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7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294870.3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当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并满足化霜模式的启动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风机降低至第一转速运行;当所述室内风机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启动所述化霜模式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降低至所述化霜模式的目标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目标转速,所述化霜模式中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本发明旨在提高化霜过程室内用户舒适性同时降低空调器运行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8687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294879.4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当空调器制热运行并满足化霜模式的启动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风机降低转速运行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维持当前参数运行;在所述空调器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室外机以所述化霜模式对应的目标参数运行;其中,所述化霜模式中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处于冷凝状态。本发明旨在降低空调器化霜启动时的运行噪音同时提高化霜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14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812010.5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F24F11/67 , F24F11/77 , F24F11/79 , F24F11/61 , F24F11/64 , F24F110/10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防冷风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空调器进入制热模式后,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调整至预设的防冷风角度,以进入防冷风状态;获取空调器的工况参数;在工况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退出防冷风状态,并维持退出防冷风状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的空调防冷风控制方法在空调器进入制热模式后,为避免空调器的出风温度过低时吹出的风直吹用户造成用户不适,控制空调器进入防冷风状态,直到获取空调器的工况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也即,空调器的出风温度适于用户的吹风温度时,退出防冷风状态,并通过维持退出防冷风状态,避免了空调器在制热过程中导风板频繁摆动至防冷风的角度,提升了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149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3564.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外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流路具有总进口和总出口且包括: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第三流路;第一支路,第一支路的一端与第二流路的一端和第三流路的一端连通,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和第一流路的一端均与总进口连通,第一支路上具有第一单向阀;第二支路,第二支路的一端与第一流路背离总进口的一端和第二流路背离第一支路的一端连通,第二支路的另一端和第三流路的背离第一支路的一端均与总出口连通,第二支路上具有第二单向阀,在空调器制冷时,冷媒由总出口流向总进口,可以改善制冷时多流路产生偏流的问题,从而改善温度不均的问题,有利于室外换热器出口温度的降低,有利于对电控模块的散热降温。
-
公开(公告)号:CN119755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1268234.X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F24F11/89 , F25B49/02 , F24F11/65 , F24F11/64 , F24F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确定压缩机的目标最低运行频率,在压缩机以第一预设频率运行的情况下,根据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与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对应的目标排气温度,对压缩机的目标最低运行频率进行调整,其中,第一预设频率由压缩机的目标最低运行频率确定且大于等于目标最低运行频率。由此,该方法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和室外环境温度对压缩机的目标最低运行频率进行细化分析,并结合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参数来对目标最低运行频率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提升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和压缩机的可靠性,避免出现压缩机频率过低引起失速或频繁停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7557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1272920.4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导风机构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确定导风机构的送风区域,其中,导风机构包括多个送风区域;在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和室内换热器温度满足防冷风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导风机构的送风区域,对导风机构的扫风角度进行控制。由此,在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和室内换热器温度满足防冷风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导风机构的送风区域,控制导风机构的扫风角度,从而能够减少冷风直接吹向人体,实现更佳的防冷风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48472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52516.X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杜富全
IPC: F24F11/32 , F24F11/61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70 , F24F11/88 , F24F110/10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通阀的换向异常检测方法、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四通阀的换向异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获取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室内换热器温度的第一温度差,并获取初始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室内换热器温度的第二温度差,所述初始室内环境温度是所述压缩机启动时的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初始室内换热器温度是所述压缩机启动时的室内换热器温度;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差与所述第二温度差的第三温度差;在所述第三温度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时,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四通阀换向异常,提高了四通阀的换向异常检测的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683642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20258914.7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K1/36 , F16K1/32 , F16K27/02 , F16K3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向节流阀、空调管及空调,双向节流阀包括套管、嵌设于第一套管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以及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第一阀体内形成有第一阀腔,第二阀体内形成有第二阀腔,第二阀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节流口,第二阀体的端壁开设有第二节流口。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均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阀腔内,第一阀芯的侧壁与第二阀体的内壁的贴合设置,并将第一节流口进行封堵,第二阀芯的侧壁与第二阀腔的间隔设置,并将第二节流口进行封堵。其中,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间隔设置,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之间形成有阀芯间隙,第一阀芯沿轴向形成有过流通道以连通第一阀腔和阀芯间隙。本技术方案通过阀芯的移动来实现两个方向的可控节流。
-
公开(公告)号:CN222068959U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20258838.X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5B4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向节流结构和空调器,该双向节流结构包括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一三通管及第二三通管,第一节流阀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一阀芯,第一阀芯活动连接于第一阀体内;第二节流阀包括第二阀体和第二阀芯,第二阀芯活动连接于第二阀体内;第一三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阀体的一端和第二阀体的一端连接;第二三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阀体的另一端和第二阀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阀芯的结构和第二阀芯的结构相同,且第一节流阀的导通方向与第二节流阀的导通方向呈相反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双向节流的同时,还能简化双向节流结构,进而适应多种机型的空调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683641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20258812.5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K1/36 , F16K1/32 , F16K27/02 , F16K3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向节流阀、空调管及空调,双向节流阀包括套管、嵌设于套管内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以及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第一阀体内形成有第一阀腔,第二阀体内形成有第二阀腔,第二阀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阀体的端壁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一阀芯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阀腔内,并将第一开口进行封堵,第一阀芯内形成有第三阀腔,第一阀芯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二阀芯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三阀腔内,并将第四开口进行封堵,第二阀芯的侧壁与第一阀芯的内壁间隔设置。本技术方案通过阀芯的移动来实现两个方向的可控节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