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92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91245.8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四球茶组培再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外植体处理:先用澳洲茶树精油处理待采集枝条并用袋子套住所述待采集枝条,再采集所述待采集枝条,剪切,消毒与干燥,获得带腋芽茎段;根据各个培养阶段培养需求配制特定培养基和特定培养条件进行初培养‑腋芽增殖培养‑小丛芽培养‑小丛芽生根等组培流程以获得四球茶组培苗,通过对四球茶组培苗进行封口炼苗与移栽获得四球茶优质苗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澳洲茶树精油处理结合物理隔离的方式降低四球茶外植体初培养的污染率和死亡率,结合特定消毒方法和培养基获得无菌苗获得率88.33%,制备特定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腋芽增殖使腋芽增殖系数达3.5,诱导率达90.00%,小丛芽的增殖系数为4.5,诱导率为90.00%,生根率为85.00%。
-
公开(公告)号:CN1191570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71003.0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促进香合欢继代芽增殖与复壮的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脱分化:取22代后继代芽切成组织块,接种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在预设诱导条件诱导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14‑20d;诱导丛生芽:切取所述愈伤组织,将切后的愈伤组织接种至分化培养基中,置于预设分化条件诱导丛生芽;复壮培养:取所述丛生芽的茎或芽接种至复壮培养基中,置于预设培养条件中培养获得复壮苗;继代培养:剪取复壮苗的茎段接种至继代培养中,在预设培养条件下培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诱导22代后继代芽形成愈伤‑诱导丛生芽‑复壮‑继代的方式,重新让出现衰退现象的香合欢继代芽重获分化再生繁殖能力,达到延长香合欢继代芽组培寿命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1858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88304.2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濒危植物蒜头果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扦插基质的制备:采用河沙、蛭石、草木灰、海藻糖酯溶液按比例混合后,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其中,所述海藻糖酯溶液浓度为34‑43mg/L;(2)扦插枝条处理:将扦插枝条下端斜切后在含芦荟汁、ZT、萘乙酸钠按比例混合的扦插处理液中浸泡3‑7min,将处理后的扦插枝条扦插至扦插基质中;(3)扦插管理:在扦插的过程中使用海藻糖酯溶液与扦插处理液喷施。本发明方法通过制备扦插基质和用扦插处理液对蒜头果扦插枝条进行处理,保护细胞膜提高细胞活性和完整性,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提高蒜头果扦插枝条的成活率和生根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582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21876.8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B79/02 , A01G17/00 , A01G7/06 , A01C21/00 , C05F11/00 , C05F17/20 , C09K17/40 , C09K17/14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铅污染地区种植香花油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铅含量检测:检测受污染地块中的铅含量,对铅含量>800mg/kg的土块采用钝化剂与表土层土壤混合,再检测;对铅含量≤800mg/kg的地块进行土壤改良;(2)土壤改良:向该铅含量≤800mg/kg土块施由硫酸盐还原菌、醋酸菌、蜡质芽孢杆菌组成的微生物菌剂后,混播苜蓿和狗牙根1‑2年后拔除,改植香花油茶实生苗;(3)香花油茶定植;(4)后期管理。本发明方法通过种前改良土壤,使土壤中铅对香花油茶毒害性降低,通过制定定植方案和后期管理获得的香花油茶植株生长健壮,4年后获得的香花油茶产量为4kg以上,且种植香花油茶4年后土壤中的重金属铅含量有所下降,达到改善土壤铅含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171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409462.X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C1/00 , A01C1/08 , A01G24/00 , A01G24/25 , A01G24/23 , A01G24/10 , A01G24/28 , A01G24/15 , A01G24/18 , C05G3/00 , C05G3/60 , C05G5/23 , A01N43/90 , A01N43/22 , A01N43/38 , A01N37/10 , A01N39/04 , A01N61/00 , A01N59/00 , A01N43/12 , A01N45/00 , A01N37/4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改变环境因子提高江南油杉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准备;(2)种子消毒;(3)浸种处理:调配浸种液进行变温浸种;(4)催芽基质处理;所述催芽基质包括粗粒活性炭、碎屑、细沙、草炭、蛭石、岩棉,且所述粗粒活性炭是高温消毒后用植物生长激素混合制剂浸泡后获得;(5)催芽处理:催芽室进行恒温恒湿催芽;所述催芽室包括空调、雾化设备、催芽基质,浸种后种子按固定深度埋入催芽基质进行催芽,催芽时用空调和雾化设备对催芽室控温控湿。本发明方法用浸种液对种子变温浸种,催芽时粗粒活性炭缓释植物生长激素混合制剂,催芽室设空调和雾化设备对催芽控温控湿,使江南油杉种子萌发率在74.98%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45495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42955.0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源于尾叶桉CAD基因序列的RNAi片段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将如SEQ ID NO.1所示的改良DNA序列,以“尾尾相连”的方式组成RNAi片段,其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将该RNAi片段应用于转基因植株中,证明了该RNAi片段具有调控木质素合成的作用。本发明通过对尾叶桉CAD基因序列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尾叶桉转基因定向调控木质素合成的基因工程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0036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68382.6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澳洲茶树精油提取剩余物轻型育苗基质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70-90份澳洲茶树精油提取剩余物、3-5份生物炭粉、10-12份珍珠岩、10-18份蛭石粉、20-40份细沙、10-20份糠醛渣、1-2份蟹壳粉、15-30份红土、10-15份菌菇栽培废弃基质、0.006-0.010份微量元素。本发明利用澳洲茶树精油提取剩余物,研发一种轻型育苗基质,能够驱除虫害的侵蚀、预防病害发生,以实现高效育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00613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23747.2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C21/00 , C05B17/00 , C05F17/00 , C05G3/00 , C05G3/04 , C05C9/00 , C05F3/00 , C05F5/002 , C05F11/00 , C05F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杉木成熟林下种植草珊瑚的复合经营方法,包括如下措施:(1)林地选择、(2)林分处理、(3)林地整地、(4)林下种植、(5)林间管护、(6)采收加工等措施。本发明通过在选地整地、种植及林间管护、采收及加工等方面的创新,使种植在杉木林下的草珊瑚能够良好生长,且亩产量、果实产量、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等指标不受影响,同时以耕代抚,促进杉木生长。方法的应用,能很好地实现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缓解目前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助推草珊瑚的产业发展,丰富我国复合农林业优良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865102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82905.5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树嫩枝扦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插穗的采集、插穗的处理和扦插管理步骤。首先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构树或者两年生构树伐桩后的萌芽林作为采穗母株,选取顶芽、侧芽或者截去顶芽且已经半木质化的穗条作为插穗,扦插基质采用红心土,扦插时在红心土中戳一个1.5-2.5cm深的洞,将插穗下端2cm浸入生根粉与滑石粉混合加水搅拌成的糊状物中蘸一下,再插入戳好的红心土洞中,用红心土轻轻压实;插后保持红心土湿润,育苗场地要通风透气,同时要求排水性好。本发明方法在同等条件的采穗圃中可采得更多的插穗,扦插生根率达96.0%以上,扦插成活率达95.5%以上,操作简单,扦插15天即可生根,3-7月扦插时期每月都可有苗木出圃,能获得更高的繁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1088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14700.9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叶桉CCoAOMT基因及其应用,其尾叶桉CCoAOMT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可将该基因应用于转基因植株中,且证明了该基因具有调控木质素单体S/G比值的作用。通过对尾叶桉CCoAOMT基因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尾叶桉转基因定向调控木质素合成的基因工程育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