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334119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594712.6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838 , Y04S10/16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RTDS应用检测的合并单元,该合并单元,设置在数字化变电站的过程层,与RTDS输出的正负10V数字信号相匹配。所述合并单元包括FPGA和微控制器,所述FPGA中设置有时标生成器,所述微控制器设置有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接口,所述FPGA和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总线连接,所述FPGA通过所述时标生成器连接所述数字化变电站中的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所述微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接口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多采样率多路同时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48793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039669.6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G01R31/6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相变压器的短路电流确定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移相变压器的电磁约束参数和故障节点信息,并基于电磁约束参数,确定移相变压器的定导纳矩阵,从而可以利用等效电路原理提高短路电流的确定准确度;再根据故障节点信息,对定导纳矩阵进行修正,得到目标导纳矩阵,以定位故障节点和得到故障后的导纳矩阵;最后基于目标导纳矩阵,计算节点电压并确定移相变压器的短路电流,实现确定移相变压器的短路电流,同时本方法能够适用于常规变压器的短路电流的确定,通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2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5762.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理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包括:当用户端访问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时,生成访问请求,并通过利用AOP架构所创建的方面层,从访问请求的请求头中获取JWT信息,然后解析JWT信息,得到用户注册信息、用户端对应的可访问接口清单和请求路径的接口地址;基于用户注册信息,判断使用用户端的用户是否已注册;若使用用户端的用户已注册且用户端对应的可访问接口清单中包含请求路径的接口地址,则通过由方面层配置的切入点,将访问请求转发至MVC架构进行逻辑处理,以使用户端通过MVC架构对配置文件进行全阶段管控。本发明通过验证发起请求的用户与请求路径的接口地址的安全性,保障管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3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23477.0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饱和电流角调制的短路电流抑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海上风电并网系统的电力参数和拓扑结构,并建立海上风电并网系统数学模型;监测风机出口侧电流幅值是否超过预设幅值;若风机出口侧电流幅值未超过预设幅值,则控制换流器电流的饱和电流角度与VSG提供的角度同步;若风机出口侧电流幅值超过预设幅值,则根据海上风电并网系统数学模型计算出限流后的最小短路电流所对应的目标饱和电流角,并控制换流器将饱和电流角调整至目标饱和电流角,使得限流后的短路电流最小。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抑制短路电流的幅值,提高并网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6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04576.6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1R13/629 , H01R13/635 , H01R13/639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插式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设置于连接器插座的上方,连接器插头包括盖板、绝缘隔片、导电体以及卡扣件,盖板设置于连接器插座的顶端,绝缘隔片、卡扣件和导电体的一端均与盖板连接,另一端朝连接器插座的方向延伸;连接器插座设置于连接器插头的下方,且连接器插座包括壳体、第一桥接片以及弹性件,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内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两个第二通道分别设置于第一通道的两侧,两个第三通道分别设置于第一通道的两侧,弹性件和第一桥接片设置于第一通道内,第一桥接片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第二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7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77026.6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2H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送出线路复合电流极化式相间距离保护方法及系统,构造突变量与虚拟阻抗,进行故障方向快速判别,根据新能源送出线路参数构造单位虚拟阻抗,生成三相的正/反向故障的方向快速判据,利用傅里叶算法提取基频分量,计算正负序分量和虚拟极化电压;计算测量阻抗相角的波动系数CV(n),进行虚拟极化电压自适应补偿修正判断,依据波动系数CV(n)作出具备自适应补偿条件判断,获得自适应的虚拟极化电压Uvp1(n);用于计算AB/BC/AC两两相间工作电压Uop,记为Uop‑AB、Uop‑BC、Uop‑AC,利用自适应性的虚拟极化电压Uvp11(n)和虚拟极化电压获得区内故障判据,进行两相间的故障方向判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适用于新能源并网线路的相间故障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39056.2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馈线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计及分布式电源脱网时序的馈线自动化影响分析方法,包括:接收时间数据;获取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每两个开关之间的阻抗数据;获取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容量和故障时的输出电流;计算出线开关分闸后,第k次循环节点电压序列和分布式电源的脱网时序;做出首个分段开关在第k次循环分布式电源脱网前的电压‑时间曲线图;获取开关失压分闸的时刻,并计算开关分闸成功的总时间;根据开关分闸成功的总时间与重合闸时间的大小,给出调整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建议。本发明能够给出调整馈线自动化系统时间定值的建议,从而保证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49476.7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设备失效率评估装置,包括底座、连接组件、夹持组件、排风组件、支撑组件、磁吸控制组件以及温控检测组件,连接组件、支撑组件以及温控检测组件安装于底座上,温控检测组件与夹持组件相对设置于底座上,且围合形成用于放置继电保护设备的容置槽,温控检测组件朝向夹持组件一侧与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连接组件另一端与夹持组件连接,以带动夹持组件于底座上来回移动,排风组件穿过夹持组件朝向温控检测组件设置,两组支撑组件相对设置于温控检测组件两侧,且每一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一磁吸控制组件,以与继电保护设备的触点接触进行检测。本发明可以辅助进行过热后的热敏金属降温工作,降低评估等待时间,保证检测更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2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57262.9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惯量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波注入的光伏并网系统故障保护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在光伏并网系统中出现故障时,采用故障限流控制策略,通过调整输出电压限制故障电流的大小;再采用谐波注入控制策略,在三相电压的基础上,向所述光伏并网系统注入谐波信号;分别在谐波信号注入前后,获取光伏并网系统的故障等效电路,并求解出保护测点到故障点的故障距离;根据故障距离确定保护测点的出口时间,对光伏并网系统的故障进行处理。本发明在系统发生故障后注入具备特征性的谐波信号,可以强化故障特征,增加故障信息,提高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有助于解决因换流器弱馈特性导致的保护拒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1134.9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线模参数辨识与自适应矫正方法,检测需调整参数的线路两侧电压、电流信号,传递至对端并利用Bergeron模型计算对端电流计算值,与实测值作差后利用滑窗方式找到周期内最大模型误差值,当其大于启动值时启动参数矫正算法,计算电感参数调整量,并重新利用Bergeron模型计算、通讯并滑窗找寻参数矫正后的新模型误差,直到模型误差小于退出门槛时,更新线路的线模参数。本发明实现了输电线路的线模参数辨识与自适应矫正,以有效增强依赖线路参数的继电保护或故障测距方法的可靠性;应用场景广泛,无需额外加设装置,具备更好的市场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