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开挖铲斗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261153U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23421528.5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开挖铲斗,包括铲斗本体和开挖齿,所述铲斗本体端口处均匀设有可活动拆卸的开挖齿,所述开挖齿后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开挖齿通过所述凹槽卡接在所述铲斗本体的端口处,所述开挖齿表面开设有锥形斜坡,所述开挖齿的厚度从前之后逐渐增大,所述开挖齿前端开设有锥形镂空槽,所述锥形镂空槽两侧形成有锥形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开挖齿表面开设锥形斜坡,将开挖齿设置成厚度从前之后逐渐增大的结构,且通过锥形镂空槽在开挖齿的前端形成两个用于挖取垃圾的锥形尖,在进行压实垃圾挖取时,能够提高开挖齿的切削能力,避免开挖齿卡在堆积的垃圾内,便于开挖齿伸入到垃圾内部,便于对压实垃圾的挖取。

    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垃圾堆体三维气井网络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184086U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20928924.2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垃圾堆体三维气井网络结构,用于垃圾堆体提高降解速度,它包括垃圾堆体,竖井,水平井,竖气管,水平气管,其特征是在垃圾堆体上方,沿垂直方向打竖井,在垃圾堆体侧面,沿水平方向打水平井,在垃圾堆体内竖井和水平井在空间上相互垂直,但不相交,在竖井与水平井内分别埋入竖气管和水平气管,竖气管和水平气管的管身上都阵列有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将竖井和水平井联用,一注一抽的方式,提高空气在垃圾堆体内的传输作用体积,加速好氧修复速度。而且可充分利用垃圾堆体原有的水平井及原本配有的填埋气收集系统进行抽气,大大节省好氧修复的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垃圾填埋场库容开挖前的堆体快速好氧除臭。

    一种填埋场雨污分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766932U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21362187.5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埋场雨污分流结构,清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两侧的两个第一挡板,其中两个第一挡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活动座,另外两个相对第一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座,两个活动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本实用新型,带有污物的水流会经过底座顶部的筛网来对其进行分流处理,在筛网长时间的使用情况下,其顶部会残留大量的污物,之后可以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活动座向前移动,并且底部的电动伸缩杆会驱动推板进行下降,直至接触到筛网的表面,从而在使用时,不需要人工进行清理,降低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强度。

    一种多级加热的移动式热脱附土壤修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08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83449.7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级加热土壤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级加热的移动式热脱附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一级加热机构、二级加热机构、搅动机构、输料机构、三级加热机构、导气机构和控制器,二级加热机构设置在一级加热机构的左端上表面,三级加热机构通过输料机构与一级加热机构相连接,一级加热机构包括有加热箱一,加热箱一的内侧壁从上至下安装有三个传送带一,加热箱一的内底面安装有若干个空心管,空心管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空心圆板,空心圆板的外侧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加热箱一的底端内部开设有蒸气管,蒸气管的内部容腔与空心管相连通;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对土壤进行多级热脱附,提高热脱附效果。

    一种回灌井防淤堵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321230U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23348207.1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填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回灌井防淤堵装置,尤其适用于填埋场餐厨废液。回灌井防淤堵装置包括井体、井盖组件、井封和疏通组件,竖井结构的井体上具有用于输出废液的回灌孔,井体内配置有用于疏通回灌孔的疏通组件,其包括:柔性部,其贴合在井体的内壁上,且对应于回灌孔处设置;驱动部,其配置成能够在柔性部与井体的内壁贴合的状态下驱动柔性部围绕设定轴线旋转,用于以去除附着在回灌孔上的粘附物。其中,柔性部借由一连杆元件可转动地连接至驱动部上,并且连杆元件和柔性部之间设置张力机构,张力机构配置成以使得柔性部贴合井体的内壁的方向施力于连杆元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