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段组装式竖井贯流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5555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037214.6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分段组装式竖井贯流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由设置在传动轴上的导水锥、竖井、轴套、叶轮、轮毂以及设置在传动轴外部的竖井段外壳、前导段外壳、叶轮段外壳与导叶段外壳连接构成,采用分段组装式结构,可以将传统竖井贯流泵的填料函密封改为机械密封,且机械密封结构内置于竖井内部内,减小了竖井的体积,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与整体稳定性,传动轴可以通过左右调节螺母实现轴向移动,便于定位叶轮中心位置,泵装置外壳可进行分段安装,方便后期运行维护,竖井段和叶轮段之间使用了动静环结合的机械密封结构来减少泄露,弥补了传统填料函密封摩擦阻力大和密封效果差的缺点,有效提高了水泵机组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一种泵站电机空调式冷却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3468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64947.7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20 F25B1/00 F25B4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站电机空调式冷却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制冷剂和风机,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泵站电机油箱内,所述风机风向对着冷凝器,所述制冷剂为氟利昂,所述冷凝器至蒸发器之间管路依次设置高压控制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和节流阀,所述蒸发器至压缩机之间管路设置低压控制器。本发明运用制冷剂的特殊物理性质,将泵站电机热量传送到空气中,实现热量的搬运,设计科学,原理清晰,系统简洁,安装检修方便,实用高效,冷却效果好。

    一种新型竖井结构的双向全贯流泵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49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36798.3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竖井结构的双向全贯流泵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海洋船舶工程、流体机械工程领域,包括竖井进水流道、水泵段、出水流道,所述竖井进水流道内部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支承在竖井进水流道内,另一端支承在前导叶轮毂内;前导叶轮毂通过两个径向轴承支承在传动轴上,两个所述径向轴承的外侧设置调节螺母,所述传动轴外周对应调节螺母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水泵段内设置有叶轮轮毂,所述叶轮轮毂内设置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上设置有紧固件将叶轮轮毂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叶轮轮毂的外壁通过紧固件安装有叶轮。本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提高了传动轴在运行过程中的同心度和稳定性,减小了正、反向运行时传动轴的轴向位移。

    一种新型分段组装式竖井贯流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5555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37214.6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分段组装式竖井贯流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由设置在传动轴上的导水锥、竖井、轴套、叶轮、轮毂以及设置在传动轴外部的竖井段外壳、前导段外壳、叶轮段外壳与导叶段外壳连接构成,采用分段组装式结构,可以将传统竖井贯流泵的填料函密封改为机械密封,且机械密封结构内置于竖井内部内,减小了竖井的体积,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与整体稳定性,传动轴可以通过左右调节螺母实现轴向移动,便于定位叶轮中心位置,泵装置外壳可进行分段安装,方便后期运行维护,竖井段和叶轮段之间使用了动静环结合的机械密封结构来减少泄露,弥补了传统填料函密封摩擦阻力大和密封效果差的缺点,有效提高了水泵机组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一种新型传动结构的全贯流泵

    公开(公告)号:CN112576516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63954.8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传动结构的全贯流泵,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由导水锥、转子、密封组件、导叶、轮毂、叶轮和轴承连接组成;叶轮和转子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外置电机通过带传动驱动转子旋转,转子继而带动叶轮旋转做功,转子与两侧水泵管道之间设有密封组件,弥补传统橡胶垫密封摩擦阻力大和密封效果差的缺陷,水泵叶轮转动不再由内置的电机驱动,避免了破坏管道壁面,提高了装置的整体结构完整性,流道可以采用直管型式,不必做成弯管和竖井型式,水流流态均匀顺直,流速均匀度提高,水力损失减小,有效提高泵装置效率,轮毂直径大幅缩小,叶片的工作面积增大,有效提高了泵装置的效率。

    一种新型竖井结构的双向全贯流泵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490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136798.3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竖井结构的双向全贯流泵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海洋船舶工程、流体机械工程领域,包括竖井进水流道、水泵段、出水流道,所述竖井进水流道内部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支承在竖井进水流道内,另一端支承在前导叶轮毂内;前导叶轮毂通过两个径向轴承支承在传动轴上,两个所述径向轴承的外侧设置调节螺母,所述传动轴外周对应调节螺母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水泵段内设置有叶轮轮毂,所述叶轮轮毂内设置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上设置有紧固件将叶轮轮毂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叶轮轮毂的外壁通过紧固件安装有叶轮。本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提高了传动轴在运行过程中的同心度和稳定性,减小了正、反向运行时传动轴的轴向位移。

    一种防止传动轴反转的轴流泵叶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48346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48784.9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止传动轴反转的轴流泵叶轮结构,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由导水锥、叶轮轮毂、叶片、传动轴、导叶和轴承连接组成,叶轮轮毂和传动轴之间采用滚动轴承支承,轮毂和滚动轴承间有金属键连接来传递转矩;其中叶轮轮毂内壁设有安装槽,槽内设置弹性的止回片,传动轴上设有锯齿,通过止回片与锯齿的配合,传动轴和水泵叶轮只能在电机的驱动下正转,叶轮将要反转时,止回片即被锯齿反向锁定,实现了防止传动轴反转的目的,通过本发明轴流泵叶轮结构,有效避免了电机反转引起的叶轮主动反转,保护了机组的安全运行,提高了泵装置在工作时的整体稳定性能。

    新型泵站流量测量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3864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239202.3

    申请日:2010-07-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泵站流量测量装置。本发明结构是轮毂位于座环的圆心位置,测流叶片将座环和轮毂连接,设置在水泵叶轮进口前,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过水断面划分为3~5个相邻的过流环,每个过流环与测流叶片的迎水正面都有1个截交面,截交面中心正对水流方向开设动压力采样点,在测流叶片上开设静压力采样点。本发明解决了盐水浓度法、进水流道压差测量法、多点流速仪测流和五孔探针测流方法存在的各自缺陷。本发明符合流体力学原理,测量精度高,数据稳定,适应性强,低成本,易于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实时、动态检测流量可实现泵站运行管理的远程控制、自动调度、优化运行。

    一种新型传动结构的全贯流泵

    公开(公告)号:CN214170853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3000994.7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传动结构的全贯流泵,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由导水锥、转子、密封组件、导叶、轮毂、叶轮和轴承连接组成;叶轮和转子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外置电机通过带传动驱动转子旋转,转子继而带动叶轮旋转做功,转子与两侧水泵管道之间设有密封组件,弥补传统橡胶垫密封摩擦阻力大和密封效果差的缺陷,水泵叶轮转动不再由内置的电机驱动,避免了破坏管道壁面,提高了装置的整体结构完整性,流道可以采用直管型式,不必做成弯管和竖井型式,水流流态均匀顺直,流速均匀度提高,水力损失减小,有效提高泵装置效率,轮毂直径大幅缩小,叶片的工作面积增大,有效提高了泵装置的效率。

    一种带自清污的组合式进水池

    公开(公告)号:CN206693316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424393.8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自清污的组合式进水池。包括池壁、底板、水泵和清污管,所述进水池后池壁形状为ω形,所述水泵包括吸水喇叭口和吸水管,所述吸水喇叭口底部至进水池后壁设置上翘底板。清污管一端连接水泵吸水管,另一端通向上翘底板,管径为吸水管的1/2,并设有小球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建造容易,自带清污装置,能够利用自身能量,冲洗吸水喇叭口下部的杂物,能够有效的防止涡带产生,水力损失与传统进水池相比大大减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