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84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23853.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IPC: G06F30/20 , E21F16/02 , G06F17/10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排水系统环向盲管间距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隧道允许排水量Q允;建立考虑隧道排水系统细部构件的渗流计算模型;根据渗流计算模型建立二次衬砌承受水压力的表达式;根据二次衬砌承受水压力的表达式确定二次衬砌承受的最大水压力与环向盲管间距的关系;根据二次衬砌允许承担的最大水压力,确定环向盲管间距。本发明方法,使排水系统环向盲管间距设计,由定性到定量进行转化,进行有效指导设计及施工,保证隧道运营安全,解决现有环向盲管间距的设置存在的“主要依靠经验,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无法有效指导其设计及施工,威胁运营安全,导致隧道防排水体系施工的模糊性及随意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4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57783.4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广西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隐伏溶腔对隧道突涌水的影响特征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输入隧道以及隧道周边隐伏溶腔的数据信息,隐伏溶腔对隧道突涌水的影响特征包括隧道涌水量和溶腔补给量;设隧道为圆形隧道,隐伏溶腔为球体,确定隧道的隧道半径、溶腔与隧道半径比值、地下水位与隧道中心竖直高度、溶腔中心与隧道中心间的距离、溶腔中心与隧道隧道中心间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构建隧道涌水量预测模型以及溶腔补给量预测模型;基于所述隧道涌水量预测模型计算隧道涌水量,基于所述溶腔补给量预测模型计算溶腔补给量。本发明能准确预测隧道涌水量和溶腔补给量,揭示了隐伏溶腔与隧道位置关系及溶腔体积对隧道突涌水的影响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