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9247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372216.3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烯制备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低碳烃经催化氧化脱氢制乙烯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低碳烃物流进行一次脱除处理以提供轻组分物流和第一通过物流;至少部分的轻组分物流用于所述脱氧处理;将第一通过物流进行二次脱除处理以提供第一气相物流,第一气相物流热交换冷却后气液分离得到气相乙烷物流,至少部分的第一气相物流热交换所提供的热能用于一次脱除处理;将气相乙烷物流进行氧化脱氢反应,得到第一粗产品物流;将第一粗产品物流进行粗产品预处理和脱碳、脱水处理,提供第三粗产品物流;将第三粗产品物流进行三次脱除处理和精馏处理得到乙烯产品物流和液相乙烷物流;液相乙烷物流被用于氧化脱氢反应和/或二次脱除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89247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372912.4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烯制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氧化脱氢从低碳烃生产乙烯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低碳烃物流进行一次脱除处理,以提供轻组分物流和第一通过物流;将第一通过物流进行二次脱除处理,以提供气相乙烷物流;将气相乙烷物流、含氧气体物流等混合进行氧化脱氢反应,得到第一粗产品物流;将第一粗产品物流进行粗产品预处理,以提供第二粗产品物流;至少部分的轻组分物流用于脱氧处理;将第二粗产品物流进行脱碳、脱水处理,提供第三粗产品物流;将第三粗产品物流进行三次脱除处理,提供第四粗产品物流;将第四粗产品物流进行精馏处理得到乙烯产品物流和液相乙烷物流;液相乙烷物流作为脱重吸收剂和/或补充回流液被用于二次脱除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619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192405.9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烷氧化脱氢原料预处理与产品气分离工艺耦合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含有重组分的液相乙烷原料送入原料预处理塔实现乙烷与重组分的清晰分割,塔顶富乙烷原料送入乙烷氧化脱氢反应单元;(2)将乙烷氧化脱氢后的产品气经冷却后进行气液分离,液相送至产品气脱轻塔,气相经增压后与产品气脱氢塔顶气相混合;(3)产品气脱轻塔顶气体送至碳二回收塔,回收气相中的碳二,塔釜液相送至乙烯精馏塔实现乙烯与乙烷的分离;(4)碳二回收塔釜液送至原料预处理塔,实现碳二与吸收剂的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无需乙烯冷冻压缩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低、吸收剂损失率低、碳二回收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9595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315797.5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该方法采用膜分离和深冷分离结合的方式来分离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产物,其步骤为:(1)将经过预处理的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产物冷却冷凝后送入第一级闪蒸罐,第一级闪蒸罐罐顶气相直接作为富氢产品外送,或经进一步冷却冷凝送入下一级闪蒸罐,如此依次逐级冷却冷凝和闪蒸,最后一级闪蒸罐罐顶气相作为富氢产品外送;各级闪蒸罐罐底液相送脱乙烷塔,脱乙烷塔塔釜出料为碳三;(2)步骤(1)中设有一个膜分离单元,经膜分离分成高纯度氢气渗透气和富烃非渗透物流,氢气渗透气外送,富烃非渗透物流冷却冷凝后送下一级闪蒸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丙烯回收率高、能耗低和流程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516119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21414.8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IPC: C07C255/03 , C07C25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低能耗的乙腈精制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粗乙腈在脱氰塔、化学处理釜、干燥塔、成品塔和尾气吸收塔进行连续精制,脱除杂质,得到合格乙腈产品,所述的化学处理釜包括三个相同的并联连接的釜,三个釜通过程序控制分别运行接受进料、反应和出料,循环操作,使整个化学处理釜连续进料和出料,连续精制乙腈;所述的干燥塔和成品塔进行热集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连续稳定,降低生产能耗,减少操作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39364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10049558.8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烃顺序分离流程的裂解气压缩系统改进工艺,该工艺是在裂解气压缩机末段出口设置换热器,裂解气压缩机出口的轻烃原料在换热器中被逐级冷却至10-20℃,冷却过程中设置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气相物料被送至气相干燥器,经干燥后送至下游深冷系统,分离出的液相物料一部分返回裂解气压缩机上一级的吸入缓冲罐或者凝液汽提塔,剩余的液相物料送至液相干燥器,经干燥后直接送至下游的深冷及脱甲烷分离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避免了凝液在闪蒸和汽提时产生的轻组分物料在裂解气压缩机段间循环,降低了裂解气压缩机的负荷、消除了改造瓶颈,为现有乙烯装置的节能增产改造提供有效的脱瓶颈改造措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869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0609221.3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IPC: C10G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载体直接加热烃类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反应器及方法,该反应器包括燃烧区、位于燃烧区下游的混合预反应区、位于混合预反应区下游的主反应区以及位于主反应区下游的急冷区。该方法基于上述反应器实施,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氢气、以及水蒸汽和氧气的混合物分别同时通入氢氧燃烧器,氢气燃烧产生的高温水蒸汽进入燃烧区筒体;S2:高温水蒸汽依次流经收缩锥形体和等径短节,与来自第一原料入口、第二原料入口的原料混合,部分原料发生裂解,然后物料进入扩大锥形体,与来自第三原料入口的原料混合并反应,反应产物进入急冷区冷却,即得目的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反应器及方法具有原料适用范围广、目的产物选择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27213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22144.2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IPC: B01D53/78 , B01D53/54 , C07C255/03 , C07C25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腈精制工艺的尾气处理方法,将乙腈精制工艺中的尾气吸收塔安装在脱氰塔的回流罐上,脱氰塔氢氰酸尾气从脱氰塔回流罐直接进入尾气吸收塔,完成对尾气的吸收处理,使得氢氰酸尾气管道长度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避免氢氰酸尾气在管道聚合堵塞造成的装置停车,延长了乙腈精制装置的操作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3964990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097481.2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IPC: C07C1/20 , C07C4/04 , C07C4/06 , C07C7/00 , C07C7/04 , C07C11/04 , C07C11/06 , C07C9/06 , C07C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制烯烃和蒸汽裂解制烯烃混合分离工艺,包括甲醇制烯烃工艺和蒸汽裂解制烯烃工艺,其特征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出来的反应气经过冷却和氧化物回收后与蒸汽裂解反应出来的反应气混合后进入同一套分离系统进行烃类的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把甲醇制烯烃和蒸汽裂解制烯烃这两种反应生成物在合适的混合点混合后进入同一套分离流程,并解决了甲醇制烯烃反应气中氧化物的回收问题,而且针对混合后反应气的组成选择不同的分离流程。用甲醇制烯烃替代部分或全部热裂解制烯烃的产能,同时最大限度地利旧原有蒸汽裂解装置的设备,是拓宽现有蒸汽裂解乙烯装置原料来源,降低现有乙烯装置生产成本高的一个可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516119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110421414.8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IPC: C07C255/03 , C07C25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低能耗的乙腈精制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粗乙腈在脱氰塔、化学处理釜、干燥塔、成品塔和尾气吸收塔进行连续精制,脱除杂质,得到合格乙腈产品,所述的化学处理釜包括三个相同的并联连接的釜,三个釜通过程序控制分别运行接受进料、反应和出料,循环操作,使整个化学处理釜连续进料和出料,连续精制乙腈;所述的干燥塔和成品塔进行热集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连续稳定,降低生产能耗,减少操作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