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捞矛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240525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794248.8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打捞矛,其包括中心杆、活塞套、导向头和扩张件,中心杆为一端设有第一开口,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的筒形结构;中心杆内设有能够封闭第二开口的阀座;沿径向方向,中心杆内壁设有通孔,通孔位于阀座靠近第一开口的方向;活塞套套设于中心杆外壁;活塞套内壁与中心杆外壁之间具有与通孔相通的间隙;导向头为筒形,导向头与中心杆设有第二开口的一端同轴连接;扩张件套设于导向头外壁,扩张件与活塞套朝向导向头的一端抵接;活塞套向导向头方向移动时,扩张件径向扩张。通过增大压强使活塞推动扩张件扩张和恢复,以对需要打捞的打捞筒进行捕捉和释放,结构简单,无需进行旋转动作,操作方便,工作可靠。

    一种液压式管柱固定器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979250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1544018.X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压式管柱固定器,连接在井口法兰上,包括壳体,壳体中心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通孔,管柱穿过通孔与壳体配合;固定件,固定件在壳体内部围绕通孔孔缘设置;底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井口法兰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部向对应的第二定位部,底座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与井口法兰定位安装。本申请中的液压式管柱固定器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十分适用于野外施工及长途施工。且测压装置的设置有利于保证多个卡瓦对管柱施加的压力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避免某一方向上压力过大或过小而导致管柱脱落或者发生偏转,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一种井下管内定位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240514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994542.3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井下管内定位装置,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中部外周套设有液缸套,所述液缸套的下端通过液缸剪钉与所述中心管固定;还包括膨胀卡环,所述液缸套的上端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夹设有安装间隙,所述膨胀卡环预压缩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间隙中;所述液缸剪钉剪断后所述液缸套能够相对所述中心管下滑,从而释放所述安装间隙中的所述膨胀卡环。膨胀卡环预压缩的设置在安装间隙中一方面能够避免膨胀卡环在下入过程中刮伤套管内壁,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本定位装置以及封隔器等装置下入套管内的测定位置,提高修井效率。

    一种漂浮下套管工具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979208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1544016.0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漂浮下套管工具,套筒,套筒内设置有安装区,安装区的一侧设置有碰撞部;内芯,内芯设置在安装区内,内芯与碰撞部之间具有碰撞间隙,且内芯承压后能够沿碰撞间隙运动并与碰撞部接触碰撞。相较于现有技术单纯依靠撞针或液压的冲击及压力破碎盲板而言,本申请中的内芯与碰撞部之间具有碰撞间隙,且内芯承压后能够沿碰撞间隙运动并与碰撞部接触碰撞,内芯中的破碎盘在外界压力以及碰撞产生的反冲力作用下更容易完全破碎,节省时间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破碎效果。

    一种水平井完井用管串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198014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656243.9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平井完井用管串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送入钻杆、套管串以及筛管串;送入钻杆与套管串相连接,送入钻杆用于将套管串以及筛管串送入井内裸眼中;还包括压力短节,压力短节内部设置有压力短节内部设置有破裂盘,破裂盘能够封隔来自筛管串一侧的地层压力;压力短节的内部还设置有凡尔座和单向凡尔;凡尔座和单向凡尔设置在破裂盘朝向筛管串的一侧,单向凡尔设置在凡尔座靠近筛管串的一侧,从而能够进一步阻隔来自筛管串一侧的地层压力。压力短节能够有效的控制套管串与筛管串之间的压差,避免由于地层压力的波动等异常而导致套管串与筛管串之间的压力失衡,进而避免再次施工启用水平井时出现井喷、井涌等事故。

    一种带封隔器整体式压差分级箍

    公开(公告)号:CN215979294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1917714.0

    申请日:2021-08-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封隔器整体式压差分级箍,包括封隔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内的关闭套、打开塞座和关闭塞座;关闭套套设在本体内,打开塞座和关闭塞座相对设置在关闭套的内部两端;本体侧壁上开设有本体循环孔,关闭套侧壁上开设有关闭套循环孔;通过打开塞座与关闭套之间的相对移动打开本体循环孔和关闭套循环孔;通过关闭套与本体之间的相对移动封闭本体循环孔和关闭套循环孔;还包括提升短节,提升短节与封隔器相对设置在本体的两端,提升短节远离本体的一端还设置有连接头。提升短节的设置方便了对本申请中分级箍的夹持、搬运等操作,方便施工,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一种封隔器座封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949405U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21917715.5

    申请日:2021-08-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封隔器座封装置,封隔器设置于油管外壁,用于密封油管和外部套管的环形间隙,封隔器包括封隔器本体与弹性体,座封装置包括回接筒、座封机构、提升管柱和倒扣机构,其中:回接筒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二端与封隔器本体连接;座封机构位于回接筒内,座封机构包括座封接筒和座封块,座封接筒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座封块与座封接筒的外壁连接,座封块具有弹性,座封块在回接筒内处于压缩状态;提升管柱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头和驱动件连接,提升管柱的最大外径>座封接筒的最小外径;提升管柱能够带动座封接筒沿轴向移动,以使座封块离开回接筒,座封块离开回接筒时发生弹性扩张并能够与第一端的端面抵接;倒扣机构与油管倒扣分离。

    一种尾管悬挂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949404U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21544017.5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尾管悬挂器,用于连接上层管柱与尾管管柱,其包括悬挂部和定位部,所述悬挂部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承载环,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三套管,所述悬挂部坐挂于所述定位部,其中: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套管内,与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尾管管柱连接;所述承载环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外部,所述承载环沿轴向方向开有通流槽;所述第三套管与所述上层管柱连接,所述承载环坐挂于所述第三套管内。通过各结构的彼此连接,将尾管管柱与上层管柱连接,并且通过在承载环上开设通流槽构件钻井液和水泥的流通通道,结构简单精致,连接紧凑可靠,适用于施工难度小的固井工程,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一种撞针式全通径辅助下套管短节

    公开(公告)号:CN215949364U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21544065.4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撞针式全通径辅助下套管短节,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内的可破碎内芯,本体包括本体外壳、上接头和下接头;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连接在本体外壳的两端;上接头与本体外壳之间围有第一安装区,下接头与本体外壳之间围有第二安装区;可破碎内芯包括依次设置的承压滑套、撞针以及破裂盘;承压滑套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安装区内,破裂盘设置在第二安装区内;撞针设置在承压滑套靠近破裂盘的一端,破裂盘与撞针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承压滑套承压后能够带动撞针沿第一间隙运动并与破裂盘碰撞接触。本体采用分体式结构,大大降低了整个工具的装配难度,使得整个装配过程更加简便顺畅,有利于提升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一种叠片式单相防砂短节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157644U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22086209.2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叠片式单相防砂短节,包括中心管,中心管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上密封环与中心管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下密封环与中心管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中心管的外侧面套设有外筒部,外筒部的内壁与中心管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环空,且上密封环与下密封环分别密封环空的两端;中心管开设有与环空相连通的第一出砂孔,外筒部开设有连通环空的第二出砂孔,环空内设置有单相叠片结构,单相叠片结构由绕中心筒的外侧面设置的多个钢片组成;单相叠片结构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单相叠片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液相与固相物质均能够通过单相叠片结构;单相叠片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液相物质能够通过单相叠片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