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696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709176.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怀柔实验室山西基地)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循环流化床机组快速升负荷方法,根据循环流化床机组当前负荷值P1和目标负荷值P2,计算循环流化床机组负荷由P1升到P2所需的锅炉有效热增量△Q1,然后确定动态掺烧的煤粉量Gpc和加入的循环灰量Gash,最后从下二次风管或上二次风管或返料管中的输粉管动态加入高热值易燃煤粉量Gpc,从返料管增加循环灰量Gash,从给煤管增加原煤量Gcfb。本发明能够使循环流化床机组的负荷变化速率由目前的1%Pe/min提升到3%Pe/min以上,从而实现了机组安全、快速升负荷的目的,最终满足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提出的更高灵活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7758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83915.2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 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燃煤锅炉过热汽温控制优化方法,采集并存储影响中间点焓值的主要运行参数;以历史运行数据为驱动,基于灰狼优化与极端梯度提升组合算法,构建中间点焓值的预测模型;通过扰动实验获得不同工况下给水流量的动态特性,结合自回归算法辨识扰动实验数据,得到给水流量单位阶跃响应序列;将预测得到的中间点焓值作为前馈信号引入控制回路,设计多模型矩阵控制器,实现对中间点焓值的预测控制,解决过热汽温控制滞后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过热汽温控制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本发明提出的过热汽温控制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在调峰快速变负荷时过热汽温的波动,提升超临界燃煤锅炉过热汽温的控制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13268.6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热性质检测装置及方法,其包括:本体,本体内部设有检测空间;散射检测机构,其包括光源、接收机构以及检测窗口,接收组件包括色散光波收集器;当待检测流体的热扩散系数及质扩散系数处于同一量级时,光源及接收机构不在同一直线上;当待检测流体的热扩散系数及质扩散系数出于不同量级时,光源及接收机构在同一直线上;温控机构;真空发生器。本申请实现了对不同热扩散系数及质扩散系数的检测,同时还能够模拟多种检测环境,不仅使本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体系的流体测试条件,扩大其检测范围,也能通过创建高温高压检测环境提高检测的精密程度。相比于常规检测技术来说,本申请兼具检测精度高,可靠性好以及便于操作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267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3557.X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F24D19/10 , F24D18/00 , F04D27/00 , F24D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压缸空载供热方法及供热系统,确定不同运行背压下的低压缸最小安全进汽量和最大供热蒸汽量,通过优化计算给出当前供热工况下的最佳运行背压,在该最佳运行背压下运行实现机组最大供热能力。通过降低机组运行背压减小低压缸进汽份额,从而增大了中压缸排汽供热份额,实现了机组最大供热能力和调峰能力的提升;此外,通过冷端优化计算给出当前供热工况最佳运行背压,为机组经济运行提供了有效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518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09459.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粉投入量动态计算和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粒子群在线辨识方法使所建立的数字孪生模型能够实时反映机组的运行状态;根据AGC调度指令和机组期望的升负荷速率,生成机组的预见信息,基于最优预见控制系统以数字孪生模型为基础进行在线仿真计算,获得机组的最优燃料量曲线,进而结合粗粒状原煤投入信号,求出煤粉投入量信号,在粗粒状原煤正常添加的基础上,实现煤粉的动态添加,从而通过原煤与煤粉的复合燃烧,提高炉侧的燃烧反应速率,确保实现机组的快速升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3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36606.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F18/23 , G06F18/21 , G06F18/10 , G06N3/0499 , F23C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4模型的全工况在线超前循环流化床床温预测系统,包括离线阶段和在线阶段。离线阶段负责收集现场历史数据、选取历史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历史数据进行可解释性工况划分、训练适应全工况且具有长时依赖性的S4最优智能模型。在线阶段负责收集与存储系统实时数据,选取在线数据进行预处理而后通过S4最优模型实现床温在线超前预测,最后通过不断计算累计误差对S4模型进行在线更新微调,以保证模型平稳运行并能够快速适应工况变化,从而实现循环流化床的安全稳定运行、快速变负荷,并为进一步地控制系统优化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4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17164.X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 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oopman算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预测方法,首先获取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历史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历史数据进行归一化,同时按时间窗口进行分割,得到历史时间窗口序列数据集;构建Koopman算子预测网络,利用历史时间窗口序列数据集对所述Koopman算子预测网络进行训练,并对所述Koopman算子预测网络中的超参数进行调整,获得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温预测模型;利用采集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实时数据,将其输入到步骤S3获得的床温预测模型中,得到未来时刻床温的预测值。本发明能有效的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温进行精准预测,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4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8201.2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 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
IPC: G06F30/20 , F23C10/28 , G06F17/18 , G06F119/12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机组压火时长预测方法,通过对循环流化床机组压火运行机理和运行安全分析,建立了表征循环流化床机组压火不投油稳燃启动下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安全性和环保性的关键性能指标,构建了多元退化模型和多元退化量的基于Gamma过程的边缘概率密度函数,实时计算多元概率密度函数最大值对应的时刻,多维方向准确确定剩余压火时长。本发明能够为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安全压火调峰提供技术支持,提升了机组压火时长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压火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93290.0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循环流化床飞灰为惰性载体的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载氧体的惰性载体包括碱性激发剂和循环流化床飞灰,碱性激发剂与循环流化床飞灰的质量比为1:2~1:12,碱性激发剂为NaOH或Ca(OH)2。按照预设配比称量活性组分粉末、粘结剂、和惰性载体,混合后研磨获得干混合物,加水后搅拌均匀获得湿混合物;将获得的湿混合物加入到挤出机中挤出成型,然后在滚圆机中制成颗粒,颗粒放置于空气中进行自然养护,获得产品。本发明利用CFB飞灰的火山灰活性以及胶凝性,通过自然养护使得载氧体颗粒机械强度明显增强。制备的载氧体颗粒具有良好的流化特性,且颗粒粒径均匀可控,产出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613268.6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热性质检测装置及方法,其包括:本体,本体内部设有检测空间;散射检测机构,其包括光源、接收机构以及检测窗口,接收组件包括色散光波收集器;当待检测流体的热扩散系数及质扩散系数处于同一量级时,光源及接收机构不在同一直线上;当待检测流体的热扩散系数及质扩散系数出于不同量级时,光源及接收机构在同一直线上;温控机构;真空发生器。本申请实现了对不同热扩散系数及质扩散系数的检测,同时还能够模拟多种检测环境,不仅使本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体系的流体测试条件,扩大其检测范围,也能通过创建高温高压检测环境提高检测的精密程度。相比于常规检测技术来说,本申请兼具检测精度高,可靠性好以及便于操作等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