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螺旋对称式臭氧氧化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93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519782.4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废水处理领域内的一种多级螺旋对称式臭氧氧化装置,包括:罐体,分为一级反应区和二级反应区,一级臭氧曝气头,设置在一级反应区的底部;一级进水管,从不锈钢罐体的两侧沿切线方向伸入罐体内;二级臭氧曝气头,设置在二级反应区的底部;二级进水管,从不锈钢罐体的两侧沿切线方向伸入罐体内;出水管,分两路,一路接出水口、另一路回流接二级进水管;排气管,一路接出气口、另一路回流接二级臭氧曝气头;筛板,设置有四块,其中两块设置在一级反应区,另两块设置在二级反应区内;催化填料,设置在一级反应区和二级反应区内的两块筛板之间,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臭氧利用率低、气液传质效果差的问题,提升催化反应效率。

    倒V形板沉淀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74192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58533.4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倒V形板沉淀装置,是一种将液体中固体颗粒沉淀分离的装置。由水池及水池内设置的倒V形板、封板、边梁、脊梁、脊梁支架、排泥管、进水管、出水管等组成。采用多层水平重叠放置的倒V形板,液体从倒V形板层间流过,固体颗粒沉淀在倒V形板表面,侧向向下滑动,实现固液分离。液体纵向水平流动,沉淀固体颗粒横向向下滑动,并在沉泥通道内静止沉淀,两者互不干扰,沉淀效果好。进出水缓冲区可大幅度减少,池体体积利用效率高,水池体积小;倒V形板结构简单,叠放层数可任意调节,易与前后构筑物衔接。

    一种驱赶超饱和气体的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223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1143151.4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驱赶超饱和气体的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和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由气体驱赶池、混凝剂投加系统、反应池、沉淀池、进出水管路组成。在投加混凝剂前设置气体驱赶池,气体驱赶池底部设有曝气头,鼓风机通过空气管向曝气头供气,曝气头向水中释放气泡,将水中超饱和气体驱赶出水体。气体驱赶池也可以采用跌水、搅拌等方式驱赶超饱和气体。向被驱赶了超饱和气体的水体中投加混凝剂,与水中杂质在反应池中凝聚成絮体颗粒,絮体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再通过排泥管排出池外,清水从沉淀池表面流出池外。本发明在混凝前驱赶出水中超饱和气体,避免超饱和气体在混凝絮体表面凝聚成气泡,影响絮体颗粒沉淀效果,从而提高了沉淀出水水质。

    一种驱赶超饱和气体的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223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143151.4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驱赶超饱和气体的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和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由气体驱赶池、混凝剂投加系统、反应池、沉淀池、进出水管路组成。在投加混凝剂前设置气体驱赶池,气体驱赶池底部设有曝气头,鼓风机通过空气管向曝气头供气,曝气头向水中释放气泡,将水中超饱和气体驱赶出水体。气体驱赶池也可以采用跌水、搅拌等方式驱赶超饱和气体。向被驱赶了超饱和气体的水体中投加混凝剂,与水中杂质在反应池中凝聚成絮体颗粒,絮体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再通过排泥管排出池外,清水从沉淀池表面流出池外。本发明在混凝前驱赶出水中超饱和气体,避免超饱和气体在混凝絮体表面凝聚成气泡,影响絮体颗粒沉淀效果,从而提高了沉淀出水水质。

    一种城市景观水体控藻除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67905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910264167.8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景观水体控藻除污装置。本发明在于六面体框架内迎水流方向分隔为前后V1和V2两个空间,V1内置直径为悬浮生物填料球,V2内置直径为载四氧化四银鹅卵石。本发明克服了控制排水、底泥释放技术,人工曝气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及化学灭藻技术各自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用生物学、电化学方法集成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抑制水体藻类的生长,通过生物学、电化学方法的联合作用,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又使水体藻类难以大量生长繁殖,悬浮生物填料球通过表面生物膜的生长,吸附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载四氧化四银鹅卵石通过微电池电场作用,有效杀灭水中藻类微生物,抑制藻类生长。

    深水循环强化混凝沉淀除藻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3383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09541.9

    申请日:2012-04-16

    Inventor: 丛海兵 黄廷林

    Abstract: 深水循环强化混凝沉淀除藻水处理装置和方法,属于给水处理技术领域,深水循环强化混凝沉淀除藻水处理系统,包括供水泵、水处理池和加药装置,供水泵、加药装置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水处理池,其特征是,设有压迫藻细胞内气囊破裂的深水循环井,循环井设有进口和出口,循环井的进口连接所述供水泵,循环井的出口连接所述水处理池。供水泵将含藻水注入循环井后进入水处理池,藻细胞内的气囊在循环井深水高压作用下破裂,使藻类失去浮力易于沉淀。混凝剂与藻类及其他杂质颗粒在反应池中碰撞结合成较大的絮体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去除。该方法使藻类气囊破裂,沉淀速度快,去除效果好;不破坏藻细胞,供水安全;药耗、能耗低,运行成本低。

    翻板式初期雨水截流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05753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55177.X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丛海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翻板式初期雨水截流井。本发明结构为由竖井、翻板构成,翻板绕连接轴转动,轴两端连接在竖井的井壁上,轴套套在轴上,面板固定在轴套上,面板分左半部和右半部,左半部不透水,下方固定有配重、浮子,右半部有过水缝隙连通存水箱,存水箱底部开设漏水孔,翻板设置在进水管、出水管下方,截流管上方,井壁上相向两侧的前齿坎、后齿坎设置在翻板转动方向位置处。本发明解决了跳越堰式截流井、溢流堰式截流井、截流槽式截流井各自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有自动截流降雨初期的全部高浓度雨水,排放降雨中后期的全部清洁雨水,实现清、污雨水的分流,且结构简单,不需任何自动控制元件和能源动力,实现了自动运行,管理简单。

    输气管万向排水阀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28287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598111.9

    申请日:2010-12-09

    Inventor: 丛海兵 黄廷林

    Abstract: 输气管万向排水阀,属于闸阀技术领域。在中空的圆柱状阀壳环向设有至少4个阀芯安装孔和至少4个阀芯,阀芯安装在阀芯安装孔内,阀芯的轴线与阀壳的轴线垂直。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用于复杂安装条件下水下非刚性输气管的排水和进水,能在任意横向和纵向安装角度下工作。在管道输气时排除管道内积水,消除管道内气水相间形成的U形管存水现象,降低输气压力,节约能源。当管道停止输气泄压时,能使外水进入管道,保持内外水压平衡,防止管道受外压变形而破裂,延长输气管使用寿命。阀芯的进出水孔外侧覆盖有滤网,防止水中漂浮物进入阀壳内,避免因水中杂物影响阀芯的密闭性能和输气管输气效率。

    一种管道液压混合器及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6311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113799.5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丛海兵 陈华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处理领域内的一种管道液压混合器及其控制系统,包括主管道、加药管和液压系统,所述主管道包括进水段、搅拌段和出水段,对应所述搅拌段设置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搅拌桨,所述加药管与主管道连通并位于搅拌桨朝向进水方向的一侧,所述液压系统出液端与液压马达进液端连通、液压系统进液端与液压马达出液端连通形成液压回路,所述液压马达根据液压系统输出油量大小驱动输出轴旋转,从而调整搅拌桨的旋转速度,以实现搅拌段的目的速度梯度G目在600~1000s‑1的范围内。本发明能够使得药剂能快速、均匀地分散到待处理水中,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

    基于光电信号传导控制的自动滴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3468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79915.0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电信号传导控制的自动滴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滴定管,滴定管的下方设置有烧杯,烧杯放置在控制装置上,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和加热盘,烧杯放置在加热盘上,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滴定量和浓度的显示屏,滴定管下端出口处设置有电磁阀,烧杯内设有与电磁阀电连接的颜色传感器,滴定管的内壁上设有导线,导线的两端从烧杯侧壁穿出后连接在串联的外接电源和电流计上,控制面板上还设有控制加热盘加热和电源导通的按钮,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在保证实验精度的同时提高实验效率,在滴定过程中亦能保持待测溶液所需的温度,提高实验的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