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35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245237.5

    申请日:2019-12-06

    Inventor: 岳宝 林晨 大森宏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换热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换热部件和排风部件,壳体上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换热部件设于壳体内,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一进风口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风部件设于壳体内,排风部件与第一换热部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换热部件的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侧。根据本申请的换热装置,可以有效满足不同时段的差异化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空调室内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2343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1244517.4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和后背板,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上侧板和下侧板,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壳体构成一容置腔,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入风区,上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入风区,下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区;第一换热器,设置于容置腔内,且第一入风区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第一换热器上;第一换热器沿第一方向与后背板间隔设置,且间隔区域构成沉降增强区;第二换热器,设置于容置腔内,且第二入风区沿第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第二换热器上;第二换热器沿第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入沉降增强区内。本申请空调室内机可实现低噪声制冷送风。

    一种制冷设备中的除湿装置、制冷设备和除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2019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1880042235.3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一种制冷设备中的除湿装置、制冷设备和除湿方法,其中,除湿装置包括控制器(201)、设置于干燥室(101)内和干燥室(101)外的连通处的切换机构(102)、以及位于切换机构(102)内部的第一干燥剂容器(301),第一干燥剂容器(301)储存有干燥剂(304),干燥室(101)位于制冷设备中,干燥剂(304)被配置为吸附干燥室(101)内水分,控制器(201)被配置为向切换机构(102)发送第一切换指令,切换机构(102)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一切换指令后,将第一干燥剂容器(301)中的干燥剂(304)从第一连通状态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其中,第一连通状态为与干燥室(101)内空气接触,且不与干燥室(101)外空气接触的状态,第二连通状态为与干燥室(101)外空气接触,且不与干燥室(101)内空气接触的状态。

    换热装置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78140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74036.3

    申请日:2019-11-06

    Inventor: 林晨 瞿赛 岳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换热装置风道组件包括:风道本体,风道本体被构造为具有出风口且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的结构,出风口与容纳腔相连通;入风口,设置在风道本体的侧壁上;换热装置,设置在容纳腔中,换热装置位于入风口及出风口之间;导风件,设置在风道本体的侧壁上并位于容纳腔中,导风件位于换热装置和出风口之间;其中,导风件部分遮挡出风口,且导风件位于入风口沿风道本体的延伸方向上。使得气流在容纳腔中被引导到背离入风口的一侧,进而使得气流均匀地通过换热装置,提升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和性能。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2865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967886.X

    申请日:2019-10-12

    Inventor: 江晨钟 岳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系统。其中,空气处理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复合层,每个复合层包括离子交换膜、阳极和阴极,阳极和阴极分布在离子交换膜的两侧;至少两个复合层层叠并间隔分布,每个复合层的至少一侧形成有风道;其中,复合层的阳极所在的一侧形成的风道为阳极风道,复合层的阴极所在的一侧形成的风道为阴极风道,相邻两个复合层上同极性的电极相对分布。由于离子交换膜能够使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穿过,通过阳极电解生成的氢离子与氧气结合形成水汽,或通过阴极生成的氢氧根离子失电荷形成水汽,免除了相关技术中仅通过水汽的浓度差而进行潜热过程,有利于逆浓度差实现加湿、除湿功能,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潜热效果。

    空调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8417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859832.1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风道,风道的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通孔与风道内部的空间连通,且与压缩机所处的空间连通;风机,适配为驱动气流沿风道流动。本方案提供的空调器,风机驱动气流沿风道流动的过程中在通孔附近产生负压,将压缩机所在空间中的气体经由通孔吸入风道内,加强压缩机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促进压缩机强制对流换热,提升压缩机的散热效率,避免压缩机壳温升高的问题,从而有效保障压缩机的运行效率,提升产品的能效。

    空调设备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6446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810982390.5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第一换热器,为风冷换热器;相变蓄能换热装置,包括相变材料及第二换热器,且第二换热器与相变材料之间能换热;冷媒管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及第二换热器的第三接口连通;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换向装置,其与压缩机的排气口、回气口及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第二换热器的第四接口连接,用于在制冷模式下,使排气口与第四接口连通,并使回气口与第二接口连通;在再生模式下,使回气口与第四接口连通,并使排气口与第二接口连通。本方案提供的空调设备,其再生周期短且可自由、灵活地调控,克服了现有储能材料自然再生时再生周期长且无法控制的问题,且能兼顾提升产品运行能效,实现节能减排。

    转轮除湿装置及家用干燥储存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107351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810744208.2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轮除湿装置及干燥除湿设备,所述除湿转轮装置包括除湿转轮(10)、半导体制冷单元(20)、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单元(20)的冷端导热连接的吸热单元(21)、以及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单元(20)的热端导热连接的散热单元(22);所述除湿转轮(10)包括沿所述除湿转轮(10)的转动方向依次排布的处理区(10A)、再生区(10b)以及冷却区(10C);所述吸热单元(21)与所述冷却区(10C)对应设置;所述散热单元(22)与所述再生区(10B)对应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转轮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设置制冷单元,使得除湿转轮不仅能保持较高的除湿效率,还能有效地降低再生区对除湿空气造成的热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