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80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12027.4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工装减轻孔的设计优化方法,属于飞机工装设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无减轻孔工装上每根梁的承载情况;将工装上的梁简化成两端固定的静不定梁,求解时将其变换为等效静定系统,将载荷根据力的平移定理移动到梁的中点,再逐段变形效应叠加计算梁的变形量,以推导带减轻孔的悬臂梁在受集中力时的最大变形方程;确定工装的刚度要求和减重目标,并明确减轻孔参数的限制条件;判断梁传载关系,根据不同的载荷传递方式确定不同的优化策略;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减轻孔参数对优化目标的影响程度,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设计工装减轻孔。本发明为工装减轻孔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221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971832.2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铝合金锻件加工变形的毛坯低应力制造方法,根据最终零件的成型结构,建立具有加工余量的粗加工模型,并根据粗加工模型上各个区域的最小截面尺寸、最大残余应力、与最终零件的包络性对加工余量进行调整,进而得到能够满足截面尺寸要求、残余应力要求、包络性要求的粗加工模型,然后根据粗加工模型对锻造的毛坯进行粗加工成型,在有效降低了机械加工过程中取出加工余量的前提下,同时有效控制了毛坯经过机械加工成型后的残余应力与变形量,同时根据粗加工模型对毛坯进行机械加工,使得整个加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分布与变形量可预测可控,进而保证最终毛坯加工成型后的残余应力与变形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9744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814753.0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飞机活动部件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涉及飞机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理论活动部件与第二理论活动部件通过轴线进行初次对齐,并获得初次匹配部件;将初次匹配部件采用特征加权方法进行二次对齐,并获得二次匹配部件;根据二次匹配部件的对齐结果,获得特征权值;根据特征权值,获得实测监测点与第一理论活动部件的监测点的误差。本申请考虑不同特征量的制造容差,并根据不同特征对数据对齐结果的影响大小,赋予对应的权值,以降低误差较大的特征量对数据对齐结果产生的影响,提高最终数据分析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最终根据实测监测点与理论活动部件的监测点之间的误差来对飞机活动部件的制造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46607.8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5 , B64F5/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艺孔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存储介质,包括S10、获取目标工艺孔的载荷;S20、根据凸台的厚度以及载荷,获得目标工艺孔的应力;S30、判断应力是否满足强度条件;若否,则调整凸台的厚度,并返回S20步骤,循环至应力满足强度条件,获得凸台的目标厚度;S40、根据刚度信息集,获得刚度满足刚度条件时的加强筋的标准高度和标准厚度;刚度信息集包括加强筋在不同高度和不同厚度下对应的目标工艺孔的刚度,相对于现在缺少系统性工艺设计方法和尺寸要求,且未对其局部刚、强度提出明确标准,本方案的工艺设计方案,形成统一的设计标准,使采用本方案加工的工艺孔满足刚、强度的同时,提高孔的工艺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0113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1066152.8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4F5/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加飞机部件精整加工工艺刚性的方法,涉及飞机部件装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加工区域刚性情况,识别出局部弱刚性区域和/或整体弱刚性区域;选择带一字形撑杆的增刚组件作为局部弱刚性区域的增刚组件,选择带Y字形撑杆的增刚组件作为整体弱刚性区域;增刚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底座、第一支座、撑杆、第二支座和第二底座,撑杆分为一字形撑杆和Y字形撑杆;确定增刚组件的安装条件;确定增刚组件中的第二底座尺寸;确定增刚组件中的第一底座固定位置;根据确定的安装条件,安装增刚组件;本申请具有可针对弱刚性类型进行合理设计、提高精整加工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520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911716.7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P19/10 , G05B19/4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飞机部件加工用工装的加工基准确定方法,涉及飞机装配技术领域,步骤S1:前期准备:搭建飞机部件加工用工装,工装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三个工艺孔;步骤S2:获取工艺孔孔心数据;步骤S3:建立参考坐标系Z平面;步骤S4:建立参考坐标系Y轴线;步骤S5:建立参考坐标系原点;步骤S6:建立实测数据参考坐标系;步骤S7:建立理论数据参考坐标系;步骤S8:参考坐标系对齐;步骤S9:确定飞机部件加工基准;本发明可适用于飞机部件加工的加工基准确定,且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飞机部件与机床坐标系、机床坐标系与飞机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2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14401.4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飞行器铆钉载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申请通过基于待铆接零件生成有限元模型,获取对应于初始状态的第一铆接孔的第一坐标,同时对第二铆接孔添加连接单元,并使第一连接部满足第一预设状态,获取对应第二铆接孔内的连接单元的节点力,在节点力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状态下的第一铆接孔的第二坐标,之后通过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计算得到对应第一铆接孔的位移载荷;通过对每个第一铆接孔添加对应位移载荷,并获取第一铆接孔和第二铆接孔对应的支反力,从而获取得到对应待铆接零件对应的铆钉的铆接载荷。本申请能够解决通过经验判断及等效试验的方法预测装配干涉零件的铆钉的载荷存在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8979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34905.6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4F5/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飞机舱门阶差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骨架对应的第一特征点和舱门对应的第二特征点;获取所述骨架对应的第一外形误差和所述舱门对应的第二外形误差;根据所述第二特征点,获取所述第二特征点处对应的转动速度向量和法向向量;根据所述转动速度向量和所述法向向量,获取所述第二特征点处的阶差变化率;根据所述第一外形误差、所述第二外形误差和所述阶差变化率,获取所述舱门阶差预测数据。本申请基于飞机舱门和骨架的实测数据,并结合运动关系对阶差数据进行预测,更加真实的反映舱门阶差的情况,并且不需要将舱门装配到骨架上进行测量,避免舱门反复装配测量调整,准确度高,有效提高舱门阶差数据测量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8979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734905.6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4F5/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飞机舱门阶差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骨架对应的第一特征点和舱门对应的第二特征点;获取所述骨架对应的第一外形误差和所述舱门对应的第二外形误差;根据所述第二特征点,获取所述第二特征点处对应的转动速度向量和法向向量;根据所述转动速度向量和所述法向向量,获取所述第二特征点处的阶差变化率;根据所述第一外形误差、所述第二外形误差和所述阶差变化率,获取所述舱门阶差预测数据。本申请基于飞机舱门和骨架的实测数据,并结合运动关系对阶差数据进行预测,更加真实的反映舱门阶差的情况,并且不需要将舱门装配到骨架上进行测量,避免舱门反复装配测量调整,准确度高,有效提高舱门阶差数据测量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1330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161749.9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机部件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测并提高飞机部件机表连接件安装合格率的方法,用于预测并提高骨架/蒙皮独立制孔后连接件安装的合格率,分为根据实际蒙皮结构尺寸以及与骨架的装配关系,确定定位关系与分析对象;建立钉孔配合数学模型,理论上分析配合关系以及确定用于评价机表连接件安装合格率的指标;进行容差分析建模、分析,确定影响合格率的主要因素,提出压缩公差带和调整孔径名义尺寸的方法来提高连接件安装合格率。在综合考虑机床精度以及制孔能力情况下,保证理论计算安装合格率≥90%,从而保证实际机表连接件的安装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