计微卫星位点引物序列,位点分组及多态性验证,多重PCR位点的筛选和多重PCR反应体系的构建。开发了罗氏沼虾SSR分子标记,构建了多重PCR体系,丰富了罗氏沼虾标记资源库,为罗氏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必要工具;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现有转录组公共数据库资源,构建的多重PCR体系标记通量高,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基因分型结果更为准确,更为经济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0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433305.1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12 , C12N1/21 , C12N15/70 , C12N15/11 , C07K14/435 , C12Q1/6888 , A61K38/17 , A61P31/2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氏沼虾抗病免疫相关基因Lamp1及其应用,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可以响应DIV1,且在罗氏沼虾感染DIV1免疫反应中具有高表达特性的罗氏沼虾抗病免疫相关基因Lamp1,该基因在罗氏沼虾抗DIV1感染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健康的罗氏沼虾感染DIV1后,罗氏沼虾抗病免疫相关基因Lamp1的表达水平出现了显著上调,因此罗氏沼虾抗病免疫相关基因Lamp1可以用于检测罗氏沼虾是否感染DIV1,解决了罗氏沼虾病毒性疾病监控困难的技术问题,并可以用于鉴定罗氏沼虾个体的抗DIV1水平,从而实现筛选培育罗氏沼虾耐DIV1品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