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绝缘子串爆片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0424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985476.4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绝缘子串爆片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检测复杂背景下绝缘子串爆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对可见光图像进行绝缘子像素点提取获得相对应的掩膜图像;对掩膜图像进行边界搜索确定闭合区域,从而获得绝缘子走向直线参数,对所述闭合区域进行分组,获得相应的群组列表;统计所述群组列表中每个群组所对应的掩模图像中的非零元素垂直于所述绝缘子串走向直线的数量,获得数量分布直方图,并统计其峰值分布,计算相邻峰值之间沿绝缘子串走向的距离,若相邻两个峰值距离大于预设爆片距离阈值,则判断绝缘子之间有爆片发生。

    基于温度场和分层应力的输电导线拐点载流量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874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64197.9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一种基于温度场和分层应力的输电导线拐点载流量求解方法,包括步骤:(1)导线分层结构的温度场计算;(2)导线弧垂几何特性与轴力计算;(3)导线丝分层应力计算;(4)基于导线温度场和分层应力的拐点载流量求解。本发明考虑了导线结构不同层导线丝之间的温度差异,建立了分层温度与分层应力耦合分析模型,可以准确输出多类输电导线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与垂度等,可研究输电导线的“张力拐点”问题,并通过关键参数的控制,达到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营的目的。

    一种基于直接微分法的输电导线响应敏感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75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64147.0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一种基于直接微分法的输电导线响应敏感性分析方法:步骤S1,建立基于DDM直接微分法的输电导线宏观结构响应敏感性计算方法;步骤S2,建立基于DDM直接微分法的输电导线细观结构响应敏感性计算方法;步骤S3,考虑塑性和屈服行为的输电导线非线性响应敏感性计算方法;步骤S4,建立输电导线响应对于其材料、尺寸、外荷载等参数的敏感性计算方法;步骤S5,提出用扰动法计算输电导线响应敏感性的参数扰动范围指标。本方法可以计算具有复杂分层细观结构的输电导线动力响应的敏感性或者梯度,具有不受数值噪音影响、对响应精度要求低、计算速度快---一次计算可以求出对全部参数的敏感性,具有高效、精确、实用的优点,同时对于输电导线响应精度要求不高。

    导线载流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110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10684.8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导线载流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采集的导线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建立环境模型,将铝球放置在环境模型中加热至预设温度阈值,按照预设时间间隔采集铝球自然降温过程中的温度数据;通过温度数据拟合得到铝球的热时间常数,将热时间常数代入预设温度函数模型后,得到铝球温度函数及温度微分项函数;根据铝球温度函数及温度微分项函数,对铝球暂态热平衡方程求解,得到铝球的雷诺数,进而得到导线的雷诺数,将导线的雷诺数及环境参数代入导线的热平衡方程,得到在当前环境下的导线载流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确定高温铝球降温过程中的热时间常数,以此对导线载流量进行计算,具有成本低、易实施、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基于温度场和分层应力的输电导线拐点载流量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8740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510464197.9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一种基于温度场和分层应力的输电导线拐点载流量求解方法,包括步骤:(1)导线分层结构的温度场计算;(2)导线弧垂几何特性与轴力计算;(3)导线丝分层应力计算;(4)基于导线温度场和分层应力的拐点载流量求解。本发明考虑了导线结构不同层导线丝之间的温度差异,建立了分层温度与分层应力耦合分析模型,可以准确输出多类输电导线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与垂度等,可研究输电导线的“张力拐点”问题,并通过关键参数的控制,达到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营的目的。

    基于EMD的结构刚度损伤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964837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325189.6

    申请日:2015-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结构刚度损伤的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监测结构振动响应并获取结构加速度响应信号;对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EMD分解,确定各个时刻第一个IMF分量斜率,并计算结构不同位置的监测因子;利用约束条件剔除虚假监测因子,监测因子与结构刚度损伤程度呈线性关系;根据监测因子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结构刚度损伤发生的时刻,比较结构不同位置的监测因子的分布确定损伤发生的位置;根据刚度损伤发生时刻对应的监测因子的幅值确定结构的刚度损伤程度。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微小刚度损伤监测判定,能准确的识别微小程度的刚度损伤,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通过计算监测因子的大小可以判定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基于EMD的结构刚度损伤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964837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25189.6

    申请日:2015-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结构刚度损伤的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监测结构振动响应并获取结构加速度响应信号;对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EMD分解,确定各个时刻第一个IMF分量斜率,并计算结构不同位置的监测因子;利用约束条件剔除虚假监测因子,监测因子与结构刚度损伤程度呈线性关系;根据监测因子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结构刚度损伤发生的时刻,比较结构不同位置的监测因子的分布确定损伤发生的位置;根据刚度损伤发生时刻对应的监测因子的幅值确定结构的刚度损伤程度。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微小刚度损伤监测判定,能准确的识别微小程度的刚度损伤,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通过计算监测因子的大小可以判定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