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43808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79101.8

    申请日:2016-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4 F01M5/002 F01P3/02 F01P2003/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结构,包括气缸体,所述的气缸体一侧设有相互独立的机油冷却器前水道腔和后水道腔,所述的前水道腔一端设有气缸体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可与外挂式机油冷却器相连的前水道腔出水口,所述的后水道腔一端设有可与外挂式机油冷却器相连的后水道腔进水口;所述气缸体内的每个缸均设有气缸套水套腔,每个所述气缸套水套腔上均设有与后水道腔相连通的水套腔引水口,相邻所述的气缸套水套腔之间设有将它们连通的连通口。本发明结构简单,发动机冷却水全部通过外挂式机油冷却器,冷却水流量大、流速快,各缸一致性好,冷却效果好。

    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43808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1079101.8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结构,包括气缸体,所述的气缸体一侧设有相互独立的机油冷却器前水道腔和后水道腔,所述的前水道腔一端设有气缸体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可与外挂式机油冷却器相连的前水道腔出水口,所述的后水道腔一端设有可与外挂式机油冷却器相连的后水道腔进水口;所述气缸体内的每个缸均设有气缸套水套腔,每个所述气缸套水套腔上均设有与后水道腔相连通的水套腔引水口,相邻所述的气缸套水套腔之间设有将它们连通的连通口。本发明结构简单,发动机冷却水全部通过外挂式机油冷却器,冷却水流量大、流速快,各缸一致性好,冷却效果好。

    柴油机用对置式双液压泵取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0701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439736.X

    申请日:2012-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用对置式双液压泵取力装置,包括:液压泵齿轮轴,其固定在柴油机齿轮室上。液压泵驱动齿轮,其设置有内花键;其在压装滑动轴承后套装在液压泵齿轮轴上;花键套,其设置有内花键和外花键;花键套的外花键与液压泵驱动齿轮的内花键相啮合。液压泵可通过液压泵齿轮轴一端的液压泵安装孔和齿轮室盖上的液压泵安装孔对置连接于花键套的两端,与花键套的内花键相啮合。本发明可实现两组液压泵同步驱动,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柴油机齿轮室空间;使用中,若一组液压泵出现问题或损坏,可单独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

    柴油机用对置式双液压泵取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07011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210439736.X

    申请日:2012-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用对置式双液压泵取力装置,包括:液压泵齿轮轴,其固定在柴油机齿轮室上。液压泵驱动齿轮,其设置有内花键;其在压装滑动轴承后套装在液压泵齿轮轴上;花键套,其设置有内花键和外花键;花键套的外花键与液压泵驱动齿轮的内花键相啮合。液压泵可通过液压泵齿轮轴一端的液压泵安装孔和齿轮室盖上的液压泵安装孔对置连接于花键套的两端,与花键套的内花键相啮合。本发明可实现两组液压泵同步驱动,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柴油机齿轮室空间;使用中,若一组液压泵出现问题或损坏,可单独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

    一种双发电机固定支架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07419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1609146.6

    申请日:2018-09-30

    Inventor: 肖耿 李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发电机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上部设有可连接发动机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发电机支座,所述第一发电机支座上设有与发电机的外轮廓相适应的第一弧面凹槽,所述支架本体的下部靠近所述第一发电机支座的一侧设有第二发电机支座,所述第二发电机支座上设有与发电机的外轮廓相适应的第二弧面凹槽,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面上设有惰轮支座和张紧轮支座,所述支撑座与位于其斜下方的第二发电机支座之间设有容纳发动机部件的让位口。本实用新型的双发电机固定支架,能够集成安装两个发电机,保证整机使用需求,双发电机通过两层轮系带动,连接可靠,布置紧凑,减小皮带磨损,提升皮带寿命。

    发动机进气加热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36524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851294.2

    申请日:2018-06-04

    Inventor: 钟盛林 肖耿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器,该发动机进气加热器固定在进气连接管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直管段上,发动机进气加热器包括:固定法兰面,固定法兰面内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多股铜芯片保护架,多股铜芯片保护架的第一端面固定于凹槽内;两个接线柱,其设置在固定法兰面的凹槽位置上;以及多股铜芯片,其设置于多股铜芯片保护架内部;其中,接线柱的一端位于固定法兰面的外部,用于连接外部加热电路,接线柱的另一端与多股铜芯片的一端连接,多股铜芯片的另一端固定在多股铜芯片保护架的第二端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进气加热器提升了进气接管和整车中冷器的装配空间及装配效率。

    一种传感器组件固定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106537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0631154.4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组件固定的结构,包括底座和位于该底座上方的防护板,所述的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所述的防护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护板、第二护板,所述的第一护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底板相连的第一侧板,所述的第二护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底板相连的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底板与第一侧板、第一护板之间所围成的区域构成容纳NOx传感器的第一内腔,所述的第二底板与第二侧板、第二护板之间所围成的区域构成容纳压差传感器的第二内腔,第一护板上设有NOx传感器让位孔,第二护板上设有压差传感器让位孔。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高压取气管路振动断裂、有效固定NOx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减少取气管路、传感器布置安装难度小。

    一种空调压缩机工装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08763847U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21609825.3

    申请日:2018-09-30

    Inventor: 肖耿 李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压缩机工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可以与发动机上的空调压缩机安装部相适应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有垂直凸出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平行于安装板设置的皮带轮,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多个与发动机上的空调压缩机定位面相适应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上设有与发动机上的空调压缩机安装孔相适应的连接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有加强筋板。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压缩机工装支架,模拟空调压缩机的结构,代替空调压缩机装配在发动机上进行发动机性能测试,保证发动机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通用性好,只需一种工装支架即可满足不同机型使用,产品的竞争力强。

    一种EGR系统固定支撑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106604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0629983.9

    申请日:2018-04-28

    Inventor: 肖耿 吴刚 周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GR系统固定支撑的结构,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顶部设有多组将EGR冷却器锁紧的锁紧组件,每组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挡板以及环绕在两个所述挡板外围的卡箍,所述的挡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向内延伸并与所述EGR冷却器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结构,所述的底板底部分别设有将其固定于发动机上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能有效避免干涉,且装配方便、成本低。

    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256967U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21309266.5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结构,包括气缸体,所述的气缸体一侧设有相互独立的机油冷却器前水道腔和后水道腔,所述的前水道腔一端设有气缸体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可与外挂式机油冷却器相连的前水道腔出水口,所述的后水道腔一端设有可与外挂式机油冷却器相连的后水道腔进水口;所述气缸体内的每个缸均设有气缸套水套腔,每个所述气缸套水套腔上均设有与后水道腔相连通的水套腔引水口,相邻所述的气缸套水套腔之间设有将它们连通的连通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发动机冷却水全部通过外挂式机油冷却器,冷却水流量大、流速快,各缸一致性好,冷却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