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31352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661838.3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带线路并网的方法包括:待并网换流站S1带线路以OLT模式或者HVDC模式充电并解锁运行;对端运行换流站S2发出待并网换流站S1并网指令,并通过站间通讯传输给S1;待S1收到S2发出的并网指令后延时一段时间或者立即闭锁换流阀;S2在发出S1并网指令同时或者收到S1闭锁指令后,发出合与S1相连线路的线路隔离开关或者断路器的指令;与S1相连线路的线路隔离开关或者断路器合闸成功后,待并网换流站并网成功,可以再次解锁运行。本发明解决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待并网换流站无法带线路并网的缺陷,且在并网瞬间冲击小,避免了待并网换流站并网时整个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停运,提高了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及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3248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796528.9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PSD‑BPA仿真的厂站主接线模型生成系统,通过获取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并读取,获取电网数据文件并读取,对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与电网数据文件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修改网络数据文件,形成主接线模型,以供PSD‑BPA仿真,这样既能快速实现主接线模型建立,且能避免重复修改,有效减少工作量,由于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变动较小,只需简单维护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即可,能有效节省工作量,又能确保主接线模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3248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96528.9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PSD-BPA仿真的厂站主接线模型生成系统,通过获取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并读取,获取电网数据文件并读取,对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与电网数据文件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修改网络数据文件,形成主接线模型,以供PSD-BPA仿真,这样既能快速实现主接线模型建立,且能避免重复修改,有效减少工作量,由于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变动较小,只需简单维护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即可,能有效节省工作量,又能确保主接线模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3135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10661838.3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带线路并网的方法包括:待并网换流站S1带线路以OLT模式或者HVDC模式充电并解锁运行;对端运行换流站S2发出待并网换流站S1并网指令,并通过站间通讯传输给S1;待S1收到S2发出的并网指令后延时一段时间或者立即闭锁换流阀;S2在发出S1并网指令同时或者收到S1闭锁指令后,发出合与S1相连线路的线路隔离开关或者断路器的指令;与S1相连线路的线路隔离开关或者断路器合闸成功后,待并网换流站并网成功,可以再次解锁运行。本发明解决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待并网换流站无法带线路并网的缺陷,且在并网瞬间冲击小,避免了待并网换流站并网时整个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停运,提高了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及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7344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65831.4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构建一种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新增直流落点方案评估方法,包括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落点方案比选。评估指标体系包括:1)多馈入直流短路比;2)直流换相失败风险;3)低于系统N-1故障所需的无功补偿容量。落点方案比选采用评估指标值标准化处理和线性加权法实现综合评估。本发明能够兼顾直落落点方案的经济型与稳定性指标,能够科学有效的评估多馈入直流电网新增直流落点方案的优劣,有效指导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落点方案的初筛。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27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65820.6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新增VSC-HVDC落点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直流落点评价指标体系,所述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包括多馈入短路比、直流换相失败风险以及受端系统失稳风险三大指标;步骤2,计算各指标的相对优属度,实现对各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消除不同的评价指标的级别和量纲上的差异;步骤3,利用线性加权法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综合指标进行评价,选择出最优方案。该落点优选方法通过三大指标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各直流落点对交直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程度,利用优属度计算消除量纲和级别差异,最终统一成一个综合指标,避免多指标的最优方案不统一问题,评估方法简单,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4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338413.6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合储能系统参与火电厂AGC联合调节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AGC调节指令和调节持续时间,以及火电厂的实时运行功率;确定火电厂总共需要调节的总调节功率目标值;获取储能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确定储能子系统的最大功率改变量;根据总调节功率目标值和最大功率改变量,确定参与调节的主体以及对应的运行目标功率;确定参与调节主体的可持续工作时间;当存在某个参与调节主体的可持续工作时间小于调度下发的调节持续时间时,则在该时间到达之后,对参与主体和运行目标功率进行二次调整。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提高火电厂运行的灵活经济性,提升火电厂参与AGC的调节精度、响应速率和响应时间关键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7040.X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的储能电站调频的最优参数选取方法,首先,采集储能电站的风光负荷参数,以及实时的电网频率偏差;其次,构建包括风、光、负荷在内的不确定因素的不确定性集合;接着,根据下垂响应控制策略构建储能电站参与一次调频时的功率与频率的动态变化模型;然后,构建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的储能电站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参数选取优化模型;最后,在MATLAB仿真平台中进行模型搭建并采用商业求解器Gurobi求解器进行求解,最终得到优化的调频控制参数以实现储能调频能力以及经济性的提升。此种方法能够提高储能电站参与一次调频时的调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696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93431.8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柔直换流站无功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检测到柔直换流站的交流母线电压低于设定的低门槛值UL时,增加一个正的无功比例积分量,经过限幅环节后,叠加至无功参考值上,增大柔直换流站的容性无功输出,直至柔直换流站的交流母线电压恢复到额定值附近,则积分清零;当检测到柔直换流站的交流母线电压高于设定的高门槛值UH时,增加一个负的无功比例积分量,经过限幅环节后,叠加至无功参考值上,增大柔直换流站的感性无功输出,直至柔直换流站的交流母线电压恢复到额定值附近,则积分清零。与现有的控制策略相比,在电网电压突变时,无需人工切换无功控制模式,柔性直流换流站自动给无功外环增加补偿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55117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359197.6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在微电网或孤立电网中,为保持系统电压、频率稳定,需要一个采用下垂控制策略的电源作为主电源,这对主电源的容量和调节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受经济条件限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广义下垂控制方法,在电网协调控制层实现下垂控制策略从而取代原有的在主电源上实现的下垂控制策略,微电网或孤立电网中所有参与广义下垂控制的电源分为主电源和非主电源,主电源接受协调控制层下发的电压指令值并按该指令发电,非主电源接受协调控制层下发的功率控制指令并按该指令发电。采用本策略后,微电网或孤立电网对主电源的要求可以大大降低,同时协调控制层可以根据电网中各电源的实际情况安排出力,从而优化电网运行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