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300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72805.3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导入热带、亚热带玉米抗病基因的种质资源改良方法,涉及农业技术领域,该快速导入热带、亚热带玉米抗病基因的种质资源改良方法综合利用了各种先进育种技术精准改良各种育种目标,准确高效的开展种质资源改良,所用时间仅为2年,相比传统育种技术历时3~4年耗时短且精准改良,提高了育种效率。通过该育种技术在第5季同时获得了杂交组合筛选后可进行品种审定等后续工作,同时或者稳定的抗病玉米自交系即精准的改良了玉米种质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74096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110077144.7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A01G2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中移栽鲜食甜玉米的种植方法,包括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育苗技术中,播种深度的把控能够有效防止甜玉米出苗的“戴帽/倒立”现象,保证出苗率及整齐度;整地过程中利用土块压薄膜技术,有效保证薄膜回收的便利性,减少薄膜的污染;移栽过程利用打孔薄膜技术保证了移栽的均匀性,且利用水中移栽技术保证了鲜食甜玉米的成活性及确保植株成熟度一致,同时保持田块的水分保证了移栽的便利性;田间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施肥量及防止肥料流失;利用二次浸泡技术,能够有效的利用复合肥;利用机器有效的减少了鲜食玉米管理的劳动量及强度。该种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鲜食甜玉米种植水平,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4902522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973769.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nventor: 倪石建 , 周芳 , 杨雅凌 , 付义 , 杨林院 , 张东华 , 尹兴福 , 蒋傅燕 , 李自卫 , 肖卫华 , 冯绍卫 , 杨书彩 , 杨虹 , 罗怀宇 , 唐李军 , 陈以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专用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育苗组件和养分供给组件;所述育苗箱的内腔通过水平设置的隔板分隔为多个腔室,每个腔室相对的两侧内壁设置对应的滑轨;所述育苗组件设有多组,每组所述育苗组件均包括育苗座和多个育苗杯;通过在育苗箱内设置二氧化碳发生机构、水肥供给机构和光线供给机构,能够为玉米苗提供生长所需二氧化碳、水分和光照,为其提供良好稳定的成长环境,保证玉米苗的生长;育苗杯采用拼接结构,便于在育苗完成后将玉米苗取出,不损伤幼苗,避免由外因导致玉米苗的生长受到影响,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530341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0962819.1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nventor: 付义 , 杨雅凌 , 周芳 , 杨林院 , 张东华 , 尹兴福 , 蒋傅燕 , 倪石建 , 李自卫 , 肖卫华 , 冯绍卫 , 杨书彩 , 杨虹 , 罗怀宇 , 唐李军 , 陈以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且水分可控的玉米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其上设有箱门,育苗箱内设有多个隔板,隔板上和育苗箱箱底均放置有育苗盒,育苗盒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育苗箱的箱顶和隔板底端均设有光照灯,育苗箱的箱壁具有热风腔和水腔,育苗箱的内箱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热风腔连通的出风口,水腔通过进水管与水源连通,育苗箱的两侧内箱壁上均设有与水腔连通的喷水嘴,喷水嘴上设有开关阀;热风机,其设置在育苗箱顶端,其出风口连接有热风管,热风管与热风腔连通;以及设置在箱门外表面上的操控显示屏。该育苗装置,可以自动调控育苗箱中的温湿度,保证幼苗在适宜环境下成长,保证幼苗的成活率,同时减少人员的操作,加快实验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71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30371.1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玉米单倍体诱导效率的方法,属于遗传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增强玉米单倍体诱导效率的方法,利用热带诱导系作为母本,温带诱导系作为父本,杂交组配产生温热诱导系间杂交种,利用温热诱导间的杂种优势来提高现有诱导系的农艺和产量性状,以满足玉米单倍体诱导系作为父本以制种的方式进行大规模诱导时对株高、花粉量、生育期等方面的要求,对玉米双单倍体(DH)技术的规模化推广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76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425933.5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G16B20/30 , C12Q1/6895 , G16B20/20 , G16B2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SNPs数量和/或InDels数量在评估玉米杂种优势中的应用,属于玉米杂交育种领域。本发明发现玉米杂交种群中玉米全基因组特定区域(基因上游2kb区域和外显子区域)的杂合SNPs数量和杂合InDels数量与玉米杂交种后代杂种优势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筛选高杂种优势的玉米杂交种,为玉米高杂种优势杂交种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玉米育种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86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29590.8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鲜食糯玉米改良为鲜食甜糯玉米的方法,属于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将鲜食糯玉米改良为鲜食甜糯玉米的方法,利用超甜玉米自交系作为供体亲本将糯玉米单交种的父本改良为甜糯型双隐性自交系,再和母本杂交,获得改良型甜糯鲜食玉米新品种,鲜食果穗上甜、糯籽粒分离比为1:3,甜、糯两种类型的籽粒在同一果穗上同时表达,鲜食表现出原先糯玉米品种鲜香软糯口感的同时又增加了甜玉米的鲜甜风味,适口性更好,更受消费者的喜爱。
-
公开(公告)号:CN119859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47374.4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G01N33/6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玉米8号染色体上白斑病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及应用,位于玉米8号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和/或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多年多点实验,在玉米8号染色体上共同定位到SNP:8‑149153434及其关联基因Zm00001eb358700(SEQ ID NO:2),该SNP在多个不同的环境下均可被定位到,可解释了22.5%的表型变异,且具有最高的显性效应;其关联的候选功能基因主要编码HSF家族的热应激转录因子C‑1a,已被证实与玉米抗性有关,该位点可作为玉米白斑病抗性分子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7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25933.5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G16B20/30 , C12Q1/6895 , G16B20/20 , G16B2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SNPs数量和/或InDels数量在评估玉米杂种优势中的应用,属于玉米杂交育种领域。本发明发现玉米杂交种群中玉米全基因组特定区域(基因上游2kb区域和外显子区域)的杂合SNPs数量和杂合InDels数量与玉米杂交种后代杂种优势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筛选高杂种优势的玉米杂交种,为玉米高杂种优势杂交种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玉米育种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1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157001.7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领域,具体公开一种Zm00001d012005基因在调控玉米籽粒淀粉含量中的应用,具体的本发明提出与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相关的基因在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所述Zm00001d012005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利用GWAS分析和遗传连锁分析共同定位到位于8号染色体的与籽粒淀粉含量显著相关的SNP_166371888,进而挖掘到调控籽粒淀粉含量的功能基因Zm00001d012005,基因Zm00001d012005可解释10.19%的籽粒淀粉含量表型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