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结合支护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4964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62715.6

    申请日:2016-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6 E21D11/02 E21D11/14 E21D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领域,尤其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弧U型钢布置在巷道顶部,直U型钢布置在巷道两侧壁,弧U型钢与直U型钢通过U型钢卡缆连接;弧U型钢、直U型钢与巷道的围岩之间布置有枕木;弧U型钢和直U型钢的U型槽开口朝向枕木;底板铺设在巷道底部;钢索首尾连接围成巷道横截面的形状,分布在弧U型钢的U型槽内、直U型钢的U型槽内以及底板下边。本发明提供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U型钢起到刚性支护的作用,当冲击载荷破坏U型钢时,其内部的钢索起到柔性支护作用,从刚性支护到柔性支护的过渡阶段,就是该支护结构对冲击载荷的缓冲作用,从而起到抗冲的效果。

    刚柔结合支护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49646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162715.6

    申请日:2016-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领域,尤其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弧U型钢布置在巷道顶部,直U型钢布置在巷道两侧壁,弧U型钢与直U型钢通过U型钢卡缆连接;弧U型钢、直U型钢与巷道的围岩之间布置有枕木;弧U型钢和直U型钢的U型槽开口朝向枕木;底板铺设在巷道底部;钢索首尾连接围成巷道横截面的形状,分布在弧U型钢的U型槽内、直U型钢的U型槽内以及底板下边。本发明提供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U型钢起到刚性支护的作用,当冲击载荷破坏U型钢时,其内部的钢索起到柔性支护作用,从刚性支护到柔性支护的过渡阶段,就是该支护结构对冲击载荷的缓冲作用,从而起到抗冲的效果。

    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模块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21682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20219335.7

    申请日:2016-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模块,包括模块主体,所述的模块主体为四边形,模块主体其中一对对角上分别设置有公槽和母槽,公槽和母槽相匹配;另一对对角分别对称设置相同的螺栓孔;所述模块主体的一对对边设置有公边槽,另一对对边设置有母边槽,公边槽和母边槽相匹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模块,可通过一个模块主体的公槽或者母槽以及公边槽和母边槽与另一块模块主体进行拼接,形成任意形状的组合,并且便于组装、拆卸的建筑用板。

    边坡加固软体结构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21297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20222194.4

    申请日:2016-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加固领域,尤其涉及边坡加固软体结构,包括土工袋、扣件及加筋土工格栅,所述土工袋分层布置在边坡的挡土墙上,所述扣件包括主体,主体分布多对连接体和多个倒钩;所述的每对连接体上下对称分布;扣件布置在两层土工袋之间,所述的一对连接体分别插入上下层的土工袋内,所述倒钩连接加筋土工格栅,加筋土工格栅布置在挡土墙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边坡加固软体结构,是基于现代土力学理论及成熟的土工合成材料技术而形成的边坡加固结构,可为边坡提供一种新的技术,能够有效地保护边坡四周的生态环境,做到永久加固防护,适合当代建设的理念。

    刚柔结合支护结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22735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20221025.9

    申请日:2016-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支护领域,尤其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弧U型钢布置在巷道顶部,直U型钢布置在巷道两侧壁,弧U型钢与直U型钢通过U型钢卡缆连接;弧U型钢、直U型钢与巷道的围岩之间布置有枕木;弧U型钢和直U型钢的U型槽开口朝向枕木;底板铺设在巷道底部;钢索首尾连接围成巷道横截面的形状,分布在弧U型钢的U型槽内、直U型钢的U型槽内以及底板下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U型钢起到刚性支护的作用,当冲击载荷破坏U型钢时,其内部的钢索起到柔性支护作用,从刚性支护到柔性支护的过渡阶段,就是该支护结构对冲击载荷的缓冲作用,从而起到抗冲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