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012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512863.5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沥青混合料表层温度的物理方法,根据热流传感试验法制备全厚式车辙试件,在试件内埋设温度传感器、热流传感器和迂回式布置的无缝钢管,温度传感器分别距20mm、40mm、60mm、80mm,热流传感器埋设在中间段钢管外壁,钢管距试件表面80mm;集热时采用2×275W的红外灯作为辐照光源,红外灯中心间距56.5cm,红外灯中心距离试件表面30cm;首先模拟路面升温后冷却过程,并测量相应各测点的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变化;其次模拟路面升温与通水冷却同时进行的过程,并测量相应各测点的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变化,利用折线图比较先辐射后通水和辐射通水同时进行这两种降温方法的温度和热流变化趋势,得到两种工况降温的较佳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36226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231646.5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方法。其步骤为:称取有机物土壤改良剂或/和生物制剂改良剂,其中有机物土壤改良剂在土壤中所占体积比为10%~25%,生物制剂改良剂以0.05g/kg~0.3g/kg的施用浓度混在土里;按照回填厚度与面积计算所需采集的土壤量;将所述改良剂与土壤投入容器中,搅拌20min,保证改良剂与土壤混合度达到95%以上,随后将掺杂了改良剂的土壤回填至绿地、公园,回填厚度为10~30cm,并轻度压实,最后在改良后的土壤上铺设草皮。本发明所述方法增强了土壤颗粒的胶结力作用,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提高,并保持了土壤的肥力,且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和孔性,加快了降雨入渗,补充地下水。
-
公开(公告)号:CN10931987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86821.0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不同污染源的路面雨水径流松散颗粒复合净化层及其净化效果测试方法及装置。复合净化层针对不同污染源,采用二种以上不同粒径的颗粒材料,以不同铺装厚度铺装而成;效果测试方法包括备料、雨水径流配制、铺装、供水流速调节、净化水取样、污染物余量测定和污染物去除率计算步骤;净化效果测试装置包括内设搅拌器(2)的雨水桶(1)、用于铺装松散粒状材料(4)的净化桶(3),净化桶(3)上部设有喷淋头(5),还包括水泵(6),水泵(6)入口通过进水管(7)与雨水桶(1)相通,出口通过出水管(8)与喷淋头(5)相通,出水管(8)上设有流量计(9),净化桶(3)下端通过排水管(10)与集水杯(11)相通。
-
公开(公告)号:CN10939234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01848.7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B7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土壤增渗去污性能的方法,针对重金属污染,以有机废弃物作为去污剂,针对TP污染,以无机材料作为去污剂,针对COD污染,以土壤结构改良剂作为去污剂,其中,有机废弃物占待处理土壤的10%~30%体积含量,无机材料占待处理土壤的10%~50%体积含量,土壤结构改良剂以0.05g/kg~0.4g/kg的施用浓度混在待处理土壤中;钻取路面10~15cm深度的待处理土壤,并进行自然风干处理;将所述去污剂与风干后的待处理土壤投入容器中,搅拌15min以上,随后将该土壤回填至地面10~15cm深度,并对地表进行压实处理。本发明增强了土壤渗透能力,降低了地表径流、缓解了城市洪涝灾害,缓解了水环境恶化,增强了土壤的去污能力,提高了土壤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58561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05850.3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入钢纤维自愈性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将成品SBS改性沥青在170℃烘箱中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备用,分别于170℃下预加热铣刨料、矿料中的粗细集料和矿粉6h以上,将拌合锅加热至拌合温度170℃,先将预加热后的铣刨料加入拌合锅内拌合80~90s,再掺入钢纤维拌合90s,再加入粗细集料拌合90s,再加入保温备用的SBS改性沥青拌合90~95s,最后掺入预加热的矿粉拌合90~95s,制得所述的混合料;然后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微波加热3分钟,至110~120℃。本发明在混合料中掺入钢纤维,并采用微波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还可以提高抗疲劳性能,且有效利用旧料,及废弃钢渣,节约资源,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93044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67259.5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向导热桥面铺装结构,包括热导率由上至下逐层递减的散热层、导热层、阻热层以及设置在导热层底部的热力换热管道;其中,所述散热层的热导率为3.0~5.0W/m·k;导热层的热导率为2.0~3.0W/m·k,阻热层的热导率为0.3~0.5W/m·k。本发明能够大大降底桥底面的热损耗,实现桥面热力除冰的高效率和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44401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52142.9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渗透系数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道路材料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装置包括供水装置:马氏瓶,在马氏瓶上端设置进水口,在马氏瓶的侧壁下部设置出水口,马氏瓶上设置刻度值;入渗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套筒和待测试样容器,入渗装置的侧壁上部设置进水口,入渗装置底板为镂空板;供水导管:连接供水装置的出水口和入渗装置的进水口,供水装置的出水口和入渗装置的进水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供水导管上设置阀门。填放土壤的定制模具或透水混凝土试件/透水沥青混凝土试件四周需用环氧树脂涂匀一圈后放入待测试样容器中进行测试。该装置入渗水流速度稳定,密封性良好,操作简单方便,可测多种材料的渗透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870179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346391.2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沥青混凝土接触热阻的方法,采用热流传感试验法测试沥青混凝土与换热管道间的接触热阻,通过在试件内埋设温度传感器、热流传感器以及迂回式布置的无缝钢管,温度传感器埋设在试件中间,分别距表面20mm、40mm、60mm、80mm;热流传感器固定在无缝钢管中间段钢管的外壁,钢管距试件表面80mm;试件制备后,四周采用隔热保温材料包裹,尽量使得热量只沿重力方向传递,集热时采用红外线灯作为热源,管内可控制不同流速和温度的换热介质流动;测得接触界面的温度差和热流后,根据接触热阻的定义 ,即可计算得到接触热阻。本发明依据接触热阻的计算方法,可得到不同级配、不同导热系数试件、不同温度下接触热阻的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10712428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0446360.2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向导热桥面铺装结构,包括热导率由上至下逐层递减的散热层、导热层、阻热层以及设置在导热层底部的热力换热管道;其中,所述散热层的热导率为3.0~5.0W/m·k;导热层的热导率为2.0~3.0W/m·k,阻热层的热导率为0.3~0.5W/m·k。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降底桥底面的热损耗,实现桥面热力除冰的高效率和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209132136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1871929.1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渗透系数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道路材料渗透系数测试装置。装置包括供水装置:马氏瓶,在马氏瓶上端设置进水口,在马氏瓶的侧壁下部设置出水口,马氏瓶上设置刻度值;入渗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套筒和待测试样容器,入渗装置的侧壁上部设置进水口,入渗装置底板为镂空板;供水导管:连接供水装置的出水口和入渗装置的进水口,供水装置的出水口和入渗装置的进水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供水导管上设置阀门。填放土壤的定制模具或透水混凝土试件/透水沥青混凝土试件四周需用环氧树脂涂匀一圈后放入待测试样容器中进行测试。该装置入渗水流速度稳定,密封性良好,操作简单方便,可测多种材料的渗透系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