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08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811290660.2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架,风鼓支架的中部具有左右方向延伸的滑槽,风鼓支架在滑槽的前后两侧的边框上开设滑道;承载扣板盖合地固定连接在集风罩的大口端,承载扣板上遍布其表面地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承载扣板通过前后端沿的两个滑块与两个滑道的配合实现在滑槽中的左右滑动;风鼓支架的左端前后两侧相对地安装一对吸入式风扇,吸入式风扇的出气口均与进风管的一端贯通式连接,进风管的另一端与集风罩的小径端连接;风鼓支架的右部前后两端相对地开设有一对条形槽,一对支撑块的一对限位块分别由风鼓支架的下部滑动插装于一对条形槽中;密封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扣板上端面的四周。该散热架能够改善笔记本的供风能力,能提高笔记本电脑散热性能。

    一种增压式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935873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288433.6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式笔记本电脑散热器,散热底座的上表面板设有主散热风扇,散热底座内部设有空腔,散热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可将外周空气吸入空腔内的进风扇Ⅰ,散热底座的后部并列设有多个可将外周空气吸入空腔内的进风扇Ⅱ,散热底座的上表面板四周环绕设有密封棉,密封棉通过尼龙粘板固定粘贴在上表面板的四周边缘。本发明一方面可以将空气以较高的流速吹向笔记本电脑的底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空腔中的气压与笔记本内部空气的气压差为笔记本自身的散热风扇提供更大的进风量,从根本上提高了整机的散热能力,提升了散热效果。既适用于低功耗移动笔记本电脑,又适用于对散热要求高的移动工作站,提升了运算速率,杜绝了卡机状况的发生。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0810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290660.2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架,风鼓支架的中部具有左右方向延伸的滑槽,风鼓支架在滑槽的前后两侧的边框上开设滑道;承载扣板盖合地固定连接在集风罩的大口端,承载扣板上遍布其表面地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承载扣板通过前后端沿的两个滑块与两个滑道的配合实现在滑槽中的左右滑动;风鼓支架的左端前后两侧相对地安装一对吸入式风扇,吸入式风扇的出气口均与进风管的一端贯通式连接,进风管的另一端与集风罩的小径端连接;风鼓支架的右部前后两端相对地开设有一对条形槽,一对支撑块的一对限位块分别由风鼓支架的下部滑动插装于一对条形槽中;密封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扣板上端面的四周。该散热架能够改善笔记本的供风能力,能提高笔记本电脑散热性能。

    增压式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8985092U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821784653.3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式笔记本电脑散热器,散热底座的上表面板设有主散热风扇,散热底座内部设有空腔,散热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可将外周空气吸入空腔内的进风扇Ⅰ,散热底座的后部并列设有多个可将外周空气吸入空腔内的进风扇Ⅱ,散热底座的上表面板四周环绕设有密封棉,密封棉通过尼龙粘板固定粘贴在上表面板的四周边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将空气以较高的流速吹向笔记本电脑的底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空腔中的气压与笔记本内部空气的气压差为笔记本自身的散热风扇提供更大的进风量,从根本上提高了整机的散热能力。既适用于低功耗移动笔记本电脑,又适用于对散热要求高的移动工作站,提升了运算速率,杜绝了卡机状况的发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全回转式多用途挖掘机铲斗

    公开(公告)号:CN211340943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1521000.0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回转式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包括主铲斗体部分、设置在主铲斗体部分上的回转连接部分及拇指夹斗部分;主铲斗体部分包括底板、背板、墙板和斗耳板组件Ⅰ;回转连接部分包括液压回转装置支座、液压回转装置和斗耳板组件Ⅱ;拇指夹斗部分设置在主铲斗体部分的后上方,包括拇指夹斗连接件、拇指夹斗油缸和拇指夹斗。本全回转式多用途挖掘机铲斗能够实现360°可控全回转,进而可以在配合作业臂变幅动作的前提下实现增加作业的灵活度,同时可实现对物料的夹取运输功能,达到一铲多用目的,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扳手
    6.
    实用新型
    扳手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209850777U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822211756.7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扳手,包括一把手(1),把手(1)内部至少设有一敞开端口(111)的容纳腔(11),把手(1)还包括:附座(2),附座(2)连接于把手(1)上,且其上设有弧形槽(21);柔性箍圈(3),其被构造成绕着附座(2)设置,其内表面与弧形槽(21)相对设置共同限定出卡腔(10),其第一连接端(3A)铰接于把手(1)上,其第二连接端(3B)连接至容纳腔(11)内且通过调节固定机构(4)连接在把手(1)上以调整卡腔(10)的尺寸,其中,柔性箍圈(3)上设置第一凸起(31),弧形槽(21)上设置第二凸起(22)。该扳手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滤芯的拆卸,而且结构简单,操控性强,便于携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