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开挖踏勘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7591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31141.5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开挖踏勘装置,涉及补充耕地技术领域,包括有,防磨机构,包括有抵压柱、设置于所述抵压柱端部的抵压头、设置于所述抵压柱外的插入头、设置于所述插入头端部的第一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外的第二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外的缓冲组件;以及,提示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臂、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端部的套筒、设置于所述套筒外壁的转臂以及设置于所述转臂外壁的响铃组件。本发明通过通过对补充耕地侵入体和有效土层进行踏勘,与开挖剖面踏勘相比,在工作准确性不降低的前提下,明显降低了踏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工作效率。

    一种寒地秋季水稻秸秆还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7259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911265337.4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地秋季水稻秸秆还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秸秆降解土著混合菌液:将水稻秸秆与稻田土壤混合;浇水,浸润秸秆,同时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10~15天后,采集腐烂的秸秆置于纤维素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混合菌母液;将混合菌母液加入到纤维素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获得混合菌液;秸秆还田腐解:将混合菌液喷洒在破碎、浸润后的秸秆表面,同时撒入有机肥,旋耕,浇水,即可。该方法腐解率提升240%~330%,养分释放率提升57%~210%,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及提高稻田土壤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寒地秋季水稻秸秆还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72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65337.4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地秋季水稻秸秆还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秸秆降解土著混合菌液:将水稻秸秆与稻田土壤混合;浇水,浸润秸秆,同时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10~15天后,采集腐烂的秸秆置于纤维素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混合菌母液;将混合菌母液加入到纤维素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获得混合菌液;秸秆还田腐解:将混合菌液喷洒在破碎、浸润后的秸秆表面,同时撒入有机肥,旋耕,浇水,即可。该方法腐解率提升240%~330%,养分释放率提升57%~210%,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及提高稻田土壤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