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
    1.
    发明公开
    空气调节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1678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0583403.8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机壳、电除雾模块、接水盘和取暖模块。机壳具有与室内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电除雾模块设于机壳内且包括放电极、集水极和电源,放电极和集水极间隔开设置且均与电源电连接;接水盘设在电除雾模块的下方以接收电除雾模块收集的空气中的水;取暖模块设于机壳内且位于电除雾模块的下游侧,取暖模块用于对空气加热以提升室内温度。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同时实现室内除雾和取暖,可以实现无风轮送风,从而可以降低噪音。

    空调器
    3.
    发明公开
    空调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663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13999.4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两个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敞开且分别设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壳体滑动套接,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一通风区域,第二壳体上具有第二通风区域,每个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分别具有连通在相应第二通风区域与第一通风区域之间的相互独立的风道;制冷循环组件,制冷循环组件包括压缩机和两个换热器,压缩机安装于第一壳体内,两个换热器分别对应安装于两个第二壳体内且位于对应的风道中;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于壳体组件内且位于两个换热器之间,风机组件包括两个风机,两个风机分别对应使两个换热器所在的风道通风。由此,使得空调器可折叠。

    空气调节设备
    5.
    发明公开
    空气调节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00652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71008.0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壳体、风机模块、除雾模块、除湿模块以及加热模块,壳体具有气流通道以及与气流通道连通的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风机模块设于气流通道内以驱动空气流动,除雾模块设于气流通道内且用于去除从室内进风口吸入的空气中的水雾,除湿模块设于气流通道内且位于除雾模块的下游侧,加热模块设于气流通道内且位于除湿模块的下游侧。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设备,可以在去除室内空间雾气的同时保持室内空间温度,从而可以避免室内温度降低造成的用户不适以及着凉的风险,并可以较好地避免雾气遮挡用户的视线,便于用户洗浴时取放物品,同时可以避免用户踏空滑倒的风险。

    一种空调器
    6.
    发明公开
    一种空调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13594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27811.3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机壳、风轮、制冷剂循环回路上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导风组件,机壳内设有分隔的安装腔和蓄能腔,机壳上设有进风口、内循环出风口和外循环出风口;风轮设置于安装腔中;第一换热器位于安装腔中,第二换热器位于蓄能腔中;导风组件设置于安装腔中;在内循环模式下,导风组件遮盖外循环出风口,进风口和内循环出风口之间形成内循环气流通道;在外循环模式下,导风组件遮盖内循环出风口,进风口和外循环出风口之间形成外循环气流通道,第一换热器与气流在内循环模式和外循环模式的热交换状态相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利用蓄能腔中的介质蓄冷,使得空调器实现降温。

    一种空调器
    7.
    发明公开
    一种空调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5872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90721.1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领域,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第一换热器、第一风机、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二风机,壳体包括室内进风口、室内排风口、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室内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均与第一腔体连通,且室内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均能够与室内连通,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均与第二腔体连通,且室外排风口和室外进风口均能够与室外连通。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均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二换热器和第二风机均设置于第二腔体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第二风机从室外抽风经过第二换热器换热后再排出至室外,第一风机从室内抽风经过第一换热器换热后再吹入室内,这样,避免第二风机从室内抽风,空调器换热效率高。

    空气处理设备
    8.
    发明公开
    空气处理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9516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420210.0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通风系统、除湿系统和换热系统,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进风腔、第二进风腔和第一出风腔;所述通风系统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引发气流从所述第一进风腔向所述第一出风腔流通,以及用于引发气流从所述第二进风腔向所述第一出风腔流通;所述除湿系统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进风腔内的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一进风腔的气流除湿;所述换热系统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进风腔内的第一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二进风腔的气流调温。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处理设备,兼顾通风、除湿、调温等多种功能,适用于多种场景。

    干地机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465308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1641334.3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地机,包括:壳体,壳体限定出安装空间且设有与安装空间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于壳体且与进风口对应;风轮组件,风轮组件设于安装空间内且适于将气体从进风口驱动至出风口;电控盒,电控盒用于控制风轮组件工作且设于安装空间内,电控盒和风轮组件在干地机的横向方向排布。由此,通过使加热装置与进风口对应,并且电控盒和风轮组件在干地机的横向方向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小干地机中各部件占用的干地机的高度空间,从而可以使干地机的高度尺寸降低,进而可以便于用户将干地机收纳于低矮的空间内,提高了干地机的使用体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