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3876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62037.1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凯 , 陈炯聪 , 黄曙 , 冯善强 , 胡春潮 , 侯艾君 , 汪溢 , 王红星 , 曹丽娟 , 张晓悦 , 谈树峰 , 何杰 , 杨占杰 , 禤文健 , 杨颖安 , 魏长春 , 程智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变电站测试的间隔层数据源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ICD配置文件进行初始化,为装置配置所需信息;对所述ICD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建立一个完整的装置雏形;将所述装置雏形按功能分类显示在人机界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的通讯模型;进行间隔层数据模拟装置的通讯过程。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实施本发明的面向智能变电站测试的间隔层数据源模拟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根据装置的ICD文件自动生成测试数据、能针对间隔装置建立完整的通讯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4638767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062037.1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凯 , 陈炯聪 , 黄曙 , 冯善强 , 胡春潮 , 侯艾君 , 汪溢 , 王红星 , 曹丽娟 , 张晓悦 , 谈树峰 , 何杰 , 杨占杰 , 禤文健 , 杨颖安 , 魏长春 , 程智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变电站测试的间隔层数据源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ICD配置文件进行初始化,为装置配置所需信息;对所述ICD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建立一个完整的装置雏形;将所述装置雏形按功能分类显示在人机界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的通讯模型;进行间隔层数据模拟装置的通讯过程。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实施本发明的面向智能变电站测试的间隔层数据源模拟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根据装置的ICD文件自动生成测试数据、能针对间隔装置建立完整的通讯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204392274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20868030.X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曙 , 陈炯聪 , 冯善强 , 曹丽娟 , 马凯 , 胡春潮 , 汪溢 , 侯艾君 , 王红星 , 张晓悦 , 谈树峰 , 何杰 , 杨占杰 , 禤文健 , 杨颖安 , 程智远 , 魏长春
IPC: H04L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变电站测试系统,包括网络性能闭环测试仪、交换机和被测装置,所述网络性能闭环测试仪输出SV失步报文,并将所述SV失步报文通过所述交换机传送到所述被测装置,所述网络性能闭环测试仪包括MMS客户端,所述MMS客户端发出遥控选择命令并将其通过所述交换机传送到所述被测装置,当所述MMS客户端接收到所述被测装置返回的选择成功命令后,再次发出遥控执行命令,由所述被测装置检测同期条件,并由所述网络性能闭环测试仪记录整个测试过程。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变电站测试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耗费人力较少、可靠性较高、建设周期较短、提高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0182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123066.0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网络报文分析仪对经过交换机的报文进行分析的功能来实现智能变电站中测量交换机延时的方法。本方法能够同时支持对交换机延时的在线测量,并在发生延时越界的时候发出告警。同时,本方法不会对交换机通信网络的原有拓扑结构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001820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123066.0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网络报文分析仪对经过交换机的报文进行分析的功能来实现智能变电站中测量交换机延时的方法。本方法能够同时支持对交换机延时的在线测量,并在发生延时越界的时候发出告警。同时,本方法不会对交换机通信网络的原有拓扑结构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937956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123118.4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中实时报文的存储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写入步骤:将系统中的可用磁盘依次编号,并从中选择两块磁盘作为写入盘,当有报文要写入时,依次将该报文同时写入到两块磁盘中;删除步骤:在写入步骤中对磁盘进行检测,如果磁盘写满,那么删除本磁盘中部分最老的数据,达到磁盘空间循环使用的目的;睡眠处理步骤:当写入步骤中选择好写入盘后,将系统中其余未被挑选的磁盘置于睡眠状态,当需要选择其余磁盘进行写入时,再唤醒磁盘进行报文写入。本方法能够使智能变电站中海量的报文得到简洁有序的存储,提高后期报文的查找和提取效率,进而提高变电站的维护和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7163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80626.9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 G06F18/241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自动化设备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网自动化设备的第一时序异常信号;对第一时序异常信号进行分解,生成用于表征设备工作状态的第一特征图矩阵;将所述第一时序异常信号和所述第一特征图矩阵输入多张量卷积网络模型,以使多张量卷积网络模型生成第一时序异常信号的异常状态类型。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显著提升配网自动化设备的异常检测能力,保障了配电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699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19975.7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3 , G06F18/2131 , G06F18/2135 , G06F18/10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设备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配电设备的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输入至配电设备异常检测模型,以使配电设备异常检测模型输出状态预测概率结果;根据状态预测概率结果,确定配电设备的预测状态;其中,预测状态的种类包括: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和严重异常;当预测状态不为正常,则根据预测状态,确定对应的状态目标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向量和状态目标特征向量,确定预测状态对应的故障风险层级;根据状态预测结果和对应故障风险层级,触发对应的异常预警机制。本发明可以确定异常种类和故障风险层级,实现了配电设备异常的精准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4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20540.4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电池的安全防护方法,配电终端包括电池组,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安全防护方法包括:在当前的采样周期内,控制电池组放电,得到各个单体电池在当前的采样周期内的放电电压平均值;根据第一预设单体电池的数量,以及各个第一预设单体电池的放电电压平均值偏离正常放电电压范围的程度,生成放电风险值;第一预设单体电池为放电电压平均值小于或等于正常放电电压范围的最小值的单体电池;在确定放电风险值大于放电风险阈值时,生成放电高风险警示信号。根据放电异常的单体电池的数量和放电电压平均值的异常程度综合判断电池组在运行中是否出现异常,防止电池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未及时处理从而对配电终端造成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9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54090.2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负荷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各待调节区域、各待调节区域的用户总数、位置信息、各用户的实际用电负荷和各用户的参考用电负荷;对于每一用户,根据实际用电负荷和参考用电负荷确定用户的用电负荷比值,并根据各用户的用电负荷比值确定各用户的用电类型;其中,用电类型包括:高用电负荷型和低用电负荷型;对于每一待调节区域,根据待调节区域内高用电负荷型的用户数量、低用电负荷型的用户数量和待调节区域的用户总数确定调节类型;其中,调节类型包括高负荷低调节类型及低负荷高调节类型;根据各待调节区域的调节类型和各待调节区域的位置信息对各待调节区域内各用户的用电负荷进行调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