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687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711157662.X

    申请日:2017-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包括内部型材支撑杆,沿内部型材支撑杆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微带振子,以及套设在内部型材支撑杆上的多个铜管寄生元组件,所述内部型材支撑杆固定连接在铜管寄生元组件的中心。该发明利用内部铝型材支撑杆和铜管寄生元组件,与天线罩组成整体大幅提高了该天线整体的刚性,使得天线在风载作用下的变形大幅减少;而且微带振子、铜管寄生元组件及内部铝型材支撑杆之间均通过塑料铆钉固定,无任何螺钉,组装方便快捷,支架两侧导向结构非常方便细长天线插入天线罩内,可有效避免微带振子、铜管寄生元组件与天线罩的碰撞。

    一种通讯产品用双层PCB板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98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810307783.6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一种通讯产品用双层PCB板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包括两块PCB板,在两块PCB板之间设置有一块金属分隔板,在每块PCB板远离金属分隔板的一侧设有一块金属边板,所述PCB板、金属分隔板和金属边板通过两个固定件组合固定,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两条平行的PCB板插槽,在两条PCB板插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与其平行的边板插槽,在两条PCB板插槽之间设置有与其平行的分隔板插槽。本发明将五块板按序插入固定件的五条槽内,定位筋与定位槽对位准确,固定件弹性卡扣扣入金属边板的卡孔内,可达到装配牢固目的,能够实现多层PCB板和金属板的同时固定,提高了组装效率,而且装配也更简单。

    一种通信天线用双模式切换开关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64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810252440.4

    申请日:2018-03-26

    Abstract: 一种通信天线用双模式切换开关及其组装方法,包括塑胶基座和PCB板,塑胶基座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卡槽和至少一个卡扣柱,且卡槽内设置有金属开关片;所述PCB板的正面分布有金属线路,且该金属线路包括三条互不连通的金属线,在该PCB板上还设置有与卡扣柱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定位导向孔,以使塑胶基座上的卡扣柱穿过的定位导向孔后将塑胶基座和PCB板连接起来。本发明通过移动塑胶基座到不同的两个位置,使其带动金属开关片将三条互不连通的金属线连接成两条不同的通路,从而形成两种模式,实现了两种模式的切换,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能够很容易的实现两种不同模式间的切换。

    天线单元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58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1711059639.7

    申请日:2017-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线,提供一种天线单元结构,包括寄生贴片、PCB板以及若干馈电芯,各馈电芯均与寄生贴片电连接,还包括安设于寄生贴片上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与各馈电芯一一对应的若干卡扣组件,馈电芯通过对应卡扣组件安设于支架上,且支架卡设于PCB板上,各馈电芯均与PCB板上的馈电线路电连接。本发明中通过支架将多个馈电芯、寄生贴片以及PCB板连接为一个整体,整体结构的质量较轻,多个馈电芯也保证了天线单元结构的功率容量,另外由于支架与PCB板卡接,各馈电芯也通过卡扣组件安设于支架上,从而使得天线单元结构在组装时候比较方便,可以采用机器组装实现自动化,进而保证组装后天线单元结构的一致性。

    基站天线及其天线阵列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770654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710799987.1

    申请日:2017-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阵列模块,两个以上天线单元安装于馈电网络线路板设有两个功分电路的一面、滤波器安装于馈电网络线路板设有两个耦合电路的一面;每一功分电路设有一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一功分电路的多个输出端各自分别为一天线单元‑45°极化馈电,另一功分电路的多个输出端各自分别为一天线单元+45°极化馈电;每一耦合电路设有一射频输入端和一输出端,每一耦合电路的输出端各自分别与一功分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滤波器至少设有两个输出端,滤波器的两个输出端各自分别与一耦合电路的射频输入端电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站天线。实现了集成化和模块化,提高了可扩展性,安装结构和连接结构简单,后续容易调试和维修,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天线封装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58460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0508850.1

    申请日:2016-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封装结构,包括:天线罩、上端盖、底座以及反射板;所述天线罩紧固装配于所述底座上,天线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反射板插设于所述天线罩内并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端盖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天线罩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天线从天线罩内方便、快速地拆装返修,提高了天线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3D-MID技术阵列天线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8794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676982.4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一种3D-MID技术阵列天线,包括馈电线路介质基板,馈电线路介质基板其中一侧表面设置有金属地,馈电线路介质基板的另一侧上通过隔离条围绕形成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隔离区,隔离区内设置有天线单元,相邻两个两天线单元的隔离条由磁负超材料单元组成,磁负超材料单元由两个方形螺旋谐振器级联组成,两个方形螺旋谐振器级联组成的磁负超材料单元放置在两个相邻天线单元之间,起隔离条的作用,在解耦的同时提高隔离度,本申请从遏制互耦角度出发,通过在天线单元间加载磁负超材料单元达到解耦目的。

    一种天线安装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1918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175050.3

    申请日:2017-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插入在安装底座上端并与安装底座固定连接的硅橡胶套,天线伸入到硅橡胶套中与硅橡胶套固定连接,硅橡胶套使天线罩与安装底座之间增加了缓冲,避免了通常天线罩与底座端部硬接触造成的局部脆裂问题,同时硅橡胶的锥形结构,越靠近底座端部胶垫越厚,即在底座端口处胶垫支撑最弱弹性缓冲最好,有效避免了天线罩材料与底座硬接触,越靠里对天线罩的支撑初步变强,也避免了胶垫端部天线罩与底座硬接触,同时底座第四端有台阶,涂抹硅胶体积较大,硅胶与底座和天线罩的结合强度更好,其密封可靠性更好。

    微带贴片天线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8567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057834.6

    申请日:2017-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9/10 H01Q1/2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线,提供一种微带贴片天线,包括反射板以及PCB板,还包括底板,反射板位于底板上,于PCB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块主寄生单元,于每一主寄生单元上均设置有次寄生单元,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二凸台以及第三凸台,PCB板通过第一凸台固定于反射板上,主寄生单元通过第二凸台固定于PCB板上,次寄生单元通过第三凸台固定于主寄生单元上,主寄生单元与PCB板以及次寄生单元之间均具有间隙。本发明中反射板安设于底板上,且PCB板、主寄生单元以及次寄生单元分别通过第一凸台、第二凸台以及第三凸台与底板连接固定,天线整体强度比较高,可以保证可靠性,另外底板采用塑胶注塑成型,质量轻,制作也比较方便。

    用于大规模MIMO天线的馈电网络

    公开(公告)号:CN107706512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10648945.3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规模MIMO天线的馈电网络,包括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介质基板;第一层、第二层介质基板之间设有带状线线路,第三层介质基板远离第二层介质基板的表面设有微带线线路;微带线线路包括第一、第二功分电路及第一、第二滤波器,带状线线路包括第一、第二定向耦合器;第一定向耦合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功分电路的输入端导通,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功分电路的输入端导通;第一滤波器连接于第一功分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第二滤波器连接于第二功分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通过上述实施方式,馈电网络集成度高、重量轻、体积小且适合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