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6979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81576.X
申请日:2014-06-21
Applicant: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吸附活性氢氧化钙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CaCl2放入三颈瓶中,加入去离子水溶解,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称取SDS或PEG,它们与CaCl2的质量比为:CaCl2∶SDS=22.2∶(0.47~2.34)或CaCl2∶PEG=22.2∶(2.65~14.44),加入到三颈瓶中搅拌溶解;NaOH溶于去离子水中,CaCl2∶NaOH质量比=22.2∶8,然后以40ml/h的速率滴入三颈瓶中,搅拌反应0.5h~2.5h得到浆体;将浆体抽滤后,洗涤后干燥。本发明制备出颗粒均匀、呈单分散纳米Ca(OH)2粉体,颗粒粒度为200nm~300nm;比表面积可达88m2/g。对N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80mL/g;同时对NOx去除率可达98%,这对航天发射场液体推进剂N2O4的泄漏处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398455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359495.2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F24F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腐蚀气体环境中密闭空间的安全防护与控制系统,该系统集酸性腐蚀气体净化、正压防护、报警及自供氧于一体,由酸性腐蚀气体过滤系统、空调系统、控制中心、主控盒和自供氧系统共五大部分组成,适合用于二氧化硫、氯化氢、氮氧化物、硫化氢、氯气以及硫酸、盐酸、硝酸酸雾中的任何一种酸性腐蚀气体环境中密闭空间内人员及设备的安全防护。对初始浓度为500ppm~2000ppm的酸性腐蚀气体,其有效防护时间最短不小于30分钟,最长可达180分钟;在酸性腐蚀气体过滤系统完全失效的情况下,仍可通过自供氧系统,保持封闭空间有长达30分钟的时间,将封闭空间在不中断作业的情况下撤离至安全地带。
-
公开(公告)号:CN103398455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9495.2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F24F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腐蚀气体环境中密闭空间的安全防护与控制系统,该系统集酸性腐蚀气体净化、正压防护、报警及自供氧于一体,由酸性腐蚀气体过滤系统、空调系统、控制中心、主控盒和自供氧系统共五大部分组成,适合用于二氧化硫、氯化氢、氮氧化物、硫化氢、氯气以及硫酸、盐酸、硝酸酸雾中的任何一种酸性腐蚀气体环境中密闭空间内人员及设备的安全防护。对初始浓度为500ppm~2000ppm的酸性腐蚀气体,其有效防护时间最短不小于30分钟,最长可达180分钟;在酸性腐蚀气体过滤系统完全失效的情况下,仍可通过自供氧系统,保持封闭空间有长达30分钟的时间,将封闭空间在不中断作业的情况下撤离至安全地带。
-
公开(公告)号:CN10298911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33536.3
申请日:2012-11-05
Applicant: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郑州大学 , 北京志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IPC: A62D3/36 , A62D101/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置泄漏盐酸与盐酸酸雾的碱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碱性粉剂由中和剂、助剂、挥发抑制剂、防潮剂、分散剂和指示剂共6种组分按一定配比并经特定方法制备得到。制备碱性粉剂的原料易得,其中部分原料还是废物再利用;制备方法简便,能耗低,制出的粉剂防潮性能良好、不结块、喷洒后沉降性能良好。既能有效处置浓度为20%~38%及以上的盐酸泄漏,又能抑制盐酸的挥发,还能对泄漏盐酸产生的酸雾气体进行捕消,具有中和速度快、能有效抑制盐酸气体挥发、终点判断简便等特点,处置后的残留物呈灰色蓬松状,易于清扫或被负压吸走。
-
公开(公告)号:CN101269902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810103200.4
申请日:2008-04-01
Applicant: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药拆解废水的净化方法,净化步骤依次包括:(1)过滤除去浮油和悬浮颗粒;(2)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臭氧以微小气泡的形式与废水混合、反应;(3)反应后的水流入生物塘,生物塘净化并指示水质,正常状态时废水达标外排。本发明通过强化预处理,在臭氧氧化处理之前过滤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沉淀物,减少氧化过程中悬浮物和颗粒物对臭氧的消耗,并将臭氧氧化和传统生物塘技术相结合,成功的发明出停留时间短、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的弹药拆解废水净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43269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59480.6
申请日:2013-09-11
Applicant: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A62B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酸性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方法及其移动式应急处置系统,主要是通过遥控驾驶、景象匹配瞄准和遥控开启粉剂炮进行泄漏事故的喷射处置,之后再进行残留物的清扫。该系统的遥控行驶速率可达20km/h,遥控行驶距离达50m~500m。可视遥控粉剂炮的水平回转范围为0~365°,俯仰范围为0~75°,粉剂喷射流量最大可达30公斤/秒,喷射距离最远可达40米。该系统既可专用于处置硫酸、盐酸、硝酸、氯气和硫化氢等的泄漏,还可用于处置一般无机酸/有机酸的泄漏,其专用处置粉剂还可通过系统自带的钩式装卸拉臂装置进行更换。采用本系统处置酸性危险化学品泄漏,不仅快速、简便、高效,有利于保障人员安全,而且通过对事故现场残留物的清扫,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331085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196870.6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置硫化氢毒气的碱性粉剂及其生产方法,碱性粉剂由中和捕消剂、防潮剂和添加剂3种组分按一定配比经特定方法生产得到。生产碱性粉剂的原料易得,生产方法简便、能耗低,制出的粉剂粒径为60目~160目,比表面大于32m2/g,松密度大于0.85g/cm3,生产出的粉剂喷洒后沉降性能良好,2分钟沉降回收率不小于95%。能有效处置硫化氢气体,处置过程快速,处置后的残留物干燥蓬松,易于清扫,适应地域广,对环境危害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906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020463.0
申请日:2011-01-18
Applicant: 南京清波蓝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B1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体浮油回收系统,可用于海域或江、河、湖泊水域浮油的回收,可解决溢油快速收集的难题,减轻污染。本发明的水体浮油回收系统包括机体外壳,浮箱,机体的前端端面上设有收油口,收油口下方的机体外壳连接第一铲油板;机体内设有油水分离舱,收油口与油水分离舱之间设有防浪板;油水分离舱内设有可使油水分离舱中的浮油流入的储油室,储油室将油水分离舱分为前舱和后舱,其内设有通向外部的输油管道;后舱中设有通向外部的抽水管。系统浮油收集过程中通过两级油水分离极大的减小油水分离所需装置的体积,增加了装置的浮油收集量,提高了回收效率,适用于多种油品,且防风浪的装置使系统运行平稳,抗风浪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250017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103281.8
申请日:2008-04-02
Applicant: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硫醇锡工业废水的净化工艺,是将甲基硫醇锡生产中的缩合废水依次经隔油、混凝、吸附、精馏后与粗品废水混合,再经厌氧生物处理,当水中COD低于500mg/L后经管道送入生活污水中,与生活污水一起净化处理。本发明通过将甲基硫醇锡工业废水分类预处理到一定程度,再合并生化处理,达到三级排放要求后与生活污水一起净化处理,不仅节省投资、降低运行费用,而且便于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260144C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310109728.X
申请日:2003-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C02F1/58 , C02F1/78 , C02F1/72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一种循环净化偏二甲肼污水的方法是含氧气源经臭氧发生器产生含有臭氧浓度大于10毫克/升的臭氧气体,将浓度为25~1000毫克/升偏二甲肼污水通过气液混合泵与臭氧气体加压混合后形成气液混合体进入贮水箱进行氧化反应,并进行气液分离,气液分离后的液体,如此循环,使臭氧投入量与污水中偏二甲肼量之比为3.5~10∶1为止。本发明的优点为氧与污水的混合采用的是气液混合泵,混合效率高、操作简单、运行平稳、污水闭路循环净化,避免了在污水净化的过程中由于偶发原因产生不达标的污水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